*
夏收過後,情況並未好轉。
全國各地災害頻發,包括旱災、洪澇災、病蟲害、冰雹等等,可謂百年一遇。尤其是幾個產糧大省旱情嚴重,持續了好幾個月,一些重災區幾乎沒有收成。
據統計,受災麵積達9億畝,占全國耕地一半以上。其中4億畝遭受重災,不少農田顆粒無收。(注1)
糧食供應緊張,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
上麵提出,全民動手大辦農業、大辦糧食。同時,縮短戰線,保證工業生產。這麼一來,除了一些重點項目,基建都停頓下來了。在工地上會戰的青壯勞力,都返回農村搶收補種。(注2)
城鎮居民也受到了影響,口糧定量減了。
像田大旺這樣的機關乾部,一個月減了兩斤,按照二十六斤的標準。孫梅英也減到了二十四斤。國家領導人都減了定量,老百姓還有啥說的?
國家對學生很照顧,還是原來的標準。田小苗一個月二十八斤,五一九歲了,口糧標準十九斤。三子剛滿六歲,一個月十六斤。
有攢下的存貨打底,基本上夠吃。
這是生活在稻米區的優勢,早稻、晚稻一年兩熟,還有蔬菜、油料供應。雖然比不上過去,可也很不錯了。
北方就沒這麼幸運了。
以雜糧、麵粉為主食,受災更嚴重一些。尤其是農村地區,不像南方物產豐富,一旦遇到大麵積乾旱,地裡可是啥都不長。
靠山村也遭受了旱災。
田秋山帶領社員們抗旱保收,靠著肩扛手提,硬是從河溝裡挑水,把莊稼澆了幾遍,好歹收了一些糧食。社員們的自留地去年就歸還了,也有一些產出。
有了糧食,心裡就踏實。
田老漢攢下的東西,總算接上趟了。他跟袁氏很節省,春荒的時候,才拿糧票換了半口袋細糧,偷偷摸摸地吃幾口。
田大順和田大壯在鎮子上吃食堂,比村裡稍微好一些。
這是各村調集的糧食,除了交給縣裡的,都在公社倉庫裡存著。為了節省體力,他們很少回村。偶爾回來一趟,就從懷裡掏出幾個高粱麵餅子,分給娃娃們吃。
許鳳蓮家人口多,負擔重,整天為吃的犯愁。呂秀蓉家人口少,幾個閨女都出嫁了,杠子也去部隊上了,相對好一些。
曬好了糧食,夏糧征收開始了。
田秋山又苦著臉哭窮,說:“災情嚴重,沒打下糧食”。社員們也統一了口徑,絕口不提產量。反正,山裡蔽塞,公社那邊沒個準信兒。
這麼一來,納糧指標減了又減,多少保住了口糧。
有社員提出來:“食堂不要辦了,把糧食都領回家,各吃各的……”
田秋山雖然膽大,可還沒大到這個程度。公共食堂是上麵定的,先維持現狀吧。隻是定量得把好關,不能一下子吃完了。
全國人民勒緊腰帶,共渡難關。
外貿部門也加大了采購力度,從國際市場上購買糧食。這是國家層麵的,比以前小打小鬨要大得多。
就在這時,米帝國主義又整出了幺蛾子。
米國總統公開訪問寶島,我方發表強烈抗議,並對金門等島嶼發起炮擊。對反動派,口頭警告是沒用的,必須要來真格的。(注3)
國際形勢的複雜,超乎想象。
因為意見不同,中蘇關係進一步惡化了,我國麵臨著巨大壓力。
柳進原看著內參,蹙著眉頭。
他想起了自己提交的那份報告,若是繼續發展下去,恐怕對國內更加不利。
*
在這種情況下,田小苗迎來了高考。
孫梅英把那隻臘雞砍下來一條腿,燉了一大鍋。吃著大米飯,就著雞肉粉條,田小苗渾身上下都是勁兒。
一連考了三天,田小苗發揮良好。
下了考場,她預估了分數,覺得把握很大。可文科跟理科不同,評卷老師的主觀性很強,具體考多少分,得等分數下來。
可現在的規則,考完試就要填報誌願。
這個風險很大,如果誌願跟分數不匹配會掛檔,弄不好什麼學校都錄取不上,而第一誌願尤其重要。
田小苗考慮了一下,第一誌願報了複旦大學經濟係,第二誌願報了同濟大學經濟係,第三誌願報了外國語學院。
文科就這一點不好,可選擇的餘地很小。
“甭管報啥專業,呆在滬上就好。”
孫梅英長舒了口氣,生怕小苗考到了外地。
盛愛齡發揮得也不錯,報了外國語學院。
她家經濟條件好,趕著困難時期,有海外給郵寄點心、罐頭、巧克力。市裡有幾家友誼商店,拿著外彙券就能買到高級食品,她家一買就是一大包,不帶眨眼的。
田小苗也跟著沾了光,吃了人家兩塊巧克力。
心說,這就是階層的不同。不管到了啥時候,特權階層跟普通階層都不一樣。
*
高考結束後不久,又一場危機降臨了。
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蘇聯單方麵撕毀合同,撤走在華專家。這一舉動,涉及到六百多個項目,其中,二百多個合作項目不得不停頓,給經濟造成了重大損失。(注4)
國民經濟有多困難?可想而知。
田小苗揪著心。她恨不得立馬成才,好給國家做點什麼。
冬子和梅子也放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