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年底,柳冬生都很期待。
十二月三十號,是柳冬生十八歲生日。
他照例收到了一封賀卡。
賀卡上是三個娃娃坐在山坡上,看著太陽冉冉升起。隨著賀卡而來的,還有一個包裹,裡麵是一件灰色圓領毛衣。這是孫姑姑拆了舊毛線,比著他的身高尺碼織的,略微寬鬆一點,穿著很舒服。
柳冬生照著鏡子,掩飾不住的笑意。
梅子伸頭瞅瞅,誇道:“孫姑姑的手真巧啊!”
梅子也有一件高領毛衣,紅色和白色交織著,看著很活潑。小梅眼熱,揪著毛衣不鬆手:“媽媽,我也要穿花毛衣!”
“小梅……”蘇紅霞有些慚愧。
她的心思都在工作上,對針線活兒是一竅不通。小梅的衣裳都是母親找裁縫做的,她連針都沒摸過,更彆提織毛衣了。梅英姐給小梅織過毛衣,可小梅長高了,就穿不上了。
柳進原笑道:“小梅,爸爸給你織毛坎兒……”
不曉得觸動了哪根神經,柳進原嘗試著學編織,就把小梅的毛衣拆了,想織件毛坎。可這是個技術活兒,一時半會的還未成功,那半成品也不敢拿出來,怕娃娃們笑話。
其實,梅子早發現了,還拿給冬子看。
柳冬生佩服得五體投地。像父親這樣“文武雙全”的,真不多見。
對柳進原,柳冬生打小就很崇拜。
生日這天,他跟著柳進原去了軍事學院。
在展覽室,柳進原指著一排錦旗,說:“這是學院獲得的表彰,自打創建以來,為部隊培養了眾多高級軍事人才,這是學院的辦學宗旨,將繼續發揚光大……”
柳冬生聽著,兩眼放光。
他希望能考上軍校,並一直做著準備。
刻苦學習、鍛煉身體、磨煉意誌,一樣都不少。
*
第二天,是跨年之夜。
高校舉辦了新年文藝彙演,各個係都出了節目。
輪到外語係時,林恪靜和江黎明等人挎著手風琴登上舞台,一口氣演奏了三支蘇聯歌曲,氣氛很熱烈。
田小苗照例當觀眾。
她仰著脖子,盯著舞台,可思緒飄向了遠方。再過兩個月,她也滿十八歲了,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青年。
在緊張忙碌中,迎來了一九六二年。
新年伊始,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麵召開了七千人大會,總結經驗教訓,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接著,對公社核算做了改進,進一步明確生產隊作為基本核算單位,30年不變,提高廣大農民開展集體生產的積極性。(注1)
政策下發後,田秋山很激動。
以前怕有變化,這一下吃了定心丸。他召集社員們開大會,嗓門抬得老高,唾沫星子都噴出來了。
“社員同誌們,以後不搞平均主義了,不吃大鍋飯了,自家生產小隊搞得好,就能多打糧食,多分紅……”
社員們交頭接耳,也很興奮。
為了種好責任田,想了不少法子。犁具要換新式的,犁得快,效率高。水澆地要擴大,這樣才能保證收成。還有家庭副業也要搞起來,養豬、養雞、養鴨,公家統一收購,自家也能改善生活,還能拿到集市上銷售,換幾個零花錢。
農村乾勁十足,自然有收獲。
到了夏收時節,夏糧喜獲豐收。
一個是精耕細作的結果,一個是老天爺開眼,風調雨順。
多打了糧食,就能多分口糧。
完了公糧之後,田老漢家分了二百多斤小麥。這可是頭一回啊,他跟袁氏算半個勞動力,能分到麥子就心滿意足了。
這一回,家家戶戶都蒸了白麵饅頭。先嘗嘗味道,以後再省著點,能吃到來年夏收,正好接上氣兒。
夏播過後,稍有空閒。
農村乾部開始了輪訓。一個是對政策的領會,不能跑偏了。另一個是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怎麼種地,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學問大著呢!”
灌溉、種子、化肥、農藥等等,農業技術專家講得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