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進原作為評委會一員,很欣慰。
他希望冬生呆在基層,好好鍛煉。而不是調到總參,搞那些紙上談兵的東西。說到總參,江立峰那邊好久未見動靜,是不是有什麼變動?
在忙忙碌碌中,到了年底。
因為運動的影響,工業總產值下滑。而農業取得了大豐收,成績喜人。要說,運動並未波及到農村,上麵發了通知,縣級以下單位不準串聯,不能影響生產。當然,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趕著早上、晚上把社員們集中起來開大會,讀報紙、聽廣播,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這一學,就是十年,什麼樣的思想改造不了?那些封建迷信、封建習俗被連根拔起,勞動婦女的權益前所未有的提高。
農業產值增長,知青們也做出了貢獻。
上山下鄉早就開始了,尤其是京城和滬上這樣的大城市。高中畢業後,城裡安置不了就動員下鄉,前後有一百多萬知識青年奮戰在農村。他們帶去了新觀念、新思想、新文化,一舉打破了農村閉塞落後的麵貌。同時,農村也改變了知識青年,辛勤勞動,不閉門造車,瞎胡哼哼。
在講究奉獻的年代裡,知青們被戰天鬥地的精神鼓舞著,不怕苦,不怕累,把最美的年華留給了那片沃土。
*
遠在歐洲,離運動很遠。
田小苗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她想整理一份資料,關於外交方麵的,為中間策略提供依據。
“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注1)
這是政治層麵的,可如何實現呢?
光靠社會主義陣營那十多個國家,還遠遠不夠,要拉攏中間力量。從數量上說,跟我們沒有利害衝突的國家占了絕大多數,分布在亞、非、拉美等地,如果能爭取過來,就是最大的勝利。
這項工作一直在開展。
那些國家也在觀望,一個是想探探我國的實力,另一個是想看看米帝的臉色。畢竟,米帝很不講道理,時不時地要欺負一下小國家。小國家也想抱團,找一個能說話、能主持公道、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國。而我們一再發聲,不附加任何條件,贏得了很多國家的尊重和信賴。
外交戰場激烈交鋒,需要長遠布局。
建國以來,我們被米帝長期封鎖,抗美援朝戰爭狠狠地打了一仗,一直處於敵對狀態。跟蘇聯那邊呢,因為理念不同,產生了巨大分歧,蘇聯想壓製我們,在邊境大量屯兵,威脅十足。
兩個超級大國一旦聯手,我們將陷入困境。要想打破困境,對國際局勢要做深入研究,尋找一條出路。
相比起蘇聯的肆無忌憚,米帝也很難熬。
在歐洲跟蘇聯“冷戰”,大摩擦沒有,小摩擦不斷。在亞洲被拖入戰爭泥潭,在中南半島打了好幾年,死傷慘重,國內反對聲一浪接著一浪。
當然,越戰打成這樣,離不開我國的大力支援。糧食、物資、武器、裝備源源不斷運送過去,還修建了鐵路,派了後勤保障部隊深入。對此,米帝心知肚明,想體麵的撤軍離場,就不得不放下架子,跟我們接觸。
米帝跟蘇聯都是龐然大物,都想壓對方一頭,矛盾很深。
我國的外交策略,獨立自主,不依附任何國家。這很高明,至少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站在中立立場上。而大國之間的爭鬥,爭取了第三方,力量對比立馬不同。
田小苗覺得時機到了,突破口就在米國下一屆總統人選。
她把參加米國總統競選的候選人做了分析,尤其是對越戰演講做了摘要,畫了重點。她看過後世的相關資料,運動期間,有幾位老總借著下廠蹲點的名義,專門研究國際局勢。國外的情報傳到國內,整理成簡報之後,都送到老總們麵前。這是上麵布置的任務,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對外關係。
正如田小苗猜測的,上麵的確在考慮這個問題。
當然是秘密的,不被人察覺的。
畢竟,米帝是敵人,突然轉變方向,恐怕很多人都拗不過彎來。可國與國之間,不是非黑即白,也有中間地帶,能緩和關係在政治上是有利的,對經濟發展也有幫助。
田小苗花費了很長時間,收集了大量資料。
尤其是米國方麵的,那幾位總統競選人,從出生開始,一點一滴都彙集起來。江黎明看了,神色一凜。
“小苗,你這是……”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田小苗拿數據說話,並未給出任何結論。她明白,這不是她這個層麵能做的,過於大膽不說,還很危險,弄不到就把自己搭進去了。
可她相信,這些工作沒有白做。
上麵對國際局勢很重視,看得很深遠。
後世,總以為中米關係正常化,是七十年代末期。其實,鋪墊早就開始了,不管是外交上,還是政治上,都打下了基礎。後麵不過是水到渠成,享受成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