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獨自生活的第十天(2 / 2)

薑棠是府中客人,他隻是一個管事。

不過,韓餘清也就感傷了一會兒,他負責記禮單,若出了紕漏就是他的不是,還是得提起精神做事。

永寧侯府的門廳人來人往,裡麵更是熱鬨非凡。

戲班子唱得是《麻姑祝壽》,鄭氏早早就出來接待客人了,也不算接待,就是和相熟的姐妹們說說話。

也帶著顧見軒顧湘珺見見人,畢竟寧氏把兩個孩子托付給她,她需得放在心上。

顧見軒和顧寧遠昨兒請了假,就是為了給鄭氏祝壽。顧見軒還特意準備了禮物,寧氏給了他五百兩銀子,光準備賀禮他就花了一百多兩。

顧湘珺送的禮物是自己親手做的,她繡工不錯,給鄭氏做了兩雙鞋子一個坎肩。早上送過去的,得了很大的誇獎。

然後她就跟著鄭氏一塊兒出來見人了,這也是她盛京之後第一次參加正式的宴會,見貴重的客人。

鄭氏拉著顧湘珺的手,“這是我的侄女,她父親是汝林知府,今年剛十三歲,我生辰親手做了鞋子和坎肩,繡工是沒得說,一片孝心。”

誇顧湘珺鄭氏也隻能挑她女紅性子說,各家夫人紛紛點頭,應和說百聞不如一見,汝林養人雲雲。

顧湘珺被誇的不好意思,她哪兒有說的這麼好,真正好的人是那個姑娘,隻不過,已經不在永寧侯府了。

忽然間,顧湘珺眼前一亮,看見一抹荼白帶著新綠的裙擺,她怕人走遠了,跟了鄭氏一會兒就找借口溜走了。

鄭氏順著顧湘珺溜走的方向看了一眼,心下了然,“我說呢,原來那邊去了,那個穿著荼白色衣裳的名叫薑棠。從前是阿瑤身邊的丫鬟,後來跟著阿瑤做生意,有頭腦,阿瑤就做主給贖了身。”

鄭氏三言兩語就把這事帶過,薑棠常跟著陸錦瑤出門,又是這般相貌,肯定有不少人記得她。

與其讓人猜來猜去,還不如自己說了。

其他人不明所以地點了點頭,但跟著母親來祝壽的燕茗雙不由把耳朵支楞起來。

原來薑棠贖身了呀,那可真是太好了。

但燕茗雙牢牢記著安陽說過的話,不惹事生非,不招惹麻煩,就老實跟在燕國公夫人身後。

燕國公夫人原本不願意來,但燕國公說,四皇子明貴妃出事,與顧見山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顧見山是朝中新貴,得皇上看重,就算不想著結親,關係也得走動著。

所以就過來了。

顧見山的確年少有為,但是燕國公夫人是真不喜歡。

燕國公夫人明白鄭氏是什麼意思,她聽小道消息,說陸錦瑤能開錦棠居全靠薑棠。

她倒是沒想過薑棠會贖身,隻不過,從前做丫鬟跟著主子行禮問安,現在卻能平起平坐談笑風生。

也不知該感歎陸錦瑤心善,還是薑棠運道好。

燕國公夫人記著薑棠曾經救過女兒的事,以前薑棠是丫鬟,怎麼看待都成。既然鄭氏特意提了,她說一句也無妨。

“原來薑姑娘,四月份的時候她還救過我家雙兒,是心地良善之人。”

這話她說還好,顯得燕國公府知恩圖報。

一幫的夫人娘子紛紛應和,對她們來說,薑棠出身如何為人如何並不重要,得誰看重才重要。

很快這個話題就揭過了,一群人說起顧見軒和顧湘珺,說完又問顧見山現在如何。

鄭氏幾個兒子除了顧見山都已成親,連孩子都滿地跑了。

鄭氏賠笑道:“成日不知忙什麼,連個人影都看不見。”

“那是年少有為,哪兒像我家這個,想忙都沒那個機會……”

鄭氏道:“進了軍營就是百姓的人,我是拿他沒辦法,左右現在孫子孫女承歡膝下,我也快活。”

這就是不著急成親的意思了。

鄭氏臉上帶著柔和的笑,遠遠看著顧湘珺領著三房的侄女玩,還坐在薑棠身邊和她說話,漸漸放下了心。

顧湘珺都許久未見薑棠了,拉著三房嫡女的手,一大一小,看著薑棠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顧湘珺抱怨都快溢出來了,“早知你今日過來,我就早點來了,薑姐姐還說有空帶我賞花遊湖,可這一湖蓮花都謝了,還未應約。等明年荷花開了,斷不能再失約了。”

薑棠:“那明年就說好了去賞荷遊玩,去山間野炊。”

野炊郊遊,比乾巴巴地賞花有意思得多。

顧湘珺使勁點頭,“那可要拉鉤!”

薑棠無奈跟她拉了拉鉤,“好了,這回絕不言而無信。”

顧湘珺這才露出笑模樣。

永寧侯府沒有和她年齡相仿的女子,她往宴幾堂跑的多,一來二去和薑棠就熟了。

對她來說,薑棠能贖身當然好了,不用守著規矩,她可以喊薑棠姐姐,也不必好好說著話,突然有人過來,又要退後幾步。

顧湘珺指著遠處的顧見軒道:“你看,那個是我哥哥,你應該沒怎麼見過。”

顧見軒來盛京就悶在屋子裡溫書,等顧老夫人一行人走了又去鬆山書院讀書,薑棠的確沒見過兩次。

顧湘珺喜滋滋道:“我兄長今年十六,明年就春闈了……”

正說著,顧湘珺就看最不常見到的五堂兄帶著兄長過來。

兩人也沒差多少歲,氣質卻天差地彆。

寧氏曾同顧湘珺說過,顧見軒的媳婦不需家世多顯赫,就是普通人也無妨,重在人品,能立得住的。

畢竟顧見軒來盛京要待幾年的,得自己立住門戶。

她覺得薑棠就好,薑棠要是能給她當嫂子,她豈不是有數不儘的好吃的了!

顧湘珺平日裡鮮少見到顧見山,也不知他為何過來。

顧見山帶著顧見軒朝著這邊走過來,站定之後先和雲氏見禮,“三嫂。”

雲氏衝著顧見山顧見軒點了點頭,她和這個小叔子相交不多,但夫君說顧見山有本事,他的事就是三房的事。

雲氏替顧見山引薦,“這是薑姑娘,你從前興許見過,是母親請來的。”

顧見山點了點頭,“薑姑娘,在下顧見山。”

薑棠起身回禮,“見過顧公子。”

一旁顧見軒隻看了薑棠一眼便不敢直視,紅著耳朵道:“薑姑娘,在下汝林顧見軒,現在在鬆山書院讀書……”

顧見軒隻顧著讀書,哪裡和女子說過話,乾巴巴說了幾句,看得顧湘珺心急的很。

等薑棠回完禮,顧見山就帶著人走了,前後還不夠喝口茶的時間。

雲氏乾笑了兩聲,“喝茶喝茶,府上的五公子最重孝道。”

薑棠隻得跟著乾笑兩聲。

顧見山是看著顧湘珺遠遠指著顧見軒,手舞足蹈,就過來看看。

這種宴會他最清楚不過,一群人借走親訪友之名,行相看之實。

薑棠現在贖身了,怕是也有人給她扯線,顧見山想攔都攔不住。

彆人攔不住,顧見軒他還攔不住嗎。

顧見山:“明年春闈,你心思該放在學業上。功課如何,先生怎麼說的?”

顧見軒臉上的紅暈頃刻間就褪下了,目光也恢複清明,“先生說我文章寫的不錯,但策論一道還需再使勁。”

顧見山道:“聽你先生的。”

這倆人乾嘛來的……

顧湘珺也不再說了,她根本不知五堂兄是什麼時候到兄長身邊的,更不知為何突然就過來了。

被這麼一打岔,想說的話全都忘了。

顧湘珺道:“薑姐姐喝茶。”

客人太多,薑棠沒親自祝壽,而是在花廳等著開席。

又過了一會兒,韓氏領著幾位客人過來,走在她旁邊的是安王妃。

她試著給盛京城的幾位貴客送帖子,安王妃就帶著安陽郡主來了。

韓氏親自去接的。

安王妃可是貴客,但今日過來,打扮低調,看來是看的和鄭氏的情分,並不想喧賓奪主。

韓氏心道,安王妃這樣的人,怕是最看不過薑棠那種容貌豔麗,從丫鬟爬上來的人了。

韓氏不會挑事,但若是安王妃本就不喜薑棠呢。

一個丫鬟也值當遞個帖子,真是有辱永寧侯府門楣。

安陽郡主跟著一塊兒來的,到了花廳之後就跟安王妃小聲道:“女兒去彆處轉轉,母親去見永寧侯夫人吧。”

安王妃就跟韓氏去另一頭賀壽了。

今兒來的人並不少,安陽郡主先找的陸錦瑤,這邊人來人往,尋人都廢了一番功夫,還是一個丫鬟帶著她過去的。

陸錦瑤來的晚,她肚子越來越大,不想去人多的地方擠著,這會兒才過來。

前兩日她給安王府去了一封信,她總見安陽打聽薑棠,這不是這個恰好的機會麼。

安陽也不方便直接去找薑棠,畢竟薑棠也是客人,而是跟著陸錦瑤一塊兒,坐到搭好的棚子那兒聽戲。

戲文是《麻姑拜壽》,可唱到一半就換成了《邯鄲學步》,都是戲,又是主家點的,客人自然沒什麼話說,都安安靜靜地聽著。

韓氏一邊聽戲,一邊和貴客周旋說話,“馬上就天冷了,也該用上炭了,但銀骨炭煙味兒大。四弟妹有孕在身,最是聞不得煙味,還得讓身邊的丫鬟記著,尋煙少的紅羅炭來。”

韓氏慢慢說著,“薑……我差點忘了,薑姑娘已經不是四弟妹身邊的丫鬟了。這樣,我記著,到時用炭直接給送過去。”

她這一番話,再加上戲台唱得戲文,讓人忍不住多想。

到底是聽《邯鄲學步》這出戲,還是說薑棠邯鄲學步,一個丫鬟,搖身一變成了侯府的貴客,學著貴客的樣子坐在這兒……

怕是隻有她自己知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