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獨自生活的第十四天(2 / 2)

薑棠戴上手串,給他一種心意記上心上的感覺。

薑棠給他帕子,他送了薑棠手串。

薑棠微微偏了下頭,“咱們就光坐著說話麼,我都餓了。”

天早就黑了,平日這個時辰早該吃飯了。

顧見山恍然道:“我先點了兩道菜,已經烹製了,彆的你看著點。”

顧見山叫店小二進來,“都有什麼特色菜,說給這位姑娘聽。”

店小二一頓報菜名,薑棠聽著,要了一道燉黃鱔,一道炒菜心。

她和顧見山兩個人,四個菜就差不多了。

薑棠來這兒之後攏共也沒下過幾次館子,她其實最喜歡下館子了。

顧見山點的是水煮魚和佛跳牆,還給薑棠要了盅燕窩。

燕窩薑棠沒吃過,吃起來有點像銀耳。佛跳牆比侯府廚子做的還好吃,每一樣食材都極其新鮮,口感極好。

燉黃鱔不僅火候候,燉出來的肉還不鬆不散。

薑棠吃了兩碗飯,吃完香辣的水煮魚,額頭出了一層汗。

顧見山吃的本來就多,第一次和薑棠吃飯本想悠著點,但看薑棠吃的不少,自己就沒那麼多顧慮。

把剩下的菜全吃了。

顧見山沒有世家公子奢靡浪費的秉性,蓋因在西北什麼都吃。

薑棠喜歡和吃得多吃得香的人一塊吃,不然幾口就吃飽了,她都不好意思多吃。

等快吃完的時候,薑棠道:“對了,我給你收拾了點東西,你帶到西北去吧。”

顧見山:“不用給我帶什麼,衣服被子都有……”

薑棠笑著道:“帶著吧,我的一點心意。”

顧見山忽然想到,他剛說的要走,薑棠卻說收拾了,怕是早就料到了他要走。

那一瞬間,顧見山心裡五味雜陳。

薑棠遠比他想的更聰明,她什麼都知道。

顧見山:“那我帶著。”

薑棠道:“東西並不多,是一些湯塊兒乾糧,用水煮開,往裡麵放粉條土豆都行。”

乾糧就是方便吃的餅、餃子之類的,夠顧見山在路上吃。衣服被子她沒給準備,她也不會做衣服,這些永寧侯府的人應該會準備。

顧見山點了點頭,“嗯,我都記著。”

離開時,薑棠先走,走到門口時薑棠回過頭道:“一路小心,早些回來。”

————

顧見山去西北是大事,馬上就入冬了,該準備的東西都得準備齊了。

因為顧見山是領密旨回來的,這回回去隻帶明朝和幾個隨侍,不是跟著軍隊,能帶的東西不少。

韓氏是長嫂,從生辰宴到現在已經有八日了,再“病”也得好了。

作為管家的主母,顧見山的長嫂,韓氏得收拾東西。

婆母偏心小兒子,韓氏若不把事情辦妥當了,鄭氏心裡定會不滿。

雖說繼承爵位的是顧見風,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鄭氏和永寧侯偏心幼子。

不然也不會等顧見風快而立時才立世子。

因為這個,不知有多少人議論。

等顧見風晚上回來,韓氏一直沒個好臉。

明日書院放假,顧寧遠也回來,一想到兒子回來了就要去致遠堂住,韓氏心裡就更加憋悶。

顧見風也心煩,還有什麼比親弟弟找到自己,讓自己管束妻子更讓人難堪的事呢。

顧見舟雖然沒明說,但已然是打他的臉了。

還有顧見山,也提了,說後宅不寧就家宅不寧。

那晚他和韓氏說這事,讓她謹言慎行,好好管家,照顧兄弟妯娌,韓氏卻和他翻了臉。

話裡話外說她為了這個家,他卻胳膊肘外拐向著外人。

顧見風本就不善言辭,被這話氣的脖子都紅了,當即厲聲道:“孰是孰非自有母親定斷,若非你的過錯,母親怎會讓遠哥兒去致遠堂。”

這話簡直往韓氏傷口上撒鹽,氣急之下,韓氏口不擇言道:“若不是你官位不高,還等著我父親打點,我用花這麼多心思嗎。你以為我不想像她陸氏一樣,成日待著就有銀子使,等著彆人伺候嗎!長房還沒四房自在,說出去誰不笑話?”

沒分家,什麼都是公中的。

韓氏手頭才幾個鋪子。

四房有什麼,長房有什麼。

顧見風好半響沒說出話來,最後,他道:“當初父親母親去韓家提親,你並非不知我才學不夠。你究竟嫁的我,還是嫁的侯府?”

兩人剛成親時也有濃情蜜意的時候,十年一晃而過,韓氏變得他都認不出了。

韓氏聲音越大的冷,“嫁給你和嫁給侯府有區彆嗎?你每日上職,我管的是侯府庶務,下人們怎麼議論你聽過多少,尤其這兩年陸氏嫁進來,所有人都比著……真當我願意計較這些……我父親是二品大員,為官清廉,最痛恨黃白之物。”

兩人大吵一架,顧見風這陣子一直去書房睡。

顧見山馬上要走了,顧見風敲門跟韓氏說了幾句好話,“那日是我不對,說話重了,娘子彆往心裡去。我知道自己學問不高,但我是長子,日後要繼承侯府,你我守著這麼大的家業,幾輩子都花不完。”

韓氏也不想總和顧見風彆著,既然他給了台階,她就下去。

但心裡韓氏依然覺得婆母偏心,想周辰遠立了世子都能被廢,以後的事誰說的準。

什麼都得是自己的才安心。

等給顧見山收拾好行李,又過了兩天,十月十八這天,顧見山啟程去西北。

一家人為他送行。

除了陸錦瑤月份大不方便出來,永寧侯府的其他人都去送了。

寒風凜冽,所有人穿的都極其厚實。鄭氏囑咐了幾句話,望著人離去,等人消失在巷口,這才扶著丫鬟慢慢回去。

以往顧見山走鄭氏都會難受上幾天,現在直接叫上老姐妹打麻將玩牌,日子過的倒也快。

十月下旬,盛京城下了第一場雪。

彼時,離顧見山離開不過過去了五天。

薑棠一早出門去定肉,一推開門,外頭雪已經半指厚了。

點金和烏金長了一圈,也不嫌冷,跟陀螺似的在小院裡跑。

兩畦地已經凍的邦邦硬了,薑棠沒種過菜,就放置不管。

井沿旁也是層薄雪,見雪花窸窸窣窣地落在井裡,薑棠趕緊找了個蓋子給井口蓋住。

蓋完之後薑棠搓了搓手,下著雪肯定是不能出攤了,她去告訴一聲。

劉大嫂那邊隔著院牆喊一聲就行了,劉大嫂道:“你等會兒,我讓大郎過去給你挑水,天冷你就彆動了。”

自從和幾家合夥做生意,薑棠連活都不用乾。劉大郎過來幫忙挑水,陳家許家的女兒想幫薑棠洗衣服。

但薑棠沒用,要了兩個小荷包,她不會繡這些,留著裝銅錢。

下雪做不得生意,薑棠就支了個小爐子,準備中午煮鍋子吃。

吃鍋子,看雪景,什麼都不用乾,有兩隻小狗在身旁陪著,十分愜意。

鍋盔攤子也慢慢回本了,一天兩多將近四兩的銀子,再加上做蛋糕賺的,薑棠已經攢了一百二十多兩了。

她這邊都是銅錢,得去銀莊換才行。

薑棠就換了兩張五十兩麵值的銀票,一張十兩的,還有零零散散差不多十多兩碎銀子,六百多個銅錢。

這會兒天冷,薑棠不打算再擺新的小吃攤,但現在實在適合吃鍋子,她又不想錯過賺錢的機會。

牛油辣鍋,菌湯鍋,哪個不好吃。

等到夏天就沒人吃了,這裡又沒有空調,夏天實在炎熱。

吃火鍋不好在外麵吃,但有一樣可以。

那就是打邊爐。

薑棠這兒自然不用做那麼地道,畢竟她想的是賣火鍋,打邊爐隻是個由頭。

等生意慢慢有起色了,她也有底氣找人合夥,到時候再開火鍋店。

不過,菌菇還是得從陸錦瑤那兒買,賣鍋子,湯底是重中之重。

等雪停,薑棠又去了一趟永寧侯府,跟陸錦瑤說明來意。

陸錦瑤得知後讓露竹把庫房裡的菌菇都找出來,“四爺五文錢一斤濕蘑菇買來的,我也不跟你多要,五十文一斤乾的賣給你。你先做著生意,若是還要蘑菇,我讓四爺寫信從滇南往這邊寄。”

薑棠:“我也想著先看看生意能不能做下去,再找人合夥。到時候再來打擾陸姐姐,可彆嫌我煩。”

陸錦瑤:“胡說什麼呢,怎麼會。”

陸錦瑤摸著肚子,她懷孕快八個月了,肚子大的厲害,鋪子和莊子都交給下頭丫鬟了,昨兒下了雪,陸錦瑤連門都沒出,今兒院子裡的雪掃乾淨了才出來透透氣。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生產了,頭胎,她有點害怕,但更多的是對新生命的期盼。

這個孩子,陸錦瑤盼了兩年,總算給盼來了。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孩子。

薑棠做生意,若是好做,她可以出錢入股,開鋪子。

薑棠還得去買鍋子和碳爐,沒幾天時間準備也開不起來,慢慢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買了二十多斤的乾蘑菇,一共花了一兩二錢銀子,薑棠把東西帶回去,就開始熬鍋底。

周圍這邊能用的人薑棠都用了,幫工還得再請人。

這回不能按照分成來,薑棠自己握著方子,幫工一天給十二文錢。

幫工是從碼頭找的人,一共兩個。

是外地過來做小工的,十多歲,兩個嫂子。平日裡就管給人洗衣裳做飯,賺的並不多。

薑棠沒錢租鋪麵,鋪子就擺在了巷口,因為給左鄰右舍都送過東西,還算好說話。

不過,真看她賺了銀子,興許就變了嘴臉,但那會兒薑棠已經不在這兒賣鍋子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