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第 87 章 得知消息的高句麗:??……(2 / 2)

大唐第一太子 時槐序 13134 字 10個月前

旁邊有懂點學識的悄聲提醒:“人心不足蛇吞象。”

“對,人心不足蛇吞象。”漢子指了指報名點門口的公示,“不知道你認不認得字。但你既然來到這,想來也是報名的。會來報名,就算不識字,應該也聽了官人們口述的公示內容。這內容是太子殿下寫的。太子殿下都說,紅薯試種,結果不定,請大家慎重考慮。

“這說明什麼,說明太子都不會那麼貪心,拿到餅還嫌不夠去想更大的餅。佛家還說什麼貪嗔癡啥啥的呢,你這想法讓神佛聽了可不會高興。”

神佛不高興?

眾人回過神來,紛紛雙手合十告罪神佛。

“各路大仙大神大佛,我們可沒嫌棄紅薯,不管產量多少,我們都不嫌棄。是這人嫌棄,對,全是他,不關我們的事。你們可千萬彆怪罪到我們身上。冤有頭債有主。”

那人:……

“再說了,你們今天來報名點報名是衝著紅薯能有土豆一樣高產來的嗎?你們若是這樣,那也不配來了。”

眾人:???

誒?咋就不配來了。

漢子瞪眼:“你們自己想想,以往不管什麼東西,哪樣不是太子殿下身先士卒,全部試種成功了再給我們。西紅柿西瓜土豆,這些種子種薯,朝廷收過一分銀錢嗎?沒有。太子殿下忙來忙去,為的是誰,還不是我們。

“既然這利總歸是我們得的,那如今用得上我們,我們為何不上?我們要是都不上,紅薯怎麼辦?留到明年得等多久?太子殿下是想讓咱們百姓早點多一份口糧,為此勞心勞力。甚至為了以防萬一,還提出倘若收成不好,由朝廷給予一定補償。

“太子殿下一片好心,方方麵麵都為我們考慮到了,但你們呢,一個個就想著紅薯能跟土豆一樣。那要是不能一樣呢?到時候你們是不是還得怪神鳥給的不好,或者怪太子不該給你們試種?”

眾人一個激靈:“你放屁,誰他媽怪神鳥,怪太子了。”

“既然如此,你們說什麼產量?說個屁。反正不管你們怎麼想,我是不看這個的。我阿耶說了,突厥人打過來那會兒,我們都沒幫上忙。

“太子殿下以前搗鼓那些東西,試種不管成不成功,所有風險都他自己擔了。好容易這回湊巧他不便利,用得上我們,我們不能推三阻四,

“我們既然手裡有符合條件的田地,那就該上。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認。隻可惜我家符合條件的就這兩畝地,不然便是讓我們家把所有田地都壓上,我們也願意。

“不說彆的。村裡自打有了水車,不必像以前那般耗費勞力,我跟父親兄弟幾人地裡不忙的時候,還能出去打打短工,或是去銀月村等村子販點腐竹豆皮來賣,總能賺點補貼家用。最多不就是損失這一茬收成嗎?沒什麼大不了。朝廷既然需要我們,我們就上。”

吳大娘豎起大拇指:“你阿耶說得對,大氣,就該這樣。朝廷需要我們,我們就上。就是這句話。”

眾人紛紛明悟:“對,這話說得好。我們今兒來這裡,本也不是為了什麼跟土豆一樣的產量收成。朝廷照應,有需要,我們就來了。我們可沒想那麼多。”

漢子輕笑:“那就還這麼做,不要想太多。”

眾人點頭:“是嘞是嘞。”

轉念一想,總覺得哪裡不對,看向最先把紅薯與土豆對標的人:“咱們雖然一直在閒聊,但誰也沒提收成產量,就你提了。你說,你是不是就盼著這點收成呢?”

“呦,你不會是衝著這點收成來的吧?合著要是沒有跟土豆一樣的收成,你就不搞試種了?”

“那你還是彆試種了。就你這樣的,心不誠,也配給太子殿下效力,給朝廷效力?想要收成,回去等秋季土豆吧,那個保險,湊什麼熱鬨呢。走走走。”

“對,我們這麼多人等著報名試種,可不差你一個。快走。”

那人:……

你們講點道理,我可是在為你們說話。合著你們不想要跟土豆一樣高畝產高收成嗎?你們是不是傻,不知好歹!

眾人:我不聽我不聽。

他們轉頭又繼續閒聊起來。

“你不知道,我家那兄弟,長得人高馬壯,還盼著投軍去殺殺突厥人呢,結果沒成,現在還懊惱著。如今聽說朝廷需要借用我們的田地試種,二話不說當場就說要參加,一定要參加。更被說試種所出全部我們得,產量太差還給補償。那就跟更不用考慮了。”

“是啊。我們家也是。哎,我們家怎麼隻有五分地能用,我恨不得搞他個五畝八畝的。”

圍觀者連連相勸:“千萬彆,太子殿下說了,會派人考察是不是真的符合條件,你可彆造假。”

“我就隨口說說,你們也當真。我怎麼可能乾這種事,給太子殿下添麻煩。這不是故意壞太子殿下的好事嘛。喪良心了才乾。”

聽眾們一一點頭,是嘞是嘞,是這個道理。

那人:……這波百姓有毒,帶不動,帶不動,完全帶不動。

消息傳入世家耳中。世家人人神色肅然。不是因為計劃失敗,而是因為他們深刻意識到,李唐現今的民心已是空前高漲,而這種趨勢或許現在還隻存在於長安一城,但隨著長安事件的蔓延,必然會擴展到天下各地。

再有已然推廣去南北的土豆與腐竹豆皮等物,以及即將要推廣去的水車筒車。眾人齊齊倒吸了一口涼氣。倘若天下歸心,萬民拱衛。朝廷但凡有令,黎民無不尊崇,那他們世家的用武之地將越來越小。

不,現在還不至於。所以他們一定不能讓事情發展到那個地步。

********

同一時間,天降神鳥,退兵突厥,賜下糧種一事也隨風吹響各國各邦。不隻大唐與東突厥這兩個當事國在談論。便是西突厥,高句麗,百濟,新羅等也在談論。

對此,西突厥哈哈大笑:“頡利可汗自詡英明,勢在必得,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哈哈哈。枉他一直說自己多能耐,竟被幾隻鷹鳥嚇住。嗤,窩囊!”

頡利可汗:那不是幾隻鷹鳥,那是一大波鷹鳥,成千上萬,綿綿不絕!

西突厥:嗬嗬,這種現象我們突厥都不曾見,大唐會有?你說笑呢。怕不是你們自己慫蛋被嚇懵了,就故意誇大其詞吧。

高句麗與西突厥的反應相差不大,一致認為鷹群或許有,但是絕不會像傳得那麼神呼,什麼成千上萬,綿綿不絕,不知數量龐大無法估量,甚至還懂戰略攻擊等等。這是什麼天方夜譚。

頡利可汗啊,大丈夫戰得起就輸得起,輸就是輸,何必給自己找這種借口。退一萬步說,你要找借口,也找個像樣點的吧,彆把我們當傻子。

頡利可汗:老子沒找借口。老子說得句句屬實!不信你們去打一場就知道了。

西突厥&高句麗:騙我們去給你衝鋒陷阱,你好在後頭坐收漁利,反過來抄我們老巢?陰險,狡詐!

頡利可汗氣成河豚。

另一邊的新羅與百濟卻非如此。

新羅。

真平王金白淨正與眾臣商談此事。

“大王①,不論神鳥帶來的紅薯如何,至少土豆高產之事已然證實。聽聞大唐又造出了新式筒車與水車,若能得蒙大唐傳授製作之道,賜予土豆良種,我新羅受益匪淺。”

“大王,此言有理。我們現今上有高句麗,左有百濟,這兩者皆非善於之輩。唐國已現蒸蒸日上之景,便連突厥亦可輕易退二十萬軍,可見其勢力雄厚。我們唯有得到唐國支持,才能與二者稍作抗衡。

“若唐國肯援手幫助,我們便可利用土豆筒車水車,改善民生,存儲糧草。他日對高句麗百濟亦有反撲之機。”

真平王金白淨若有所思,此時長女金德曼出列請纓:“父王,我們與那邊一直有結交友邦之舉,前朝隋室是如此。後來隋室紛亂,李唐奪取江山後,我們亦是如此,前些年,父王還派使臣前去大唐進獻。

“我們有這個基礎在。臣女想,隻需我們表明態度,做到盟友之責,大唐不會拒我們於千裡。臣女請親去大唐,通兩邦之友好。”

金白淨大驚:“你親去?”

“是。既是要求大唐相助,便該派身份足夠者,尋常使臣如何能勝任?再有,到得大唐,事情如何發展,尚未可知,尋常使臣隻怕有些事情也做不得主,有女兒在,會便宜些,也更能顯示我新羅之誠意。”

金白淨蹙眉:“大唐土豆剛剛豐收,又剛剛做出筒車水車,此時前去,還是你親去,會否目的太明顯了些?”

“父王多慮,大唐天子初登基,我們難道不該派人恭賀?更有天降神鳥之事,不論這個‘天降’的真相如何,大唐天子既然說它是神跡,那它便是神跡。大唐出此祥瑞,得此等上天眷顧之君主,更是一大喜事,是否更該恭賀?”

金白淨想了想:“好。”

百濟。

聽聞新羅打算派使臣前往大唐,百濟王扶餘璋輕笑:“新羅這是打算去攀高枝,給大唐當小弟呢。”

百濟也與隋唐有建立友邦,但這個友邦之下卻同樣藏著自己的小心思。

臣子提議:“新羅既要恭賀大唐新天子,恭賀祥瑞神鳥,我們是否也該去一趟?”

百濟王凝眉思量。

新羅想依附李唐,用李唐做後援轄製他們,這點自是不能讓其如願的。再有,此去是不是也可以借友邦恭賀之名探探土豆與筒車水車的真實情況,順便看看李唐如今到底發展到哪一步?

百濟王扶餘璋眼眸微閃,當即下令。去,新羅去,他們為何不去!

得知消息的高句麗:???

你們怎麼回事!聽到點傳言就坐不住了?

跟上跟上。這倆臭蟲還不知道打著什麼臟主意呢,他們既去了,我們絕不能落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