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於誌寧陸德明孔穎達紛紛奏疏請罪,痛陳己過,沒有承認自己“針對太子, 構陷太子”,卻承認了自己教導不當, 身為老師, 在儲君的教育上並沒有用對合適的方法,起到良好的作用,反而差點桎梏太子,造成不好的後果。
他們有愧於太子, 有愧於聖人,自請辭去太子老師之職, 稱儲君教導非比尋常, 自己無法勝任,請聖人另擇賢能。
李世民沒有批, 並出言挽留。
三人再辭,李世民再挽留。
三人又辭, 這回李承乾從東宮出來,走上兩儀殿, 與李世民一同挽留。李世民言及於誌寧等人種種功績, 又提到他們在太子學業上的種種用心, 肯定了他們的教學之功。
李承乾更是曆數過往課堂上的樁樁件件,將師生之情展現得淋漓至儘,說到深處,雙眼泛紅,水霧滿眶。
於誌寧幾人也同樣說著自己的各項不當,差點害了太子, 卻得太子寬厚,仍舊禮遇,內心感動之餘也覺惶恐,涕淚橫流。到得最後竟是君臣師生抱頭痛哭。
接著李世民當即拍板表示於誌寧三人作為太子老師,雖有錯卻也有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既如今知曉錯處,往後改了便好。從前種種不必再說。太子老師仍舊由他們擔任。
這次於誌寧三人沒有再拒,齊齊跪下叩謝聖恩。
第二日,李承乾又依言微服出宮,帶著於誌寧幾人去此前的麵攤吃麵,同百姓一一解釋,說當日是他失言,老師們都很好,什麼所謂廢不廢太子的,是他誤會了等等。
百姓們會如何?當然是聽李承乾的了。
於他們而言,此事有沒有人布局,是誰的手筆,真相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高興他們就高興。更重要的是太子還是那個太子,他不會被廢,不會去封地,他仍舊會在長安研究農事,惠利於民。
因而有太子出麵安撫,他們立刻換了副麵孔,不再待於誌寧等橫眉冷對,而是笑臉相迎,高高興興煮了四碗麵端給太子與三人,還大方表示:不就四碗麵嘛,我請。
太子能來吃他的麵是他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咧,怎麼能收錢呢。
李承乾笑嘻嘻點頭沒說話,走的時候卻仍舊讓抱春偷偷留下麵錢。
攤主看著碗底壓著的銅錢,心頭觸動,遙望李承乾離開的身影濕潤了眼角。太子給了他們那麼多,卻連一碗麵都不肯收。太子當真是難得的好太子呢。
哎,還說什麼,努力乾活吧。太子說了,他們過得好就是對他最大的回報。
又一日,兩儀殿上“三辭三請”之事傳出,眾人都道:好一段君臣佳話。
世家文人輕笑感歎:“前幾日我還道事情發展成這樣要如何收場,結果……嗬,咱們這位太子小小年紀,好漂亮的手段。”
“誰說不是呢?但這手段恐怕也唯有當今太子能使。彆人是不管用的。”
“此話怎講?”
“彆人有太子這樣的民心與威望,能三兩句話就使得全程百姓同仇敵愾、爭著搶著為他出頭?”
想到現今長安城百姓對聖人對太子的擁護,眾人沉默,那必然是不能的。
“於誌寧三人想岔了。咱們這位太子可不是一般的太子,年紀雖小,卻功績斐然。人們對於這類不世出的天才總會多幾分包容。
“試問倘若有人能令天下安穩,百姓臣服,人人得飽暖,世上無饑冷,誰又會在意他在私德上有些許瑕疵呢?
“太子能力這般出眾,耀眼如星辰,彆說他私德沒問題,那些勸諫過於挑刺,即便他當真奢靡鋪張,即便他當真喜好某物入迷又如何?隻需大節不失,誰會在意?
“更何況若非太子身份礙著,換做彆人,以他的功績,封侯拜相,金銀財帛千萬,日日珍饈供給難道不是應該?莫非他這兩年做出來的種種累加在一塊不值當這點吃用喜好?
“於誌寧幾個也不知道腦子怎麼想的。哎。”
眾人失笑搖頭:“好在他們還不算完全昏了頭,總歸為這段‘君臣佳話’出了份力,也是他們的榮幸。”
文人學子還在說著,世家們一顆心卻緩緩往下沉。
不論如何,於誌寧三人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子再是儲君,師生名分終歸是在的。倘若換一個人,指不定一開始就得背上個不敬師長的罪名。可偏偏太子非但沒有,還在其中博得了仁善寬厚的美名,成全了一段所謂“君臣佳話”。
從前隻道太子在農事上頗有天賦,能做出曲轅犁筒車水車,種出辣椒西瓜土豆,沒想到他竟還有這樣的智計謀算。
若說太子此前就功績斐然,民心所向,聲望如鼎,那麼這次的事情便算將他推到了更高點,使他的威望愈甚。
再想到剛剛收成完畢的紅薯。那些讓眾人瞠目結舌,完全沒有想到這世上還有能與土豆一般高產的紅薯。世家深吸一口氣,眸色幽深。他們恍然發現,這個不足七歲的小兒在不知不覺間已然成長到他們無法忽視更不可估量的地步。
若再加上戰功赫赫,平定天下,為百姓迎來前朝末年混戰後難得安寧的李世民,加上他宛如神助,天降飛鷹,僅靠千餘精銳斬殺敵軍三萬,退兵二十萬的輝煌戰績,加上他自此後儼然成為所有百姓心目中真正“戰神”與“天選之子”的榮光。
這對父子的民心與聲望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而他們還在繼續升高。
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紛紛審視起眼下的嚴峻局勢。
他們世家該何去何從?
他們中許多堅信世家不敗的人心中不免出現一二動搖。他們真的可以嗎?
********
另一邊。
李承乾笑眯眯與李世民提出自己的建議。
李世民十分訝異:“你是說,讓青雀與恪兒同你一起學習?”
“對啊。阿耶你想,你兒子好幾個,雖然目前到學齡的唯有我青雀與三弟,但往後還會有很多。人人都要讀書進學,人人都要分派專屬自己的老師,朝中這些重臣哪分得過來。”
李世民無語,承乾與青雀的老師需得嚴格挑選,非名臣大儒不可為也就罷了。其他兒子,他怎麼可能個個都給名臣大儒。承乾腦瓜子裡想什麼呢,重臣分不來,隨便挑幾個還是可以的。
“與其這樣,不如多挑些人把他們聚集起來,大夥兒一塊教學。阿耶,學習也是需要夥伴的。我一個人學多沒意思,多幾個人和我一起,彼此競爭,有對手才有衝勁啊。”
李世民撇嘴:“小儉不是你的夥伴?”
李承乾一噎,開始耍賴:“那反正有老裴了。一隻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多添幾個也無妨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