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府接了拜帖,又回了帖子,約定好柳世安和柳石三日後拜訪鎮國公府。
到了正日子,柳世安和柳石登門拜訪鎮國公。
老鎮國公也是沙場上的宿將,不過離開戰場回家養老,又經曆了一番喪子喪女之痛後,身上看起來也沒有多少武將的氣息了。
他倒是心境平和,非如此不能在經曆了那麼多人生波折之後,還身體健康的照料教管孫子,庇護著整個鎮國公府。
若不是有老鎮國公在,家裡隻剩個幾歲男丁的鎮國公府眨眼間就會敗落。
因為小孩子不能做官,不能從軍,一家子老弱婦孺,彆的權貴又怎麼會放在眼裡?就算是有皇帝的情分也沒辦法,皇帝要操心的國家大事那麼多,皇室和宗室子弟也不是省心的,一個去世的先皇後娘家,沒有能當家的男丁能加恩,又能怎麼照顧呢?難道遇到了委屈為難,鎮國公府的寡婦們就進宮去告狀嗎?現在宮中高位分的妃子,過去都是在先皇後手下過活的。可先皇後畢竟去世了,現在宮裡還有誰能把鎮國公府放在眼裡,說不定心裡還有芥蒂呢。
也就是老鎮國公在,權貴勳貴都會對鎮國公府維持一份敬意。宮中但凡有什麼宴會賞賜,皇帝也不會忘了鎮國公府的那一份。皇帝為了諸皇子煩心的時候,因為鎮國公府這個皇帝的嶽家立場中立,皇帝還挺願意沒事的時候到鎮國公府說說話散散心的。
想必老鎮國公對鎮國公府的現狀也心知肚明,所以平日裡認真養生,恬淡生活,爭取長命百歲,能撐到孫子成年掌權,重孫子出世的時候,那鎮國公府才算從低潮裡重新起來了。
老鎮國公一見到柳世安就笑了,“柳探花來了,咱們自己人就彆多禮了,這就是你的族兄弟柳石”,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柳石,“嗯,不錯,是個人才,柳探花你介紹來的人我是放心的,明兒個就搬來鎮國公府,開始授課吧。”
柳石哭笑不得,都沒有考校一二,打量了幾眼就說他是個人才,打量的出來嗎?
不過柳石也看明白了,老鎮國公與柳世安關係匪淺,他是因為相信柳世安,才這麼輕易的決定讓柳石給他的獨孫當啟蒙老師的。不管柳石的學問如何,隻要人品可信,一個舉人給一個頑童啟蒙那是綽綽有餘了。現在鎮國公府的未來都寄托在鎮國公世孫身上,學問和武功都可以慢慢學,唯有性情品行,要是被人教壞了,那就萬事皆休!
所以這啟蒙老師,重要的倒不是學問如何,而是一定要找一個可信之人。
第二日柳石就搬進了鎮國公府裡。柳石也是曾經出身勳貴之人,住進鎮國公府給他準備的房間,看見那些精致的家具被褥和擺設文玩,也能看出來鎮國公府對他這個啟蒙老師非常厚待。鎮國公府還專門給他派了個小廝照料日常起居,柳石平日裡除了上課,剩下的時間就安心讀書,也是非常的愜意了。
鎮國公世孫李承嗣是個非常認真懂事的孩子。沒教他之前,柳石還擔心鎮國公府的婦孺把這個寶貝獨孫寵壞了,要是像賈寶玉那樣的性情,就是將來會讀書作詩,怕也撐不起一個國公府。
後來才知道,自從鎮國公府世子死於北麵戰場,老鎮國公就把這個獨孫接到了身邊,一起起居坐臥。家裡的女人雖然寵溺這個唯一的男丁,奈何相處的時間著實不多,才沒有寵壞了他。
老鎮國公常年在戰場上,年過三十才得了一子,怕他不成材也是親自教養,等他能獨當一麵了才上折子回家養老。本以為到了孫子輩家裡的男丁就會多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戰場上殺戮過重,鎮國公世子也是年過三十才得一獨子。若是鎮國公世子還在,以他的年紀以後也許還會有孩子。可他偏偏在戰場上沒了。
這下鎮國公府就斷代了。
每代鎮國公都是在戰場上獲取軍功,有這份功勞,那蔭庇子孫毫無問題。在戰場上和同袍戰友結下的交情也能和鎮國公府互相扶持。
可現在鎮國公世子沒了,就算皇帝看在情分上封了李承嗣為世孫,他成年後就可以繼承鎮國公爵位。可是二十年後現在的皇帝恐怕不在世了,繼位的皇帝對鎮國公府不會有今上的這份感情,老鎮國公早已退休養老,鎮國公世子也早就死在了戰場上,等到李承嗣承爵的時候,鎮國公府對朝廷來說也就沒有什麼功勞了。就算是成為了新的鎮國公,那也隻是個空殼子的公爵,沒有絲毫權勢和軍權。
所以老鎮國公一方麵好好的教養孫子。另一方麵,他也不能不思量一下下任皇帝的人選。
哪怕繼任的皇帝對鎮國公府沒有今上的感情,那也不能是對鎮國公府心存偏見和不滿的人。比如貴妃娘娘和皇長子忠王母子。
先皇後在世的時候,向來賢良淑德,對後宮的妃嬪和子嗣都很和善。她自己又沒有誕育子嗣,因此在後宮裡著實沒結什麼仇家。反倒是她去世後,貴妃娘娘想登上皇後之位,被皇帝一巴掌拍下去了。皇帝懷念先皇後,因此看後宮的女人,不覺得她們哪個配得上皇後之尊位,從沒有再立繼後的意思。
貴妃娘娘不敢恨皇帝,反而把這事記在了先皇後和鎮國公府頭上,深恨著先皇後死了還要妨礙自己,也恨皇帝對鎮國公府的這份看重。忠王受其母的耳濡目染,對先皇後也沒什麼孝心,對鎮國公府也沒什麼好意。
老鎮國公雖然察覺了忠王的惡意,可忠王是皇帝的長子,他也奈何不得。若他攻擊忠王,在皇帝那裡就失了不參與儲位之爭的立場,鎮國公府更可能早早失了皇上的偏愛。可是若是有朝一日,忠王成為太子,或者繼位皇帝,那鎮國公府恐怕就沒有什麼未來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