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裡的小學隻有幾間平房, 不過教學環境雖然簡陋,老師們還是很認真負責的。因為胡武和胡文是同年級同班, 胡媽還和老師商量, 為了省錢他們兄弟倆就買了一套教學書籍一起用,老師也同意了。放在貧困的鄉下, 這也是常見的事,哥哥姐姐上過學用過的書籍, 那弟弟妹妹上學時就不用再買一次了, 可以直接用舊書籍。
胡武不習慣上學,也沒有養成什麼學習習慣, 不過小學生都時害怕老師的, 所以每到上課時, 他都是老老實實的坐著一動不動, 不管有沒有認真聽講吧,至少他沒有違反課堂紀律。
胡文也是如此, 雖然再次接受一次重複的教育, 可是在家的時候他也是無所事事的閒著無聊,他這個年紀還做不了什麼農活, 最多打掃一下家裡的院子, 或者喂雞什麼的, 沒有娛樂活動,沒有書籍。胡武已經經常下地給爸媽打打下手了,胡文卻隻能留在家裡照看三歲的小屁孩胡青。所以在家的時候,胡文經常雙目無神的發呆, 實際上他的精神力已經進入了知識樹中,在裡麵各種書籍了。
雖然上學也無聊,可是他必須為自己的識字找一個正當的理由,所以上學也是必須的。
原本胡文見胡爸和胡媽沒有送到了年齡的胡武去上小學,他還以為他的父母沒有讓子女去上學的意識,這在下山村很常見,有些人家是沒有這個遠見的,也舍不得每年的那幾塊錢的學費和筆墨書本費,孩子略懂事一點就能幫著做家務,看孩子,更大一點就能下地做農活了,勤勞苦乾的存幾年的錢,到了孩子十七八歲的時候,就要說親結婚了,完成人生大事了。所以不少人家寧願把上學的錢省下來,留作孩子結婚時的嫁妝或者彩禮錢。他們也不是不疼孩子,而是祖祖輩輩都是這麼做的,他們看不到更遠的地方。
放在胡文身上,他經曆了好幾世,就算這一世注定要當農民,他也能夠接受。辛苦是辛苦了一點,可等到時代轉變之後,留在鄉下未必不能走出一條致富之路。鄉下環境好,食物天然,手裡有錢的話生活享受也不會差。
不過事情並非是那麼簡單的,胡文除了自己的將來,還要考慮到兒孫們,他們受到教育的環境,他們擁有的醫療條件等等。
不管生活是否富裕,留在下河村,就注定了兒女上不了什麼重點學校,考上好大學的概率隨之降低。更彆說那些少年宮和各種興趣班了,那些音樂,美術,舞蹈,圍棋之類的特長是彆想了。這些都是無形中的損失,也許就會錯過孩子們真正擅長的事。還有人脈,環境,以及個人眼界的問題,那些隱形的好處在小鄉村中都是不具備的。
所以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是沒有原因的。
胡文還在考慮怎麼說服父母送他們兄弟去上學的時候,胡爸胡媽就主動送胡武和胡文去上小學了,這讓他省了不少打算勸說的功夫。由此可見,胡爸和胡媽在下河村還算是稍有遠見的那一撥人。
胡武學習成績不大好,他不是笨,就是在學習上不開竅,也沒有用心。每天回到家,胡武就勤快的在家裡找活乾,掃院子,打掃雞舍,生火做飯,掰玉米棒子之類的。在他心裡,給家裡乾活比學習重要多了。
胡武不知道學習重要,可胡文知道啊,所以不僅平時盯著這個哥哥寫作業,到了期末考試之前,還要盯著給他補課。有胡文的幫助,胡武磕磕絆絆的總能考及格,所以也沒有留過級,這書就一直念下去了。當然,與胡文總能考雙百的成績是不能比的。
就是胡媽也和胡爸私下裡嘀咕,“老大不開竅,老二倒是腦瓜子聰明,不然就讓他一直讀下去?如果他念了高中,說不定將來能進縣裡當工人呢?”
“現在咱家還供得起,隻要他們自己願意讀,那咱們就供下去。等他們長大了,咱家都是壯勞力,也沒有拖累,不怕他們娶不到媳婦。現在多花點錢也不怕。”,胡爸沉聲道。村子裡大家都不富裕,隻要不是那種不乾正事的二流子,能乾的年輕人想娶個媳婦還是不難的。
胡媽有些發愁道:“老大老二都身板好,就是不讀書了,回家種地也能養活自己。就是老三,小時候沒有養好,身子單薄,我擔心他將來做不了農活。”
“老三......將來讓老二給他補課,和他說清楚,他要是不讀書,是沒有其他出路的。他要是能高中畢業,哪怕不能做工人,我也能去鄉裡求求人,讓他去鄉裡學校做個老師。做老師多輕鬆啊,就是上上課坐坐辦公室,就不用擔心他身體不好了。”
“但願老三像老二那樣聰明,不要像老大那樣不開竅,若是老三像了老大,那彆說是高中畢業了,連初中都未必考得上。”
“行了,家裡得孩子都是越大的越勤快懂事,越小的越嬌氣。老大就比老二勤快,可相比老三,老二就又勤快多了,老三被他哥哥們寵著讓著就嬌氣懶惰得多。你還用操心老三不好好學習?那臭小子精得很,你隻要告訴他好好念書將來就不用下地,你看他學習好不好。”,胡爸平日裡雖然在家裡話不多,可他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三個兒子的,老大是家裡的長子,勤勞苦乾沒多少心眼。老二聰明,可他也體諒父母和哥哥的辛苦,也總會做些力所能及的活,還有幫他哥哥補習功課,要是沒有老二的補習,老大早不知道留級多少次了。老三呢,出生沒有趕上好時候,從小就身子單薄,他兩個哥哥讓著他寵著他,他們做父母的也難免有些偏心他。弄得老三性子有點自私,愛投機取巧的偷懶,總之就是不愛乾活,算是個小人精子。胡爸相信,隻要把其中的關節向老三說清楚,那老三為了以後不下地去做農活,他一定會拚了命的去學習的。哪還用操心他成績不好。
果然,胡青上學之後成績是很好的,總能考第一名,讓胡媽暫時不那麼擔憂他的將來了。
小學畢業的時候,胡武十五歲,胡文也十二歲了。也許是遺傳自胡爸的好身板,也許是這些年胡文夜裡偷偷給全家補充營養和靈泉水的緣故,十五歲的胡武已經長了一幅成年人的身板。小學畢業時,在胡文的補習之下,他的考試成績還過得去,是可以上初中的。
可胡武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再去上學了,他要回家下地種田掙工分。這一方麵是他體諒父母的辛苦,想要減少家中的負擔,另一方麵是他實在不愛學習,與學習有關的事都讓他覺得頭疼。胡文勸不動他,而胡爸胡媽的態度是看他自己,要是胡武願意上學,他們也願意繼續供,要是胡武不願意,那就回家下地掙工分,過幾年再給他說個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