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泰天子駕崩,太禮府和太內司主持國喪。
八月份,京裡隻有在京任職的公侯,但不少嫡出公侯們的家眷都在京城,然而,前來祭奠天子者寥寥無幾。
遵從天子遺詔,國喪期間,皇宮各道宮門,除皇宮正門供人進神鳳殿參加祭禮外,其餘各宮門全部關閉。
京城的各道城門、路口皆派重新駐守,嚴查路上行人,以防生變。
天子後宮無子嗣的女眷,原本按製是要殉葬的,天子開恩,免除她們殉葬,由安世侯派世子率領一千親隨軍護送她們去南疆安享晚年。
義公、望公等天子近臣早已請辭。他們顧念群臣情義,暫時留任,等到天子下葬後便會離京,故此家眷先行。
每天都有公侯府上的家眷乘坐馬車帶著仆從、馱隊、苦奴們離京,長長的離京隊伍一支連著一支,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貴族們離京讓他們感到恐慌,太子的所作所為早已傳得人儘皆知,人們對於京城的未來感到憂慮,很多人世代居住京城,投親無門,想離開都難。
清晨,天朦朧亮,十六名親隨軍千夫長抬起靈柩,十二門郎拱衛左右,三公六卿以及朝中重臣相隨,送天子入神鳳山承泰天子陵安葬。
靈柩自皇宮正門出宮,鎮守京城各路口、各城門的親隨軍儘皆相隨,他們身著銅甲手執長戟,邁著整齊的步伐,氣氛凝重肅穆,仿佛籠罩著巨大的悲慟。
京中百姓紛紛自發祭奠天子,他們或在門前跳祭祀舞,或跪地長叩,許多人痛哭流涕。
承泰天子出殯,來參加喪禮的公侯貴族們極少,然而,卻有三萬餘眾的親隨軍相隨相護。
未曾相送的親隨軍們,亦對著天子靈柩離開的方向長跪不起。
傍晚,承泰天子的靈柩放進地宮,與皇後的棺裹並排擺放,之後,親隨軍們徹底封死地宮。
至此,大鳳朝承泰天子的一生畫上了終結。
……
傍晚,宮門交班時分,蕭廣義率領一千親隨軍、以及各公侯府裡的披甲人突然向皇宮發起襲擊,他們迅速占下皇宮正門,封閉宮門的同時,衝上城樓,攻向通往天鳳宮、天凰宮、天鸞宮、飛鳳宮四大宮的城牆,待把牆頭上把守的親隨軍全部射殺之後,拿下第一道宮門,斬殺了把守飛鳳宮大門的親隨軍,迎出了羽飛鳳。
蕭廣義帶著部眾將羽飛鳳迎到神鳳殿,將他迎到主位上,眾人齊齊跪地叩拜天子。
羽飛鳳接受了眾人叩拜,當廷罷免了承泰天子所封的除周敬之外的十一位門郎將,將蕭廣義等親信提拔為新的門郎將,同時下詔,讓嚴世侯等十二門郎將交回門郎將劍和門郎將令。
天子下詔,需要天子印璽。
羽飛鳳下達口詔後,當即回到飛鳳宮去找天子印璽。
天子印璽端端正正地擺在他父皇議事的桌子上,隻有印璽,不見虎符和天子劍。
天鳳宮中空無一人,宮殿裡亦是空蕩蕩的,除了家具、幃帳,連麵盆、杯子等常用的用具都沒留下。
宮中所留之物,一眼看完。
羽飛鳳要下詔,連刻刀竹板都沒有。
蕭廣義所領的親隨軍到太內司,找到了望公留下的太內司司掌大印,又替羽飛鳳拿來空白詔書和筆墨。
羽飛鳳坐在空蕩蕩的天鳳殿中,親自書寫詔書,將嚴世侯、安世侯等十一位門郎將全部罷免,讓他們在軍中的子侄、親信等亦全部罷免,又讓蕭廣義執天子詔書帶著人迅速將皇宮換防,之後又拿著詔書去親隨軍大營接管親隨軍。
蕭廣義領命,當即轉身去辦。
羽飛鳳拿起雕刻有神鳳的天子印璽觀摩把玩,腦海中浮現起他父皇說的話。他父皇說,蕭廣義是穎公的人,可天子表兄弟的身份哪有當下任天子親舅舅的身份來得貴尊。
他看向空曠的宮殿,低喃道:“父皇,你真是除了天子之位,什麼都不給我留。”可他有天子之位,他就能夠掌握住天下的一切。
羽飛鳳將太內司和太禮府留守的官員召來,當即查看他皇父的陪葬清單,看是否將天子劍帶入天子陵陪葬了。
雖說有天子印璽在手,他便已經是天子,天子劍象征著天子,十二門郎將拱衛天子劍,在親隨軍中有著至高的地位,有了劍,才更圓滿。天子劍如果不在他的手裡,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調派親隨軍的虎符,也不知道在哪。
陪葬清單很長,用過的舊床單被褥穿過的衣物使用過的器具全部葬進了承泰天子陵,連痰盂和馬桶都沒留下。
羽飛鳳不放心彆人,自己逐項看完,沒找到天子劍。
他又去存放天子詔書的刻詔院。
刻詔義公不在,隻留幾個小官吏。
羽飛鳳讓刻詔院的官員把近兩年的天子詔書都找出來。
詔書很多,堆滿了桌子,在地上都放不下了。
羽飛鳳從黃昏點著燈翻看他父皇留下的詔書,一直看到第二天中午才看完。
他的父皇,他的父皇,把他皇姐和四個庶皇子全部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庶皇子們三年不進京,就怕他把他們殺了。朝中眾臣全部早就已經請辭,位置空懸,是怕他清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