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花木蘭的阿娘33(2 / 2)

“五年前瞧見你的信,我差點兒以為是我老眼昏花,把彆人的-名字看成了我那說下山就下山、從此再也不和九霄山來往的師侄的-名字。”

所有坤道裡最年長的一位飲了一口茶才緩緩道:“沒想到你竟還厚著臉皮,要我幫你做這做那。”

這位坤道尖鼻秀臉,看得出年輕時必定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她雖頭發花白,眼角與唇角都有皺紋,整個人卻精神矍鑠,看不出多少老態。

“師伯還記得玲瓏,是玲瓏的福氣。”

玲瓏是袁氏的閨名。她一向不大喜歡這個名字,是以木蘭都不知道阿娘原來換作玲瓏。

“哼。隻有這種時候才會嘴甜。”

坤道、毓芳元君說著又損了葉棠一句:“還‘無香子’呢,我看你該叫無情子。利用起人來從不留情。”

葉棠掀唇而笑,她知道毓芳元君不過是在抱怨袁氏下山之後再也不同九霄山的同門來往,一派:“不要再與我有所牽扯”的架勢。

“那玲瓏便多謝師伯讓我利用吧。”

葉棠說著起身朝著毓芳元君行禮,毓芳元君卻是不耐煩地揮揮手。

葉棠早就想到她以女冠子的身份行動,又自報家門是九霄山,遲早會有人去查證她的身份。

袁氏下山十五年,能記得她的人鳳毛麟角。為何去見拓跋燾的那一行道士裡正巧就有認識袁氏的人?

這當然不是真正的巧合。

事實上葉棠早在進入平城大營之前就已寫信給請毓芳元君,請毓芳元君幫忙。

她請毓芳元君時不時在人前提一提那個喜歡彈琴,後來下了山的袁氏。也因此姬逢才能見到葉棠就認出這是十幾年沒見過的師姐。

葉棠請毓芳元君幫的這個忙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因為需要反複勞動毓芳元君的嘴皮子,事實上不是件容易持續下去的事情。

但毓芳元君幫了,不僅幫了,還幫得毫無痕跡,水到渠成。於是葉棠確定了:毓芳元君是一位能依靠的人。

在這個世界,坤道就是一群異類。

因為隻有家中有些家底,還願意讓女兒帶著這些家底的人家才有可能讓女兒出家去做不嫁人的坤道。

但凡想用女兒換取利益的人家,介意周圍人說嘴的人家,會屈從於世俗壓力的人家,哪怕是有百年根基的高門士族,家中女兒上百人也難出上一個坤道。

而坤道作為出家人,大多對談情說愛無甚興趣。女冠子們聚在一起不談男女感情,倒是喜歡談論煉丹冶金與家國大事。

用現代的話來說,這就是一群出身良好、眼界開闊又無心情愛的女知識份子。女知識份子們感興趣的是科研,是政-治,是國際局勢。

葉棠帶木蘭來見毓芳元君等人,就是要為她引薦這些不屈服於世俗眼光,身份不低又關心國家動向的女知識份子們。

——其實每一個時代裡,每一個國家中都少不了有這樣一群先進進步的女知識分子們。世人之所以知道花木蘭、秦良玉,卻不知還有毓芳元君這樣的女子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女子所取得的成果要麼被人給橫奪豪搶,要麼被人張冠李戴,再要麼就是過高的道德標準讓她們不允許自己染指權利,繼而讓自己的成果便宜了他人。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