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 25 章(2 / 2)

女文豪 三春景 4929 字 3個月前

但是科舉這條路上秀才隻不過是一個開始,是科舉之路的資格證明!當獲得秀才身份之後才能參加鄉試,這就好比後世的省級公務員考試,考中者就是舉人了。

舉人非常了不得。

秀才還多得是一文不名之人,窮酸秀才就是這麼來的。可是舉人不同,先不說他們獲得了做官資格——做官空缺是很緊俏的,輪進士還輪不完,一般二般哪輪的上舉人。要真有舉人什麼事兒,要麼是家裡有錢有勢的,要麼就是運氣好到要上天了!

關鍵是舉人能夠免除名下田畝的賦稅。因為這一點,不少父老鄉親都會將田地投靠在其名下,用來‘避稅’,簡而言之就是挖國家的牆角。而這種事都是有好處拿的,窮秀才富舉人,俗話從來不錯。

如果舉人成就也拿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就可以去參加由禮部舉行的會試,考中者稱之為貢士。貢士本身不算什麼,關鍵是凡是考中貢士的都能去參加殿試。隻要在殿試中沒有做什麼不該做的,最終都會成為進士!

進士才是重點,這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追求。特彆是在明朝時期,這種崇拜到達巔峰。官員即使做到了位極人臣,隻要不是進士出身,依舊會在同僚中抬不起頭來——而且實際上在明朝中後期官場形成了很多慣例,一些要緊的位置也不允許非進士出身的人涉足。

這樣看來,科舉考試的過程是一條多麼完美的升級之路!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裝逼打臉,可以揚名天下!最重要的是這個升級之路這樣的安全,根本不像一些升級文,寫到中間就會崩潰掉。至於寫到最後拿到最高成就怎麼辦?

換地圖啊!

科舉文天然自帶換地圖功能,任你是文曲星下凡的狀元郎,對於整個官場來說都是新丁一枚。科舉完畢就是朝堂官場,星辰大海還等著征服呢——這樣說起來,科舉文後半部分就是爭霸文和官場文的混合體,也是大熱題材了。

科舉文好寫,對於讀者來說體驗也好,但這不是連翹最終決定寫它的原因。有這樣特點的題材又不隻這一個,真正讓連翹一錘定音的另有所在。

主流文學藝術永遠要貼近大眾審美,這是必然的選擇,看看古代文藝作品體裁的變遷就能得出這一點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隨著市民文化越來越強勢,主流文學也就越來越市井通俗了。

這個時代是的時代,即使現在那些主流文壇的大佬還看不起。

而界內部,描述普通市井生活的最受歡迎,隻能說人民的取向已經非常明顯了。

也就是說,好的題材是貼近大眾生活的。而貼近大眾生活,除了寫一個商人或者工匠做男主角外,現在的作者好像就想不到其他了。但是這對於連翹來說不成問題,她首先就想到了科舉文,男主角是一個專攻科舉的讀書人!

——當然啦,肯定是要有金手指的,不然現實的科舉文恐怕很難寫出爽感。

表麵上看起來科舉文寫的是讀書人的事情,有一點兒陽春白雪,根本說不上貼近大眾生活。實際上這個想法大錯特錯,科舉文甚至比商人主角的更加貼近百姓日常,引起大家的共鳴。

家裡有讀書子弟的人家就不要說了,這種題材對於他們來說當然足夠貼近。而家裡沒有讀書子弟的就遠離這個題材了,卻也不見得。

華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官本位的社會,科舉考試是做官的渠道,所以但凡是有希望的,誰不想自家子弟能夠走科舉的道路呢。隻不過或限於自家的經濟條件,或因為子弟本身的天資有限,絕大多數人沒有走上這條路而已。

但是他們沒有走上這條路不代表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關心這件事。實際上,大而化之來看,包括鄉下種地的老農,都是關心這件事的!

非要說的話,他們不是科舉的現在用戶,卻都是科舉的‘潛在用戶’。

當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讀者都對一個話題感興趣的時候,寫這個題材會不會火?這個答案的肯定的。相比在現代,在古代寫科舉文甚至更有前途!

而現在的作者顯然還沒有注意到這個超級大金礦,他們偶爾也有涉及到科舉的內容,但是這種涉及是淺嘗輒止的——大概可以參考連翹上輩子古代的,書生主人公參加科舉很常見,但也從來沒有出過一篇‘科舉文’。

這個世界就不會有這個空白了,因為連翹的第二部已經確定,正是‘科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