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 29 章(1 / 2)

女文豪 三春景 4937 字 3個月前

連翹新的進展很快。現階段一般是每天寫上一回文字, 還有多餘的時間, 一般用來收集更多的素材, 以及完善接下來的細綱。

連翹對新的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能做的好一點——這個時候,之前被她刻意忽略的問題就提上議程了。關於寫作的內容, 她需要一個內行人做一個顧問,也就是說,她可能有些事情要問一個舉人。

劉盈盈曉得連翹想找一名舉人老爺‘采訪’還有些不明所以:“是新的本子要用到科舉的內容?”

作者又不是全能的,很多事情了解的沒有那麼專業,那麼寫作之前選擇做功課的大有人在。

“我來想想辦法...”劉盈盈想了想應允下來, 不過謹慎地沒有給連翹說一個具體的時間。

舉人老爺在地方上算是很金貴的存在了,上門求幫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最終劉盈盈還是想出了辦法——給嘉定城裡的舉人老爺都下帖子, 想要采訪一下當年科舉的事情。說法是想在日報上寫些科舉過程中發生的軼事。

對這些舉人老爺來說, 錢他們是不缺的,給酬勞什麼的根本無法勞動他們。相反,用報館的名義找上門來, 要替他們揚名, 那就不一樣了。有的人或許會出於舉人老爺的矜持拒絕,但是有很大機會會有那麼一兩個答應下來。

結果也不出所料, 有一個姓楊的的舉人答應下來。

“你這一回去了,回來之後真得寫一篇文章專寫那些軼事,不然事後沒辦法同楊舉人交代。”劉盈盈叮囑連翹。

楊舉人家住在一棟三層的河房裡, 這河房上下三層, 是五間的門臉, 相比起一般人家的河房,說得上是龐大了。不過河房到底隻是河房,有他的限製,不可能比園林宅院更加氣派。

話說回來,有錢人住河房本來就不是為了氣派,而是為了情調。這就好比後世的江景房,哪怕房子小得多也貴得多,也有的是人想要買。

楊舉人家裡以精致為要,小而精巧。上下五口人,使喚著十來個下人,就這樣還搏了一個‘甘於恬淡’的名聲——用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眼光來看,這也沒什麼錯。

仆人將連翹請進了客廳,然後就進去告訴了老爺。

楊舉人比連翹想象中的好一點,五十多歲的人了,很好說話,要連翹來說不怪名聲那麼好。哪怕這是裝樣子,那人家至少肯裝啊,反正從連翹和他簡單的相處中,覺得和他相處起來不難過。

總而言之,就是情商很高的那種人。

連翹主要從他這裡補充了一些鄉試的內容,之前陸秀才那裡雖然聽了一些,但陸秀才本身隻參加過一次鄉試,相比楊舉人這種‘老手’,那當然是差得遠了。然後就是問會試的事情,楊舉人已經參加過兩次會試了,而且下一次還打算去。

從這裡知道的新聞就很多了。

“科舉這件事多得是後發先至,我年紀還不算大的,多少進士都是六七十歲的人的!”說起這件事,他也是很隨意的。

“其實,一般的士子科舉都是先急後緩,最難熬的就是當秀才的時候。一旦考上了舉人,之後的事情其實就沒那麼在意了。我如今也想得開,所謂成事在人謀事在天,不過順應天命而已。”

聽著很像是成功人士在故作豁達,裝逼而已。實際上,連翹推測這很有可能是真的。因為舉人之前是很難熬的,生活也大多困窘。但是考取舉人之後,生存問題已經解決了,剩下的問題很重要,卻不會淩駕於生存之上。

“有過考舉經曆的就該知道,去省城州城裡麵的貢院考舉人,那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而等到在京城貢院裡參加會試,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就算心裡有些許憂心,表麵上也能體體麵麵。”楊舉人緩緩地說,連翹也緩緩地記。

楊舉人屬於科舉的成功人士了,普及起科舉的事情來,一開始還算矜持,後麵就越說越興起。

“科舉難啊,最難就在鄉試這一關。鄉試又叫做秋闈,這自然是指在秋天進行。那時候每三年就去蘇州城一次,要提前訂好住的地方。不然等到快要科舉的時節,貴且不說,就怕一個住的地方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