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 41 章(1 / 2)

女文豪 三春景 5164 字 3個月前

林老太公開始了對曾孫林崢真正的打壓, 這聽起來有點奇怪, 卻是真的。

林老太公是一個很精明的的人,如果不精明也沒辦法維持一個四世同堂、馬上就要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他很清楚, 表麵上兒孫被他壓服了, 不再鬨了,其實心裡依舊是不甘心的!

所謂禮法規矩隻能治表麵,要是心裡存心不願意聽他這個大家長的, 有的是辦法陽奉陰違!所以光靠這一次用大家長的權威還不夠, 他需要另外做一些事情才能穩定這個家庭開始越來越多的小心思。

他選中了林崢。

倒不是說林崢在這件事裡承擔了主要責任, 說到底就是孩子大了, 有自己的心思了。他們當爹娘生的兒的身, 生不得兒的心。要是這些兒孫沒有自己的小心思,不要說是一個林崢了, 就是一百個林崢也沒用。

然而他還是選中了林崢,誰讓一切因他而起,他就是那根□□呢!

如果不把他當作一個榜樣摁下去,底下兒孫還不都起來造反!

至於說這是親曾孫...林老太公四世同堂快要五世同堂的人了, 曾孫這一層除了選定的林峰之外真的很少接觸。說的過分一些, 林家也不缺男丁,林老太公沒什麼下不了手的。

他自認為還是給這個曾孫機會的, 讓他當眾發誓再也不讀書了。如果聽從,他還是林家的好子孫。如果不從, 那就是一個忤逆不孝的東西!

在封建社會裡, 孝道是一個人社會道德的重要指標。一個在孝道上有瑕疵的人做彆的都算了, 如果打算走科舉的路子,那就算是自絕生路了。偏偏林崢就是打算走科舉的路子,這就是打算把他往絕路上逼!

連翹故意要將林老太公和林家寫的這樣咄咄逼人,要知道這時候可是封建社會,雖然國家提倡的是分家,建立小家庭。這有利於國家管理,也能提高稅賦。但是,社會道德層麵,大家提倡的卻是大家庭。

市井小民也就算了,多的是早早分家的。而那些豪門大戶、書香門第則不行,哪怕做不到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也至少要做到父母其中一個在就不分家。若是爹娘在的時候就分家,那是會被戳脊梁骨的!

另外,孝道也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打算走科舉道路的人絕對不可以在這上麵有問題,不然將來就很有可能有麻煩。

所以連翹不能讓林崢隨隨便便就‘叛出家門’,不然的話那不是找讀者罵麼!也顯得不合常理。就是要林家和林老太公打壓林崢到了極點,讀者都看不下去了,這時候再讓林崢能夠打臉一回,迎來一個劇情高.潮。

於是經過一番鬥爭,男主角終於在‘老爺爺’的開導下做出了人生的選擇——哪怕是這樣他也想去參加科舉,並不是為了什麼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大抱負大理想,隻是因為從小被灌輸在他腦子裡的念頭,他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子孫後代的命運!

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少年人,哪怕是下定了這種決心恐怕都沒辦法有什麼實際的作為。最直接的,林崢還吃著家裡的飯呢,他說話管什麼用!

然而有了外掛老爺爺就完全不同了,或許這位老師的心機比不上一些官場老油條,但對付一個農戶人家還是綽綽有餘的。一方麵他讓林崢和父母通氣,保持共進退,另一方麵就是和林老太公之間的博弈了。

林崢是爹娘的獨生子,又加上父母沒有什麼主見,倒是願意聽這個兒子的——況且說句實話,做爹娘的誰願意犧牲自己兒子成全彆人的兒子?就算這個彆人的兒子也算是自己的侄子。

若是自己的兒子沒有這個命也就算了,他們隻能認命不提。但是他們眼睛不瞎,看得出來林崢並不比林峰差。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林峰而不能是林崢!

至於和林老太公的博弈也很簡單,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而已。林老太公用孝道名聲來威脅林崢,如果林崢不聽話就要壞了他的名聲。一旦沒有名聲了,科舉之路的大門其實也就關閉了。

然而他忘記了,相同的,他也要顧及自己選中的曾孫林峰的名聲!

一家人如果真的鬨起來,鬨的場麵非常難看,難道林峰就會有什麼好話嗎?多鬨幾次這就是妥妥的刁民之家。彆以為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名聲影響不大——華夏儒家的觀念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齊家本來就是個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家都管不好,立刻就會讓人有一種這不靠譜的感覺。

曆史上有很多禦史台的人在皇帝麵前給某某大臣上眼藥,禦史台就是負責監督的那個機構。而攻擊的目標除了顯而易見的貪汙受賄、瀆職之類,還有一樣最常見的,那就是治家不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