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2 / 2)

女文豪 三春景 5851 字 9個月前

而土地兼並是一件很緩慢的事情,而‘改稻為桑’其實就是將這件事在具體的區域具體的人中間激烈地爆發開。

‘改稻為桑’聽起來是一件好事,國家增加國用,老百姓也能因此獲利。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經濟作物當然要比糧食作物有前途。但是站在古代人所處的環境中,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

古代人不像現代人,有了錢哪裡不能買來糧食。浙江省一半的人不種糧了,那麼大的糧食缺口,糧價會漲成什麼樣?朝廷說的好是會調糧,但是稍微有點腦子的就應該知道,這中間貓膩太多,更大的可能就是成為糧商以及糧商背後大人物賺錢的屠宰場!

況且就算是有錢就能買糧,錢又在哪裡?那個時代的老百姓都是很窮的,青黃不接的時期尚且要餓肚子,自然說不上有存糧存款這些東西了,實際上寅吃卯糧才是常態。

‘改稻為桑’是不可能立見成效的,須得等上三年才能桑葉換錢,這三年裡老百姓吃什麼?其實這就是提出這個建議的人,用心險惡之處了。三年裡麵沒有積蓄的升鬥小民支撐不下去看就隻能賣田,不賣田就活不下去。

這種情況下完全是買方市場,買方可以使勁地壓價。原本田價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就能夠買到田,然後種植桑田...這不是血賺,什麼又是血賺?

這些買方說到底就是朝堂上的大佬,大臣或者皇帝都有...他們不會親自動手,但是他們手底下有人麼。

這麼個過程其實就是典型的封建時代土地兼並的套路——在荒年間或者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平頭老百姓堅持不下去了,隻能賣田求得暫時生存,於是地主們低價買田。到了後來就是佃戶越來越多,地主越來越大。

連翹接下來的內容就是描述這些,描述‘改稻為桑’在實行過程中的種種博弈。有黨派與黨派之間的,有個人與個人之間,也有個人內心之中的。

說實在的,土地兼並那一套,在封建社會並不是什麼稀奇的論調。為什麼國家一直想要儘量減少土地兼並?除了儒家愛民思想中本來就有照顧弱勢小民的傳統,也在於混官場的人裡頭不少聰明人,他們早就看出來了土地兼並的危害。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知道的這樣清楚又是另一回事!

後世,隻要是正經經過教育的人都能明白這些,但是在古代並非如此。哪怕是以科舉為業,立誌將來修身治國平天下的讀書人,也不見得真的弄明白了。

好多官員都是死讀書一輩子,當官得帶著師爺跑的貨色,還能有什麼指望呢?

而喬璉在《權柄》中就是將這件事擺開了揉碎了,再輔以實例進行教學,隻要不是蠢的無藥可救的,都應該明白的。考慮到這個時代識字相比後世是有門檻的,天然淘汰了一批蠢人,所以這種讀者非常少。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所有人感歎是不同的,底層一些的民眾不免心有戚戚,同時覺得喬璉這個作者真的很有水平,過去不懂的事,現在卻是豁然開朗。而上層一些的士人也頗為意動,才懂得其中道理的人自不必說,就是原本就懂得其中關竅的也免不了感歎。

“這個喬璉見機真是明白,懂得這個道理的人,辦事能力再怎麼差,怎麼也能為一方乾吏了。”

但是相對於那些博弈,關於‘土地兼並’的分析就隻能算是小菜了。

在這一場博弈中,故事分為了三條線,一條在京城的皇宮內院、內閣值房之內,這是大佬們的博弈。一條在浙江地方,這裡是具體執行過程中各方執行方的博弈,同時也是小民在各方勢力壓榨下求生的現狀。

兩京一十三省,到處都是無立錐之地之小民!就連號稱富甲一方的浙江也不例外。

最後一條線則是在男主人公林崢身上,在這一塊的內容中他身為一個翰林院小官,並沒有直接參與其中,隻能說是一個旁觀者。正是他用自己超高的政治智慧觀察,從他的角度,讀者才能將自己沒有看清楚的東西看的一清二楚。

原來那些微妙的言語試探,竟然有著這個意義。

原來朝堂的種種出人意料,其實是在意料之中。

原來撥開重重的雲山霧罩,會這樣的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看不清楚的朝堂,哪怕是官場上官員都覺得弄不懂的官場智慧,被一個寫的抽絲撥繭出來——這也是奇了!

其實《權柄》寫到這裡,雖然水平比《文魁》要高,但其實並沒有《文魁》那麼討喜。《權柄》開頭主人公林崢還在翰林院呆著呢,這不是他的舞台,而沒有他的力挽狂瀾,剩下的就是朝堂的複雜與沉重了。

不管大家怎麼抬高,也改變不了一個現實,就是大家總願意看輕鬆一些的文字。

但是連翹還是沒有做出改變,依舊這樣寫了。一個是這個時代的讀者並不是後世的網文讀者,對的取向並沒有那麼單一。而且說到底,名聲也是一種隱形的財富。

另一方麵,《權柄》又不是通篇這樣,過了開頭這個檻,接下來就要任憑男主人公信手施為縱橫捭闔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