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第三十三個故事(1 / 2)

讓皇後和太監總管一同監政,這是哪朝哪代都沒有過的事情。

不說皇帝正值年輕力壯,就是皇帝不在、幼帝掌權,也該是由太後代管才對,如今皇帝鬨的這是哪一出。

要不是礙於上麵皇帝明顯的不悅,大臣們幾乎都要大聲反對了,且他們還有一個更隱秘的心思,皇帝既然不願意上朝,那麼作為朝堂支柱的他們才是能真正挑起大梁的人。

至於皇後、太監總管,一個女人一個閹人,都不是能成事的,被這樣的人壓在頭上著實不好受。

奈何他們的感受無關緊要,皇帝自覺英明,當即揮揮手,不顧還有一堆話要說的大臣和皇後,徑自離開。

皇帝要走,也沒人敢攔,留下冉佳怡和一眾大臣麵麵相覷,剛才還合夥來勸說皇帝的人,轉眼就有了嫌隙。

這怕也正是皇帝的目的,想來也是,若是皇帝不在,上下還能一心、朝堂後宮一個出氣孔,就是再無心朝政的人晚上也該睡不安穩。

其實不管是皇後太監、還是大臣,都能看明白皇上的算計,可還是那句話,皇帝的算計,作為臣子的他們便隻能接受,壓根沒有反抗的餘地。

眼見著身影漸漸走遠,金口玉言已定,他們更是隻能聽從。

當事人之一的福貴跟著皇帝離開,在場隻剩一個皇後,大臣們不由得將視線移了過來,便對上了冉佳怡同樣迷茫不安的神情,那模樣,仿佛比他們還要不能接受。

冉佳怡看著一乾大臣們略顯不悅的神情,乾巴巴道:“我們還是明日繼續來求見皇上吧。”眼下之意就是這攤子她不接。

要是能夠勸服皇帝,早幾日就能成,也不至於等到今日迎來這樣的聖旨,大臣們都有點認命,更何況,天天來跪著,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吃苦受累自不必說,且他們都是能掌管一方的大臣,每日裡手頭積攢的公務就有不老少,白日在宮裡跪求、出宮還得加班乾活,擱誰也撐不住了。

朝臣們如今分為兩派,一派以曾經駱宰相的門生兼侄子駱尚書為首,另一派是新任宰相奚宰相,朝中局勢前者式微,但憑著深厚的根基與宮中駱貴妃的支持也勉強能互相抗衡。

此時,兩派首領第一次統一戰線,齊齊跪下請求皇後暫時監權,當然這個監管也就是名義上的,實際事情還得由他們自己決定。

冉佳怡假做不敢應,大臣們一連跪了三次,她才敢應下,答應了暫時替皇帝看好朝堂,並表示會儘快請皇帝回歸。

事情仿佛就這樣告一段落,可旋即,去而複返的福貴總管打破了他們的幻想。

深閨後院中長大的皇後自然好對付,可猴精的福貴總管卻不是那麼好忽悠的,尤其,對方背後站的就是皇上時。

————-

事實也的確如他們所想,福貴剛才在皇帝麵前推拒了幾次,直到被“這是聖旨”給壓下,這才誠惶誠恐的走馬上任。

隻是,這態度到了大臣們麵前就成了穎指氣使,“既然皇上看得起雜家,命我協助皇後看管朝堂諸事,那以後還請各位大臣多多幫襯,雜家也不會忘了諸位的功勞,會如實跟皇帝彙報的。”

千年的狐狸誰還聽不出這話的意思是反著來的,聽在大臣們的耳中,就自動轉換成了:“要是不好好乾,我可是會隨時跟皇帝告狀的。”

算計成空,大臣們自是懊惱,也打定主意就是不配合。

福貴太監狡猾不假,可朝堂上的政事又豈是那麼容易掰扯明白的,且先給人個教訓,等受教了自然會清楚,誰才是說了算的那個。

對方態度不佳,大臣們也沒了好臉色,跟皇後娘娘行過禮,揮揮衣袖飄飄然離開。

於是,原地隻留下了冉佳怡和福貴兩邊人。

冉佳怡正欲告彆,就聽見福貴的保證:“娘娘放心,富貴一定好生幫扶娘娘,代皇上看好朝堂內外。“

這就有點奇怪,兩人雖然同樣居於深宮,可因著皇帝並不與自己同心的緣故,與皇帝身邊太監的來往更是生疏,冉佳怡更是沒有如其他妃子一般試圖塞錢侍寢。

迎著皇後疑惑的眼神,福貴沒有解釋什麼,隻是依舊道:“皇上的吩咐,福貴自當儘心儘力。”

冉佳怡是不信這話的,權勢麵前,彆說皇帝,就是天王老子來了都擋不住,聖旨上是說兩人共同管理,既沒說誰做主、更沒說誰聽誰的,為的就是激化彼此矛盾,此時福貴主動示弱,皇帝的算盤也就落了空。

按理來說,作為太監大總管,應當完全站在皇帝那邊,怎麼會輕易倒向自己,但明顯問不出來答案,冉佳怡也不再詢問,隻是低低應下,帶著人轉身離開。

三波人前後離去,一切看似一樣,卻又不一樣了。

第二日,皇帝依舊沒有上朝,朝臣們自己聚集著閒聊了兩句,就各自散去,隻是,一堆大小不論、亂七八糟奏折被一股腦抬進了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