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會有一種刻板印象:宋朝就是靠著經濟發家的,軍事實力就不行。那它們打不過屬於少數名族的遼、金、西夏,也很正常啊!】
【可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南宋雖然是比不上秦漢那般尚武,卻也並不是戰五渣渣。】
大秦。
嬴政目光看向扶蘇,帶有詢問之意。
扶蘇知曉父皇考量自身,張口便道:“便是以父皇一統六國來看,我大秦尚武卻也不是無敵。可見最為重要的還是君主,為君者強,則國強;為君者懦,則國懦!”
嬴政微微點頭,沒說自己滿意,也沒說自己不滿意。
畢竟扶蘇也算是說對了一半,雖並未完全言中,但也總算是有了些許自己的想法。
扶蘇惴惴不安,望著陛下沒什麼反應,也放下了心,繼續看天幕。
【隻不過由於某些眾說周知的原因,比如說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他就是武將,靠著謀反上位的,所以防備武將那是一個快準狠。】
【我們從軍/事和政/治的角度上探討來看,如果隻是單單將責任推卸到趙匡胤身上,是並不準確的。】
北宋,建隆二年。
宋太/祖趙匡胤幾乎要猛男落淚了,天幕說的對啊!
後世的事,怎麼能全怪到他身上呢?
就算他先做了點什麼,可後麵的子孫後代,難道就沒個長腦子,知道要改的嗎?
當真過分!
【不過宋朝從上到下、重文輕武、壓製武將發育,的確是要算在他的頭上。】
虛晃一槍,天幕又對著趙匡胤的心尖尖狠狠地紮了一刀。
叫他感動天幕並沒將所有責任算在自己身上也不是,因為天幕說那“從上到下、重文輕武、壓製武將發育”的責任惱怒,也不是。
【宋朝時期對於文武兼備的人才極為防備,並不重用,恐日後又演上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所以朝堂之上的文人同武官徹底分割開來,再也不複也不許有那“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
上馬定乾坤”的文武全才。】
【懷疑一旦產生,罪名已經成立。】
【即便宋朝的武官什麼都沒有做,隻上位者懷疑,那便是已經定下了“莫須有”的罪。】
【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外行指導內行,隻會把事情弄的一團糟。但實際在工作的時候,一知半解甚至是從來沒接觸過相關領域工作的領導們或是甲方,那是最愛指手畫腳,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了。】
【我想宋朝上下也知道,但沒用。】
大漢,元朔六年。
漢武帝驚歎道:“原是天幕之人,也需要工作嗎?”
霍去病也有些驚訝,“那能掌控天幕的後世之人,竟也隻是個凡夫俗子,原也是會被人給拿捏住做了自己不願的事的!”
衛青看著陛下因侄子的話,略顯萎靡的模樣,笑道:“陛下可是斷了從那天幕尋求仙論道的心思?”
漢武帝不吭聲,隻望著天幕,頭一回對著自己追求的長生不老和仙道產生了懷疑。
就算是那天幕之後人,長生不老之後,一直不斷地被人拿捏著工作嗎?
三五年也罷,三五十年也罷,三五百年、三五千年還要屈居他人之下做事,他怎麼可能受得了!
還不如死了算了!
【武官提出來,沒人會聽;偶有文官提出來,也會被其他人給駁了回去。畢竟文貴武賤,對他們來做是一件好事兒。】
【既然是對著自己有益處的好事兒,那為什麼不呢?】
【在這般的情況下,像範仲淹、虞允文這樣懂軍事、會打仗的文官,才是仙苑奇葩。】
【我們來分析一下武將,以前的教育資源並不流通,不像是我們現在基本上隻要你想知道,基本上都能從互聯網上找到你所需要的相關資料,甚至是許多的學習教程。】
【那能被稱呼為武將的人,出身寒微、什麼也沒學過,就自成一代名將的也是少數。】
【絕大多數的中高層武將,都是家學淵源之輩。不說學識必定出眾,那將領文武雙全卻也並不罕見。】
【這樣“上下一心”之後,那能夠得了上位者賞識的武將,往往都是有勇無謀,絕對沒那個心眼腦
子去造什麼幺蛾子的莽夫。】
唐,武德九年。
唐太宗李世民看了看身旁幾位同自己於戰場上拚殺出來的兄弟們,一股腦子的都是迷惑。
文武本就不該分家。
文武雙全乃是一代名臣的標配,就算有一方麵弱些,也絕不可能差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