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靈前繼位 虎威封王,阿大人初提告老……(1 / 2)

事實上, 也確實如她所想,胤禛給親弟弟封爵的事情上半點不吝嗇。

直接把十四這個容郡王升級成容親王,根本不用任何提點。當然, 有康熙臨終之前那番警告與她跟胤禛前頭的默契、十四的勸告等,她也不敢對朝政上的事情有任何置喙, 更不會以孝道為武器,試圖壓著大兒子給老兒子發福利。

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這對母子聊得雖不多親熱, 但也算融洽。直到胤禛提及要給他的虎威弟弟封個郡王當當, 聖母皇太後才皺了眉:“這……不大妥當吧?虎威雖然親自掛帥打下了新疆, 可以說功勞蓋世, 但……”

但他終究隻是個外臣, 哪有非愛新覺羅氏子弟位居郡王之位的後話還沒說完,胤禛便已經笑著接過話頭:“皇額娘也說了,虎威弟弟功勞蓋世。那功則賞, 過則罰,又有何不可呢?”

聖母皇太後言說他們一門三公, 顯赫已極。

但胤禛顯然覺得還不夠。

他的虎威弟弟明麵上一槍攮死噶爾丹,又一槍攮死策妄阿拉布坦,儘滅整個準噶爾汗國, 加強朝廷對藏地統治。

私下裡兩個乾坤蛋, 給他送來可謂扭轉乾坤的關鍵消息。

沒有虎威弟弟,就沒有他後頭諸般順遂。

世人都言皇考在時對他信重頗深, 千古無二, 他們父子間門的相互信任空前絕後。

殊不知這一切的關鍵,都在於五十七年皇考巡幸塞外時突發風疾,情況危急, 皇阿瑪自忖難以挺過,遂直接命禮部尚書傳旨,讓他即位登基。

虧得虎威弟弟及時傳信,將實情告知,讓他做出正確選擇,奠定了皇阿瑪對他的信任之基。

否則……

那後果慘烈的,胤禛都不敢細想。

但其中情由不方便對任何人言,他隻能微笑:“皇考在時,就曾有意封虎威弟弟為郡王,隻是姨父極力勸阻才不得不作罷。他老人家還一直引以為憾,如今兒子登基在即,幫他老人家補上。皇考若在天有靈,也一定會欣慰吧!”

果然,把康熙搬出來,現聖母皇太後原德妃就瞬間門安靜。

連說自己個婦道人家也不懂許多朝堂大事,皇上自去與文武大臣們商量便是。

商量麼?

胤禛並沒有打算商量,他打算在他登基大典後,就直接令人宣讀。

是的,登基大典。

雖然大行皇帝還未發引,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就算是君王可以日代年,讓一個國家缺少最高領導人二十七日也極其危險。

於是,便有了靈前即位的便宜之計。

就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也就是大行皇帝康熙喪後第八日。

新皇遣官祭告天地、宗社。衰服謁幾筵行三跪九叩禮,祇告受命。然後再禦側殿換禮服,就是前頭他生辰宴時,康熙曾命人專門準備的那套龍袍。

隻一見,胤禛的淚珠子就撲簌簌地流下來。

為他更衣的蘇培盛趕緊勸:“奴才的好皇上啊,今兒大喜的日子您可不能掉淚。”

胤禛卻隻搖頭:“月前還與皇阿瑪一道共賀生辰,父子相得,言笑晏晏。轉眼便天人永隔,讓朕如何不感傷難過?”

守在一旁的虎威為他遞上帕子:“逝者已矣,皇上多思無益。隻想著先帝爺對您的嘉許與期盼,這天下,交給雍親王才是最正確的選擇。但這一句,還不夠您好生努力一生嗎?先帝爺英靈不遠,您可仔細珍重,讓他老人家安心才是。”

胤禛接過帕子拭淚,言虎威弟弟說得是,我記下了。

之後果然迅速收斂情緒,配合蘇培盛換衣。

可把蘇培盛給喜得,看虎威那眼神就跟看救命恩人一樣。

經過這點小插曲之後,換好禮服的胤禛又出去向太後,行了三跪九叩禮。然後乘輦出乾清門,禦中和殿,內大臣等職事官行禮。

再禦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行禮如儀。

因還在大行皇帝孝期內故,所以不宣讀、不作樂、不設宴。康熙當年即位的時候,還給王公賜茶呢,胤禛這連茶都沒賜。

隻見了見人,就又還宮,脫去禮服,再把喪服給穿上,還就苫次,繼續為先帝守孝。

同時頒詔天下,定明年為雍正元年。

如此,這簡單的登基儀式就算完成。屬於康熙的時代宣告結束,雍正的時代緩緩到來。

登基之後,新皇便下旨尊其生母德妃烏雅氏為聖母皇太後。

將大阿哥胤禔封為直親王,七阿哥胤祐封為淳親王,八阿哥胤襈封為廉親王,九阿哥胤禟為海親王,十二阿哥胤祹為履郡王,十三阿哥胤祥為怡親王,十四阿哥胤禎為容親王,冠勇公法士尚阿為冠勇郡王?

前麵那幾位倒也罷了,都是皇子阿哥。

也都多多少少於國有功,或者與新皇私交甚篤。如今新皇登基,加恩自家手足倒也無可厚非。

但冠勇郡王?

自大清建國以來,除了最初的定南王孔有德、義王孫可望跟被先帝爺親自下令剿滅的三藩外,可就再沒有非愛新覺羅氏的滿漢王爵了。一時間門,反對聲四起。皆言冠勇公雖功勞蓋世,但其一門三公顯赫已極,誠不必再行加恩。

連虎威自己都跪了:“皇上能如此愛重,奴才自是萬般感激。可誠如諸位大人所言,咱們鈕祜祿氏一門三公,顯赫已極。誠不必……”

沒等他把遜謝之詞說完,雍正就先擺手:“冠勇郡王不必多言,皇考在世時就曾欲封你為郡王,可阿大人固辭,此事才終未能成,讓皇考一度深以為憾。如今,朕就要為他補上。”

果然,把康熙抬出來之後,反對之聲驟停。

至於鈕祜祿氏一門三公?隻肅著臉表示:“鈕祜祿氏雖一門三公,但每一個都是浴血奮戰,為大清立下赫赫之功而來。第一代一等公額亦都位列開國五大臣,戰功之著舉國稱道,百世流芳。著其子孫,傳襲爵位乃是太·祖爺對功臣的嘉許之意。而冠勇郡王與靖遠公之功,諸位也都親眼所見,該沒有什麼疑義吧?”

他這目光環視四周,被注視之人一一低頭。

還是胤俄第一個接話:“沒有沒有,皇上聖明。功則獎,過則罰,如此賞罰分明,才更好激勵人心。哪有因為功臣家世顯赫,便不給應有獎勵的道理?”

“遠的不說,若沒有冠勇郡王當年一槍攮死噶爾丹,皇考必然再有第三征。屆時要勞多少民,傷多少財才能解決了那個心腹大患?不能說沒有冠勇郡王就平不了策妄阿拉布坦,但換個主去,肯定沒有辦法這般乾脆利落。有數的槍炮一響,黃金萬兩,戰事多拖一天,國庫銀子就要多消費一天。無數士兵戰死沙場,億萬百姓飽受戰火侵擾……”

號稱學渣的敦親王口若懸河,細述冠勇郡王這些年的功勞。

誇皇上至誠至孝又肯給禮遇功臣,實在是天下之福,我等之福。有了冠勇郡王這個例子,還愁後來者不能奮勇殺敵恪儘職守嗎?

對對。

武威頭號小迷弟莊親王連連點頭,說敦親王所言極是。

有此佳例,一些自忖爵位已經到頂,再怎麼也是徒勞的鹹魚們也該努力翻身,不再屍位素餐了。

胤俄:???

既然對,你小子又何故捅我刀子呢?!

全大清第一躺平派的敦郡王心中不爽,特想給這不識趣的小子一頓組合拳。可上有老莊親王愛子如命,下……

下這小子長得好看,身手更好看。

他根本就打不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