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2 / 2)

謝相 若花辭樹 6325 字 6個月前

謝漪麵上得體應對,心中想的卻是三個月了,劉藻沒有召見過她一回,她們也少有在私底下見麵。

僅有的一回,還是勸諫那日入宣室。

那日,她入殿,陛下正在禦案後作畫,畫的是幅春景,見她來了,她隻抬頭,與她說了句“謝相來了”,便繼續作畫。

疏離冷淡,仿佛那夜在她懷中壓抑痛哭的人,並非是她。

二人早有默契,勸諫之語,自也不必說出口,大約是恐她覺得無趣,陛下令胡敖尋了許多典籍與她,她翻了幾冊竹簡,便是兩個時辰過去。中間陛下不曾開過口,倒是望過她幾回,卻無說話的意思。直到了子時,她方起身,道了一句:“差不多了,謝相回去吧,明日我就會下詔。”

隔日她果然下詔,此事便算是過去了,可是至今一月,她再未召過她,也未私下與她說一句話,縱使與眾臣議事,她也未曾與她四目相對過。

謝漪不免擔憂,皇帝怎麼了。她想得入神,忽覺不遠處有一人在看她,謝漪轉頭,便與李聞的目光對上了。李聞冷哼了一聲,撇開頭去。

謝漪奇怪,還未待她思索廷尉為何如此無禮,皇帝駕臨。謝漪率群臣行跪拜之禮。劉藻登上寶座,道了句:“眾卿免禮。”

眾臣起身。謝漪抬頭看了一眼,便見十二旒後,皇帝的目光微微低垂,看著寶座前的地麵。

議諡已然過去,又是春日了,有大臣提議,遣散俊才。劉藻答應了,卻留了二十餘人,稱是有用之才。

大臣們對這些俊才很無好感,覺得若無他們攪局,戾太子的諡號便生不出這許多波折,是他們帶壞了皇帝。奈何皇帝心意堅決,且她留的人也不多,僅隻二十餘名,也不好再多反對,隻得答應。

劉藻便將這些人都做了安頓,除去韓平等四人與了實職,其餘皆留作待詔,說是待詔,實如弄臣一般。

大臣們見此,也就不再相勸。

散了朝,皇帝徑直離去,謝漪目送聖駕遠去,想的是她得去見一見陛下。

她心中存了這念頭,便早早地將手上的事都結了,傍晚入宮來見皇帝。不想至宣室,卻撲了空,聞內宦告知,陛下去了園中散步。

謝漪略一遲疑,便舉步往園中去。

春光正好,一派明媚,小徑上長滿了野草,吃滿柳樹照耀,鳥兒在枝頭鳴唱,夕陽染紅了一方天地。

觀此盛景,使人心胸開闊。謝漪漫步而前,經道上宮人指點,追隨著皇帝的蹤跡而去。她沿著小徑,到一處拐彎口,聽到女子嬌柔的嗓音。

“陛下可是不記得了,這條額帶,曾經借與陛下戴過,那時陛下即位不久,擇伴讀入宮,陪著您讀書騎射,閒暇時蹴鞠為樂。”

這是李琳的聲音。謝漪微微怔忪,也不知怎麼,她側身隱於樹叢後,並未走出去,而是透過草木間隙,望向外頭。

劉藻與李琳並肩而立,她接過額帶看了看,笑著道:“朕當真記不得了。”說罷便又將額帶還與李琳。

李琳顯然失落,但她片刻便又振作,又道:“臣在為伴讀前便見過陛下一麵。”

劉藻興致缺缺,隨口道:“哦?何時?”

李琳似乎沒發覺皇帝興致不佳,極為認真地說了下去:“在您登基的第二年,甘泉宮外,臣乘車外出,遇一名小郎君率幾名仆役,飛馳而過,臣在車上,驚鴻一瞥,久久不能忘懷,可惜之後遍尋親友,也未尋到那位小郎君。”

這話中的傾慕,便不止是暗示了。劉藻笑了一下,麵上有幾分不以為然:“乍然相逢,能有什麼了解?所謂傾心,多半是自己在腦海中將這人補全了。”

李琳憤然,又滿含委屈,望著劉藻道:“臣侍奉陛下數載,數載所得的了解,總不是腦海中補全的吧?”她跪下了,伏首道:“臣傾慕陛下。”

謝漪聞此,並不怎麼意外,可她的心還是一緊,立即望向劉藻。劉藻無發怒之兆,也不動容,隻是低頭淡淡地打量李琳,她不知在想什麼,臉上幾乎沒什麼表情,眼神也很淡漠。

過了許久,李琳跪得膝蓋都疼了,劉藻方像是忽然間醒過神來,自嘲地笑了一下,彎身將她扶起來。

她親自攙扶,李琳大喜過望,眼中都閃著光,徐徐喚道:“陛下。”

劉藻對她笑了笑,道:“你且回去吧。”

聽她趕人,李琳自然不舍,奈何皇帝又道了一句:“回去。”李琳隻得告退。

她離開之後,劉藻許久未動,她微微抬頭,看著天空,天空碧藍,點綴著黃昏方有的幾縷霞彩。劉藻看得有些著迷,她周身環繞,俱是無處訴說的孤寂與不願有人上前的疏淡。

謝漪生出退卻之心,欲離開此地,明日再來見皇帝。她後退一步,不料踩中了枯枝,發出一聲斷折的脆響。

劉藻察覺,立即望向這邊,喝問了一句:“何人!”

謝漪頓時進退兩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