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 橡膠業初具規模(3) 雞籠島.謝雙瑤……(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5987 字 6個月前

能不能去南洋, 確實是個很難下決斷的問題,最簡單的一點, 就是南洋和雲縣的距離要比雞籠島更遠得多, 尤其是占城港,現在隻能靠水路來交通,時間大約在一個月左右, 也就是說,謝雙瑤如果要下占城港巡視, 如果不想走兩個月的路巡邏五天的話, 至少要規劃出三個月到小半年的時間——來都來了, 沒有一點斬獲好像有點虧,但如果動了收服占王, 正式定下藩國名分的念頭,那就不是幾天時間能解決的了。

三個月的時間遠離本土,且還要麵臨可能的台風威脅, 和本土會有失聯的風險……這和謝雙瑤抽時間去滅呂宋不同,巡視占城港就需要她確定下一個一號人物來代替她監國, 否則她離開的日子裡, 政事停擺,沒人能做決策, 那就太耽誤事情了。

而一旦確定了監國人選……這個人基本就是接班人了,就像是皇帝親征一般都要太子監國一樣, 像買活軍這樣組織形式很新的政權,很多事都還沒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在,比如說監國,如果是敏朝,其實這是很簡單的事, 皇帝親征,那就是太子,或者宗室中威望最高、血緣最親近者在名義上監國,實際上則由內閣來主持工作,雙方互相製衡,維持後方的穩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內閣自知自家是絕沒有可能做皇帝的,所以即便是離京日久,也不用擔心內閣滋生過大的野心,造成後方的不穩定。

但在買活軍這裡呢,由於買活軍的道統是完全公開的,再加上她本人多次說過,為了避免家天下,連孩子都不準備生,其餘謝家親戚也完全沒有執掌大權的樣子,所以大多數官僚都能感覺到,買活軍的下一任統領很可能是要在非血親之中指定——不管如何選拔,總之,事實就是人人都有機會。

當然在謝雙瑤還年富力強的時刻,相信不會有人發夢般想要造反,但這終究會帶來野心的滋生,謝雙瑤就不得不考慮,會不會有人希望她就此一去不回呢?如果這一次她指定了誰來主持工作,這個人會不會就以接班人自居了呢?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她本人在占城港的威望了,謝雙瑤不是什麼自戀的人,她對自己在罪民中的吃香程度心裡是有數的,實際上這些人仇恨買活軍也是人之常情——像是大溪坳殘餘的範家等人,反而倒是還好了,畢竟是成軍試圖抵抗,餘子多少也有願賭服輸的心理,甚至還有餘民向委員會報告,說是罪民中暗自流傳著對買活軍的仇恨言論,他們將功贖罪的心思還是蠻熱切的。

更恨她的,還大有人在呢——買活軍在閩西是一路清理過去的,很多土樓,勸降不下,直接炸樓,那必定有人會死在爆.炸之中啊,這些土樓裡的罪民,自感自家隻是想要保住祖宅而已,為此就付出了人命,豈非冤枉?接下來還要被迫分家,遷徙千裡,如果在路上有親人去世了,他們不恨買活軍,不恨她才有鬼了。

自然了,謝雙瑤也不怕被人恨就是了,隻是她如今也明白,為何有些時候封建王朝施政上會有明顯的地域歧視性了,比如說江南,先後被兩大王朝歧視,賦稅過苛不說,且當地人做官還難。因為這麼做實在是很省力,把這些阻礙施政的敵人送到邊遠地區,從此不讓他們返回,也不給重新崛起的機會,接下來就交給時間就好了——既然施政不斷繼續,敵人也會不斷產生,那麼就需要一個從一開始就被歧視和防範的地區,來容納這一類人就對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謝雙瑤既然選擇把罪民中最不服從,理論上也可能最恨她的人遷徙到占城港,那她短期內最好就彆去那裡巡視,免得反而提醒仇恨,激化了矛盾,就算要去,也得在事前考慮好怎麼展露神仙手段,震懾這些桀驁罪民。但這偏偏又和她本人的三觀不符合,而且會在客觀上促進知識教的傳播——她現在已經察覺到了知識教傳播速度的不受控製,當然更不想親自出場來推進迷信氛圍了。

怎麼說呢,這又是很兩難的事情,占城港距離華夏本土不遠不近,說近吧,現在交通又不方便,必須要迷信來收買土人的忠誠,說遠吧,謝雙瑤是預備恢複秦漢舊觀,再造三宣六慰輝煌,把南海郡、舊港宣慰司什麼的都圈進來進行有效統治的,那屆時這些地區就和現有的華夏本土接壤了,毫無疑問南洋的知識教不會懂事地隻在南洋發展,會隨著接壤的土地反滲入華夏本土,這又讓她很不樂見。

在拿下廣府道之前,這些顧慮雖然已經隱隱存在,但還不足以阻礙謝雙瑤的決策,隻是最近這一年,也算是謝雙瑤起家以來比較低潮的一段時間了,多方麵因素相加之下,也讓她對占城港之旅有些猶豫——說實話,自從謝雙瑤打出活字旗,立下買活軍這個名號,雖然也有艱難時刻,總是捉襟見肘,但戰略戰術上,其實她一直是很從容的,過去這一年,算是很罕見的遇到了瓶頸:問題存在,而且短時間內很難徹底緩解,經過一年她也還是沒有找到太好的思路,替代方案雖然也在推進,但,怎麼說呢,效果卻也不能說是有多大的驚喜。

這一點,才是她猶豫不決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謝雙瑤抽出寶貴時間來割膠的一個動機:買活軍發展到現在,陷入了一個很隱蔽的瓶頸期,雖然在外人看來,依舊是欣欣向榮、勢不可擋,舉目無敵,但隻有謝雙瑤自己知道,意料之外的廣府道,讓買活軍的人手一下短缺得不能再短缺了,經過一年的發展都沒有補上來,這種短缺還不止廣府道治理方麵需要的官僚缺口,還包括了買活軍對外事務所需要的大量吏目。雖然廣府道、福建道都是一省之地,但雙方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買活軍擴張之後,在消化上當真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難!

這其中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廣北山區的縣城,因為客戶人家的存在,對官府的反抗比福建道要有力太多了,而且廣府道的崩解就始於買活軍對刺殺事件的追查,這一行動最開始定調就非常強硬,為的是彰顯買活軍對魔教的反感,調子一定,中途就不好更改了。

因此,買活軍對廣府道的占據有很強的征服意味,各地的動蕩也比逐步消化福建道時要大得多,買活軍占據福建是分了好幾步走的,每一步都有一個緩衝,都能確保下個區域內有一部分依附於買活軍的利益團體可以帶路,但在廣府道,很多地方是生啃下來的。

非但如此,為了執行謝雙瑤的政策,每個州縣都有大量人口要進行遷徙……總的說來,過去一年內,廣府道的基層秩序就四個字可以形容:亂象叢生。雖然不至於像是黃德冰所描述的江南那樣,已經進入無政府狀態了,但每個州縣都要加派守軍,而且守軍是經常要出動的——當地的百姓也是倔強,時常和守軍發生摩擦,甚至還有奔走聯絡遷居宗親,想要造反殺兵的。

這一年裡,不說四處起火吧,很顯然施政也沒有原本在福建道那樣順遂,原來的三板斧,在這裡沒那麼有用了,買活軍很難找到可以收攏的佃戶和底層農戶,也鑒彆不了原來的地主,因為大部分能留在本地的百姓,都經過種種準備,使得自己在買活軍的標尺下完全屬於良民,田地和家產、宗族規模都沒有超標,還可以健康且仇恨、富裕地活躍在本地,他們的家產既然還有剩餘,對於高產稻的垂涎就沒有那樣直接了,仇恨不會被好處衝淡,還有充足的能量來給衙門找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