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 總台接線辦公室 雲縣.徐曉瑩 徐曉瑩……(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5933 字 6個月前

“科爾沁部的格格托我們的對講機傳信?傳的是什麼?”

“好的, 知道了,會如實上報的,行不行還是明天這時候回話。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彆的事情嗎?”

“嗯嗯, 明白,明白。最後一句話再重複一下——”

春風吹起,這會兒的雲縣,厚棉襖已經完全穿不住了, 有些性子急切的年輕人,仗著在室內, 隻是在薄襯衫外麵穿一件毛線開衫,一邊辦公一邊還心不在焉地擺弄著開衫上亮閃閃的珍珠貝紐扣——這紐扣從縫上的那一天起, 主要就起到一個裝飾作用, 一件衣服大半的價錢,全在這磨製得圓潤璀璨的紐扣上了。

這是現在最時新的搭配:毛線開衫和珠母、珍珠或者蜜蠟紐扣,一上身就知道這準是有錢人家,至少是有一份體麵高薪的工作, 要不然, 誰家也不會花這麼多錢來買毛線開衫,這是最不實用的服飾了,又不擋風, 也不保暖,穿在棉襖裡不舒服——毛衣哪有不高領的?要說單穿在外頭當外套吧,不擋風呀, 等到風暖和的天氣, 穿著又太熱了。

而且,裡頭的衣服也難搭配,怎麼也不能搭配高領秋衣啊, 未免不雅,那麼,即便在有暖氣的屋子裡,隻要天氣稍冷一些,似乎也就沒有道理穿它了。算來算去,也就隻有在辦公室裡,套在襯衫外頭穿上那麼短短一兩周了——為了這麼一兩周的時尚,要花近兩千塊錢,這要不是錢多得花不完的人家,誰會如此豪奢?

“明白,延綏邊市街,你的通話時間到了,明天再見。”

伴隨著滋滋啦啦的雜音,把對講機放到一邊,站起身開始收拾桌麵文件的徐曉瑩,無疑就是這麼一個有錢的姑娘,一旦離開了剛才的通話場景,她的動作就麻利起來了,收文件,起身騰位置,回到自己的工位上,一言不發地開始謄抄剛才速記下來的對話,同時對身後通話位響起的對話充耳不聞,不管傳達的是多麼重要的大事——這對總台接線員來說,也隻是她們的日常工作而已。

在屋子中央,一台一人多高,大概一米來寬的機器,正散發著低沉的嗡嗡聲,機器兩側雁字排開了足足八張辦公桌,八個接線員裡七個都在埋頭整理資料,她們是輪流接線的,一人接線一次後,在通話時限內儘量和彙報單位進行簡短溝通,之後整理通話內容,進行摘要簡報。

除非是特彆緊急情況,否則總台的通話信息,是半天上報一次的,接線員排班也是半天輪換一次,此外,她們還要輪流值晚班,機器除非檢修,否則都是不關機的,隻要不關機,總台旁邊就一直要有人值守,這是鐵打的規定。

八個人守一台機器,輪流接線,隻上半天班,按道理來說,這該是一份輕鬆的活計,薪水還高,但要接線員自己來評論,這份工作的壓力就隻有自己知道了,目前來說,買地的無線電短波分有兩個頻道,有兩個總台。接線員是公用的,這要是在台風季,被劃分去海事頻道,那真是連軸轉,深夜值班都是按四個人來排的——

沒事不要緊,一來就是大事,彙報台風信息,呼叫船隻,協調各地防台,都需要接線員深度參與,海事頻道每天都還要更新船隻動向圖,確認哪些船隻要播報到台風預警,經常是,等到所有該呼的船隻都予以確認回複時,接線員的嗓子都要喊啞了,耳朵也抽筋:台風天是強對流天氣,通訊質量也會跟著下降,雜音很大,要在這些雜音裡確認到對方的編號和訊息,就得靠接線員的耳朵了,所以,接線員每年都要測聽力,聽力不好的就得轉後勤崗,平時生活中還得注意保養耳朵,有些接線員事業心重,都是少往熱鬨的地方去,尤其是絕不看戲,就怕聽多了鑼鼓,回頭聽不明白對講機了。

徐曉瑩她們現在呆的陸地頻道,也沒好到哪去,雖然不像是海事頻道每年有忙季,但通話質量那是常年的差,不像是海事頻道,距離一般都較近,而且大海地形平坦,信號質量肯定好,哪像是從陸地頻道,彆的方向都還好,就是川蜀雲貴方向,山是真的多,帶去的對講機,經常是喊半天無回音,全是雜音,怎麼調彼此都聽不清。能聽這兩個方向通信的,都是科室裡的技術大拿,被人高看一眼,年底評優少不了,就連在領導跟前,說話都硬氣得很。

延綏邊市所在的西北方向,要稍微好些,雖然雜音重,但也能聽清,不過這個頻道時段,也是塊硬骨頭,新人輕易不敢上手——信息量太大了,在有限的時段內要說的很多,除了□□勢之外,還有貨物上的反饋,詞量大,新人上來很難從雜亂的背景音中分辨出對麵的意思,對麵報這季度羊毛產量降,接線員聽成‘毛茶醬’,這種笑話是真鬨得出來的。

也是因此,科室內不成文的規矩,有些人是專門負責這個方向的,徐曉瑩也是因此在總台辦公室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雖說買地這裡一般不給職位設限,大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但總台接線員相對是很特殊的,要求的政審分很高,多是出身彬山的女子,以及許縣、臨縣、雲縣的本地年輕女郎擔任,這些員工身家清白,一家人都在買活軍境內發展,也較讓人放心些。久而久之,大家彼此間也是默認,能擔任這個職位的,都是買地這裡比較‘有根基’的人家出來的。

徐曉瑩呢,她本人是瘦馬出身,無父無母的孤兒,被賣給蘇鬆水師將軍府,因不得將軍寵愛,被隨手轉送給大了她十多歲的一個老師爺,跟在老師爺身邊伺候了幾年,也是因緣際會,隨著姑蘇女娘南下的潮流一道糊糊塗塗到了買活軍這裡,又是一番波折,總之到了最後,也沒進帶她們南下的大善人開的服裝廠做事,而是自己上學考試,從售貨員做起。

因為自己對語言有擅長,本來想轉去做通譯的,恰好有接線員招考,因為她有一個極大的優點——對於各地的方言,尤其是西北的方言,辨認得非常好,這是原來接線員普遍的缺陷,因此,雖然因為出身所限,政審分有缺陷,但也架不住總台實在是缺人,便被破格招入總台辦公室,並且很快站穩了腳跟,專門負責西北時段,尤其是邊市通話,基本都是安排徐曉瑩來做接線,也隻有她才能從雜音中分辯出有時是漢語、韃靼語夾雜的通話,並且將其速記下來。

【麻繩需求加大,供不應求,而關陝一帶產麻量無法滿足,請求在大江貿易中增加發往西北的麻繩配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