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4.彩畫箋子(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7137 字 5個月前

“去大學城方向的乘客還有沒有?準點敲鐘發車, 我這輛車還有一個位置,單身客人舉手——”

“二號車是去老城區的,都彆坐錯了, 行李去稱重!超過30斤要另外買一張票的!”

“鈴鈴、叮鈴鈴——”

“讓一下, 彆杵在路當中, 這是自行車道, 危險!”

“注意靠右,靠右哈!你彆整逆行了, 過馬路走人行橫道!對, 那就是, 那不是荒地那是路, 你要回港口提貨,得到馬路對麵去等車!”

“怕不是在坑騙我!這世上哪有這樣寬的路喲!老子午門都去過, 午門——午門前的大街也沒有這樣寬呀!”

從海關出來,毫無疑問,車站、驛館、小吃店、商鋪, 這全都是理應必備的東西, 彆說信王這些吃過見過的大人物了,便連一般的買地百姓, 也早就逐漸習慣了關外的繁華,絕不會輕易動容,可在新京關外這裡, 卻是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呆呆地站在馬路一側,對著前方的街景張口結舌,歎為觀止的旅人,這其中先聲奪人的便是這馬路的寬度:在雲縣也好,榕城也罷, 一般來說馬路寬度分為三種。進城的主乾道,這以城門的寬度為限製,如果沒有拆去城門的話,榕城主乾道大概是兩輛馬車並排行駛比較寬綽,再加上一輛就有些緊巴的寬度,而次於進出城主道的乾線,則收緊為兩輛馬車可以勉強相向而行的程度。拐到街坊裡弄之中的話,走一輛馬車勉勉強強,至於說那種隻能過人,獨輪車勉強進入的,就叫做夾道了,通常來說不被視為是正經道路的一種。

要知道,榕城已經是福建道的首府了,大部分寬度也不過如此,雲縣等地的老城區,堵車就更是家常便飯,因為路實在太窄而車馬又逐漸增多的緣故,老城區堵得水泄不通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最後為了限製緩解堵車,隻能出台政策禁止馬車進城,讓木輪自行車、獨輪小推車成為城中主流的交通工具,馬車隻承擔從城外到城外的運輸任務,不管職位多高,進城都得步行,要不然你就自己騎馬,不過,以城內這人煙稠密的程度來說,騎馬也不是什麼好選擇,木輪自行車失控了最多摔在地上,馬受驚失控那是真的會死人的!到時候,驚馬的主人就是不死,也得賠個傾家蕩產,指不定還要去礦山裡做苦役呢。

馬車不進城,這習慣,經過近十年的培養下來,已經成為了買地居民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但在新京,至少現實條件的限製是已經完全消失了,從關口出來,通往城中的這條馬路……信王眯著眼睛數了一下,一二三四……居然是單麵八車道的馬路!

單麵八車道,雙向就是……十六車道!光是看著馬路上的白線都有點兒數不過來了,這叫人怎麼能不歎為觀止?甚至感覺走到馬路對麵都要走個好久,還真是,彆說前門大街了,就是午門前的宮場隻怕也就是如此了,而這也僅僅隻是關外的一條馬路而已……馬路兩邊且還有那!

那莊重宏偉,高達四層,製式統一連綿一片的房屋,哪怕隔了寬闊的馬路,給旅人帶來的壓迫感仍然是驚人的,甚至可以這麼說,倘若馬路沒有這麼寬的話,這樣高的建築,出現在雙車道馬路的兩側,恐怕就更有一種往內壓迫的感覺了,甚至會讓人感到有點窒息,好像立於兩座高崖之下一般,產生逃走的衝動,甚至於連逃走都辦不到,雙腿發軟隻想跌坐在地,也是很有可能的!

“這些房屋……全都是一張圖紙嗎?”

這些屋子有多高?大概是九米、十米?或者更高一些,十二米十三米?論高度,倒是不如太和殿的,但是太和殿也遠沒有這樣長啊!這些建築就像是高聳的城牆一樣,沉默地在街道兩邊排列著,似乎是無限地往前延伸著,吞掉了初來乍到的旅人們的所有疑惑:買地已經開始普遍建高樓了,也就是說,這些樓都不再是用的竹筋混凝土,而是都用的鋼筋……土產鋼筋已經投入實用了麼?

那麼,距離買地不需要任何仙器的幫助,把京城大超市那樣的建築再重現到世上,是不是也沒有多久了?甚至於,他們的造橋能力也又提升了一大截?是不是混凝土的水泥橋,很快也可以登上台麵——買活軍到最後不會擁有在大江上造橋的能力吧!甚至於橫跨閩江、珠江,把榕城和新京的幾片城區給聯係起來?那樣的話、那樣的話……

那樣的話,城市格局會是什麼樣子?就連信王都想象不出來了,他沉默地眺望著這些漫無邊際,一直延展到視線儘頭的房屋,心中湧起了一股極為強烈的衝動,想要登上高處,能居高臨下,獲取到一個好的角度,來拍攝這個街區的全貌:這馬路兩邊的房子有多厚實?它們的背後又是什麼,內裡是什麼樣子,現在已經有人入住了嗎?買活軍是怎麼將它們建起來的,又打算讓什麼樣的人住在裡頭。

還有,這些房屋是德紮爾格設計的嗎?這一層窗戶的圓拱,二層窗戶的方形框子,排列在一起,典雅簡潔,但卻又有一種異域的鮮明風格在內……歐羅巴的感覺相當明顯,兄長看了,也會有很大啟發的罷,這樣大體量的建築,風格太花哨了,造價必然高昂,進度也會緩慢,簡潔優美就成為了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在最初的震撼褪去之後,逐漸升起的是無窮無儘的好奇,而在信王身邊,曹如和王肖乾也彼此討論著,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無人能回答的問題,“一棟樓裡能住多少人?這要都是這樣的房子,感覺整個羊城港的占地,幾乎可以縮減到原來的十分之一了罷?這房子想不出能住在頂層能有多舒坦,都這麼高了,應該不返潮了罷!”

返潮也算是南方房屋的一痛了,到了黃梅天時節,牆壁滲水,讓北方人以為房屋漏水的都有,拿抹布去揩拭的話,整個房間揩一遍,甚至能擰出半桶水來。所以說,也彆怨怪二樓的房屋逼仄昏暗,一樓的潮氣返著也很容易得風濕,很多南方百姓老了以後腿腳不便,多少都和沾染潮氣有關。這也是南方瘴癘一說的來源。曹如和信王也認可王肖乾的觀點:樓層越高就越值錢,這批房屋極可能將是整個新京房價最高的區域之一!

這麼昂貴的房子,而且供給又這樣的多,那麼,老城區的小院子必然會麵臨跌價,雖說這點損失能承擔得起,大多數人購房也不是為了出售,多是為了自住,但王肖乾沒能考察到這一片,在商言商,也自然會感到失策,當下便自怨自艾地複盤了起來,“雖說當時道路還沒修通,但聽說造了小樓房,怎都該來看一眼的——當時真以為隻是兩層小樓,那就隻是還好而已,覺得買在車站邊上不免過於嘈雜汙糟……”

這也是實在的考慮,買地的小樓,多指的是二層的竹筋混凝土樓房,這種樓房的確是不稀奇了,老城區小院自己也能改造,還帶了個院子呢,自然是更佳的選擇。至於關口車站邊的住處,人行馬住的,的確也不如城裡清潔,每天光是貨車通行時激起的道路塵灰也好,馬糞也罷,那股子味兒多少都是困擾。要說現在,這些困擾是否還在……就目前來看也還是有的,可……可這是四層樓房和雙向十六車道啊!光是這一條優點,不就蓋過了所有缺陷嗎?!難道你就不想站在四樓窗前,俯瞰著腳下馬車來來去去,行人如織,真真正正‘車水馬龍’的盛景了嗎?!太和殿雖然比四樓要高些,可人也不能輕易上到房頂去啊!人達不到那個高度,隻是建築達到,又有什麼用呢?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這四樓雖然摘不了星辰,但夜裡若能在樓頂的天台賞月,想必又是一種感覺了!”

“這瞧著當真是,當真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