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大報恩寺琉璃塔(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8447 字 5個月前

“喲, 真是高呀!且莫說在城內了,光是在城外便見到了那樣輝煌的燈火,簡直就猶如天界的寶塔, 這托塔李天王手裡的寶塔,怕也隻有這樣了!”

“那叫一個璀璨光華!夜裡更是醒目了, 白日裡還好,夜裡那樣晶瑩剔透, 碧綠玲瓏的,說是天下第一塔隻怕也絲毫都不為過!京城裡的塔也不少,未有這琉璃塔這般高的!咱們也是難得到此, 見了這塔就不算是白走一趟了,雖說這過路佛是不拜的, 但就為了看塔也好的,兄弟們, 一道去大報恩寺進個香如何!”

到了南京,廂軍也好、守軍也罷, 多少總能休息幾日, 把自己的鋪蓋也滌洗一番了,飲食上也比趕路時要豐厚了些許, 至少吃的都是大灶做的鐵鍋熱飯, 不必就著熱水啃乾餅子, 這些兵馬是各有去處的,廂軍反而還比正兵多了一些好處:正兵全被安排住進了金陵皇宮內, 這皇宮雖然多年來沒有耽誤修葺,但畢竟沒有住人,除了舉辦典禮的幾處大殿,以及皇帝的寢宮之外, 其餘的宮宇都頗為衰敗,更不必說侍衛護軍的營地值房了。

但奈何本地沒有行宮,連皇帝也不得不去禁宮將就,本地的人手也是不足,需要正兵去撐場麵。反而是廂軍,他們是上不得台盤的人,連體麵的衣服都沒有,便隨意在城外的大軍營裡找了營房安置,反而能睡不漏雨的屋子,稻草鋪也都是新下來的秸稈,沒有什麼黴味兒。

這幾日,他們出入也比正兵自在得多了,因為沒有事做,主管經過商議,便給他們輪班放假,除了皇帝去祭祀祖陵那一日,有一些人要被跳去跑腿撐場麵之外,其餘人還是可以在城內自在遊蕩的,隻是被嚴格約束不許鬨事——不過,因為有買地的吏目管著,這些廂軍也都是從百姓中選拔來的,軍紀上倒也還說得過去,並不用太過擔心他們欺男霸女、擄掠市井,這裡畢竟是金陵,可不是那些默默無聞的小地方。本地的衙門也有自信允許他們入城閒逛,而不是如臨大敵一般,把他們在軍營裡關押起來。

還沒有走到終點,眾人手裡多是沒有錢的,去城裡吃飯賭錢喝花酒,這個不敢想象,金陵的物價和京城差不多,並不便宜,但去大報恩寺進香,按常理推測,買香的這點錢還是花銷得起的,於是廂軍們各自相約著都去進香遊覽,借此也進城走走,哪怕喝不起秦淮河的酒,站在河邊瞧一瞧也是好的。還有夫子廟、雨花台,這都是京城都有所耳聞的勝景,魯老二一班人也隨大流都去各處走了走,觀感說不上好壞,“這秦淮河不就是一條小水溝子麼!”

“那自然不能和我們前幾日乘船橫渡的大江相比了!”

這幫人一路南來,大多數時候都在河堤上行走,但也有必須坐船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大多數廂軍來說,這也是旅程的一大亮點,在這一次出門之前,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沒有坐過船,更不必說見到大江大河了,大江那無邊無沿猶如大海的廣闊且不說,便是之前他們在山陽道坐船橫渡大河,就讓很多人一邊吐一邊大喊值得,“這樣大的一攤子黃水!老子的心都要從嗓子眼裡跳出來了!”

“你們是不知道,黃河到了山陽道境內,已經遠不算是湍急了,九曲黃河,險灘有得是哩!有些地方不乘船,乘羊皮筏子,遇到了漩渦就在裡頭打轉,嚇不死你們!一進河裡,聽天由命罷了!多少膽小的人,一輩子隻在冬日過大河,等渡口上凍能走車馬了再出門走親戚去,實不敢賭這天命!這幾年來,買活軍治三峽,便把三峽天險吹得和什麼一樣,哼!殊不知,論河情之險,我們大河的一些灘口輸給過誰啊!”

當時過大河的時候,便有一些經驗豐富,去過河套九邊的老兵,和這些廂軍們吹噓,不過京營的兵一向是少爺兵的待遇,便是現在這一支被新法練出來的兵,軍紀、軍容上比以前好得多了,也很少有戍邊的經曆。主要是因為現在的邊防兵已經日益軍閥化,完全談不上和京營換防,兩邊已經形成了獨立的係統,隻有少數邊兵作為教官被選拔回京中任職。所以見識過大河險要的人是不多的,反而是這會兒在金陵,人人都能談幾句大江,他們這裡擺渡過江是很平常的事情,大江、運河,江南道自己的乾流也多,對南方人來說,乘船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是讓北方人頗為感到新鮮的事情。

除了這縱橫交錯的水道之外,金陵城古樸肅穆的建築,高聳的城牆,也是在在顯示出了這六朝古都的底蘊,叫這些京城的廂軍也不得不暗暗點頭,認為金陵的確要勝過沿岸所經過的其餘州縣——或者說根本不能相比,那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城市,運河沿岸其餘州縣,主城,也就是城牆圍著的範圍都非常的窄小,主城區是不大的,他們更繁華的地方反而在主城區之外,尤其是圍繞運河碼頭以及買地辦事處這兩個中心,往外擴著建的房子,房子的稿子也是按著買地那種兩層便房的樣式來的。

雖然也有些富戶是水泥抹麵,說起來是這些年來建屋子最流行的材料,但你說魯老二等人老八板也罷,端著京城人的架子也罷,他們還是覺得這房子,買式雖然方便好住,但看還是這些老房子雕梁畫棟、勾心鬥角的稿子好看。有氣派又沉穩,哪怕是有年頭不上漆,木頭的本色都暗沉沉地露出來了,也有一股說不出的古韻,讓金陵城和京城一些尚未流行買式房子的巷子一樣,充滿了悠悠的韻味,走在裡頭心曠神怡,看著街角飛簷、牆頭鏤花,都是暗自點頭,好像那原本不存在的情操也受了陶冶,耳聽著不知誰煞有介事,從手裡的書冊裡照本宣科地念的什麼‘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因歎道,“如今老子這樣的粗人居然也聽得懂詩了!”

的確,這朱雀橋、烏衣巷的典故,從前哪裡是這些討生活的輔兵糙漢子所能沾染的,哪怕他們是原本的行當,也都被視為是粗人,又不識字,上哪去知道這些?便是僥幸來了金陵,能去大報恩寺轉一圈,似懂非懂地看看熱鬨也就不錯了,回鄉之後要他說說外頭的見聞,也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就是粗人不知肉味,入寶山也是空手回。現在,這班人自己都感覺到這一趟出門的不同,彼此發自肺腑地道,“這人還是要認字啊!從前覺得,按我們的命,不認字也是一輩子,礙不著討生活掙命。可這認了拚音才知道,認字的人,景雖還是那個景,可看到的,自己心裡想到的就不一樣了!”

“也是要多謝劉營給了一本《金陵導覽》,所謂導遊都不用請了,自己拿著本書都能看明白,這劉營做人還是沒話說。”

因為彼此之間的差異,這些日子裡來他們暗地裡有些疏遠的劉營,現在重新博了個人情,大家一致認為,買地的吏目比起敏朝的官吏,哪怕是和特科比,也高明太多了,而且為人非常親切,是真正心中有民,有下屬的好官。劉營一路來的作為,有分寸、有擔當、有仁義,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官,做個流民營帳都有些埋沒了的。從這點來說,買地的生活又是相當有誘惑力的,畢竟,劉營和敏朝他們所接觸過的一些官麵人物相比,那誰都願意和劉營一起乾。

“可不是這導覽立大功了?本來隻打算進香,一路來秦淮河、烏衣巷、夫子廟——貢院的熱鬨也都看了,這江南貢院還真當是宏大啊!比國子監還大!”

“大是大,貢院前那些市集比不過天橋,也趕不上京裡的大廟會。”

“那本來,金陵的人煙也比京城稀少些。你瞧街頭除了我們這些拿‘導覽’的,還有那些帶了‘導遊’的,本地人似乎都不多,就都在碼頭那裡做生意。這些街巷裡人家還少些,似乎還遠不如彭城還有山陽道那些縣裡,雖然地方小,但人口多,要更熱鬨。”

這‘導遊’,也是來了金陵之後見識到的新行業,算是買地那裡流傳過來的新東西,現在廣陵、姑蘇、武林,這些名城,都已經開始流行了。最一開始是雲縣、榕城泉州那些地方發展起來的行業,從買地那裡特有的自行車跑腿中分出來的。最一開始,是有些客商,來雲縣之後想去一些知名的地方轉轉,比如說各種廠房,船廠紡織廠冶煉廠,海邊晾曬海貨的碼頭,各種交易市場,錢街交易大廳等等。

因為雲縣交通非常擁堵,不便包馬車——而且馬車夫也很多都是外來人,雖然認路,但口齒也不便給,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這樣,一批機靈的木輪自行車跑腿兒脫穎而出,在碼頭的谘詢台掛了號,接受包天服務,他騎著車,載著客人滿城轉悠,給客人介紹本城的美食、名勝以及典故、規矩。

要知道,雲縣這裡,有錢人多,外來的有錢人也多,規矩又和所有外地名城截然不同,新來的也怕自己無意間要是觸犯了什麼規矩,要受重罰,雖然自己也可以看書學習,但寓教於樂,一邊轉悠著遊覽一邊和車夫談談說說,順便就學了規矩,豈不是更好嗎?還有些人,天然就不信書上的說法,更信旁人口中說的,就更樂意去包跑腿兒了。

久而久之,這些常常承應的跑腿,就形成了一個新的職業,所謂導遊。買地的衙門也給他們考試、發證,保證他們不會把旅客帶到歪路上去,或者勾結罪犯做局詐騙搶劫等等。買地的導遊遂成一大新鮮,也上過一些地方小報,四處流傳。很快,雲縣周圍一些外來人較多的地區,也有不少人去考取了導遊證,本來遊人就很多的名城,還在報紙上號召本地的有識之士整理本地景點和典故等等,引發了好一番熱議——把這些投稿整理起來,集結出版,也就成了各地的導覽書啦。請不起導遊,或者輪不上的,拿本書也能看個七七八八的,隻是當然大多數人還是更願意請真人講解,勝過自己去讀書。

“要說起來,兩三年前,買地還沒出兵江南的時候,其實廣陵和姑蘇就有導遊了,他們而且還是專門承應買地遊客的:說白話,也做買式的打扮。有些是買地的活死人跑到這邊來賺錢的。這些年來,那個南洋駙馬莊子、天下大俠徐俠客,在買地聲名廣播,買地的百姓有了餘錢居然還很喜歡出門遊覽!有些近海的乘船方便,居然會跑到敏朝境內來遊玩。

隻是他們在買地住得久了,一些習慣和當地格格不入,也很願意湊錢請導遊,甚至還有‘旅社’應運而生,專門組織‘旅遊團’、‘旅遊船’,就和去進香的香隊一樣,幾百裡地也都湊在一起玩耍。這樣這些姑蘇廣陵的導遊,很多時候一個月裡半個月都被旅社包掉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