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釵舊衣的馬皇後歎了口氣:“玄宗貴妃在糖水中泡太久,已經被糊住了眼。若能低頭看看那些農民挑夫,也不至於如此荒唐!”
朱標點頭,亦是深深歎息。
「建安元年」
“一千貫……一萬石米?!”
聽到天幕的話,無論是身在東吳、蜀中還是許昌的君臣紛紛虎軀一震,下意識把銅錢換算成了糧草……瞬間眼紅得快要滴血。
和其他兩地的主公一樣,曹操此刻也是心馳神往。
他握著竹簡,可心思儼然已不在上麵。隻見他一會兒咬牙切齒,一會兒滿麵憂色,幾息之間,臉色如萬花筒般變化不斷。
坐在底下的棗祇和韓浩對視一眼,韓浩悄悄頷首,棗祇拂衣起身。
“主公,這一千貫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但一萬石卻可以實打實地從地裡長出來啊!”
曹操一怔,他望向棗祇,又掂了掂手中竹簡。竹簡上記載著兩位謀士獻上的策略,曹操剛才本在細讀,直到天幕出現才打斷了他的思緒,他眯眼回憶片刻,緩緩道:
“你是說,屯田之策?”
“正是!主公既從黃巾賊軍處俘獲耕牛、農具和佃農,何不就此在許都四周開墾土地、實行屯田以豐足軍用?”
曹操思索片刻,最後緩緩搖頭:“許都附近荒田眾多,僅憑這些佃農,人手不夠,根本無法全部開墾。”
“回主公,目前現有佃農自然人手不足。倘若我們招募那些流民入編,再將那些無戰事的軍士設營,讓他們一邊戍守一邊種田,如此一來,人手不就夠了嗎?”
曹操眼睛一亮,撫掌大笑:“妙極!”
“既然如此,棗祇,我以你為屯田都尉,掌管此事。一年後,孤希望能你的屯田之策能夠卓有成效!”
……
月兮對諸天萬朝的反應一無所知,簡單介紹完楊貴妃的奢靡生活後,她便繼續介紹下一首詩歌:
【白居易的《長恨歌》則完整記載了玄宗與貴妃的愛情故事。盛世時,兩人歌舞合鳴,一個是重色輕國的帝王,“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一個是嬌媚恃寵的貴妃,“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可惜好景不長,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攜貴妃西逃,行至馬嵬,將士們因饑疲而怨憤難忍,一擁而上殺死了奸相楊國忠,又將韓國、秦國夫人一並處死。最後,他們將怒火對準了楊貴妃。】
【聽到將士們的要求,李隆基也曾試圖護住愛妃,他痛苦地質問高力士,貴妃常居深宮,又怎知安祿山的野心?高力士無奈回答:“貴妃縱然無罪,但楊宰相已經被殺。倘若貴妃還陪伴聖人左右,將士們恐怕難以心安。為了自身安危,聖人還是先安撫將士要緊!”】
【麵對憤怒的士兵,玄宗無能為力。為保全自己,他最終下令讓高力士勒死楊玉環。“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麵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楊貴妃的麵色隨著水幕之語逐漸變得慘白,她豐腴的身軀抖得如同風中落葉。但不知為何,她卻沒有抬頭去看李隆基的臉色,隻是死死盯著自己腕間的鐲子,不發一言。
李隆基抬手想要輕撫貴妃雲鬢,但手舉到半空,最終卻悄然收回。
作者有話要說: 材料:
1、妃嗜荔枝:
《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已至京師。”
2、脂粉費用:
《舊唐書·卷五十一·後妃上》
自是寵遇愈隆。韓、虢、秦三夫人歲給錢千貫,為脂粉之資。銛授三品、上柱國,私第立戟。姊妹昆仲五家,甲第洞開,僣擬宮掖,車馬仆禦,照耀京邑,遞相誇尚。每構一堂,費逾千萬計,見製度宏壯於己者,即撤而複造,土木之工,不舍晝夜。玄宗頒賜及四方獻遺,五家如一,中使不絕。開元已來,豪貴雄盛,無如楊氏之比也。
3、朱元璋早年:
張廷玉(清)·《明史·卷一·本紀第一》
至正四年,旱蝗,大饑疫。□□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裡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
4、曹操屯田:
《三國誌·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引《魏武故事載令》
後大軍糧乏,得東阿以繼,祗之功也。及破黃巾定許,得賊資業。當興立屯田,時議者皆言當計牛輸穀,佃科以定。施行後,祗白以為僦牛輸穀,大收不增穀,有水旱災除,大不便。反覆來說,孤猶以為當如故,大收不可複改易。祗猶執之,孤不知所從,使與荀令君議之。時故軍祭酒侯聲雲:‘科取官牛,為官田計。如祗議,於官便,於客不便。’聲懷此雲雲,以疑令君。祗猶自信,據計畫還白,執分田之術。孤乃然之,使為屯田都尉,施設田業。其時歲則大收,後遂因此大田,豐足軍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以隆王室。祗興其功,不幸早沒,追贈以郡,猶未副之。今重思之,祗宜受封,稽留至今,孤之過也。祗子處中,宜加封爵,以祀祗為不朽之事。
——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自閒居主人 6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