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紀實詩】杜甫兵車行 大炮轟國門……(2 / 2)

心如死灰的臣子被福康安一把丟回人群。

乾隆滿意地點頭,滿朝文武瞬間配合地齊聲鼓掌。在掌聲中,馬戛爾尼不由放鬆了精神,再次掛上燦爛笑容。

乾隆皇帝眸色漸深,他撣了撣手上的貢單,對馬戛爾尼露出和藹笑容:

“英特使,再給朕講講卡賓|槍。”

……

「天寶十載·小亭」

“朕乃天可汗!在朕國土,皆朕子民。此言萬毋再提,莫要寒了我朝將士的心!”

李隆基臉色嚴肅,一錘定音。

哥舒翰等異族武將長籲了一口氣,文臣們亦是捋著胡子頻頻點頭。眾人紛紛高呼“聖人英明”。

李隆基擺擺手讓他們安靜,希冀地望向郭子儀等人:“諸位愛卿對戰事可有想法?”

幾位老將小聲商討,各自斟酌,片刻後,郭子儀作為代表上前回稟:“聖人,目前線索甚少,各位將軍想法不一。若聖人不急,不若先聽完水幕所言再行打算?”

“也是。”李隆基點點頭,頗以為然。他望向杜甫,眼裡流露一絲期待:“希望愛卿會有詩句記載。”

……

【國家不幸詩家幸。安史之亂前後黑暗的動亂時代對我們的“詩聖”起到了“玉成”的作用,也正因為有安史之亂這樣的社會背景,才能讓杜甫的詩成為“詩史”。介紹完成因,就讓我們跟著杜甫的詩作走近這個時代、感受戰亂下的家國之痛。】

【天寶十載四月,好大喜功的李隆基在楊國忠的鼓動下發動了對南詔的戰爭。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大敗而歸,死傷三萬將士。楊國忠貪圖軍功,下令從兩京及河南北募兵去征南詔。時人皆知南詔多瘴癘,無人肯往,楊國忠於是派禦史大肆抓捕平民、強製送入軍中。一時間百姓哭聲震天、骨肉離散,杜甫於是作《兵車行》記錄下百姓撕心裂肺的送彆場景。】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乾雲霄。】

【車輪滾滾,戰馬嘶鳴,被抓來的百姓被迫套上戎裝,配上弓箭,被押送著奔赴南詔戰場。壯丁們的親人一路追趕著隊伍,父母們呼喚著兒子的名字,妻子尋找著丈夫的身影……他們拉著自己兒子、丈夫的衣衫,捶胸頓足不願讓他們離去。一時之間,道路上灰塵彌漫、哭聲震天。】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裡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此情此景,慘不忍睹,路過的杜甫不禁上前詢問原因,原來是官府征兵實在頻繁,讓老百姓苦不堪言。有人十五歲出征北方,四十歲卻還在河西營田,轉眼少年已垂暮,但征兵的日子還無止無休。邊疆戰士血流成河,隻因玄宗窮兵黷武、欲壑難填。】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各家男兒都被抓入軍中充當壯丁,田裡都是一片荒蕪。儘管有婦孺來乾農活,但禾苗大多也東倒西歪,難以照顧周全。莊稼收成相當不好,但縣官依然不停催租,乃至於百姓一反常理,“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女兒可以嫁到鄰家有個照應,男兒一旦被征兵入伍,恐怕屍骨埋在哪裡都無人知曉。】

【事實上,百姓的擔憂是正確的。鮮於仲通大敗於南詔後,玄宗並不甘心,再派李苾出征。可惜的是,唐軍二次討伐南詔又遭慘敗,主將李苾兵陷龍尾城,在南詔、吐蕃軍隊的夾擊下全軍覆沒,最後投河自儘。這一次戰爭導致唐軍死傷二十萬人,“隻輪不還,人銜冤毒”。兩次南詔戰爭,致使百姓人人惶恐思亂。】

聽到這裡,人群裡的鮮於仲通不禁雙膝一軟,跪倒在地。

他先是望向亭中地上的楊國忠,最後顫抖著對上李隆基的眼睛,喉結一滾:“聖人——”

“戰事無常,誰能保證百戰百勝?臣以為……”見鮮於仲通麵色愧懼交加,作為安西四鎮節度使的高仙芝有些不忍,試圖替他說話。

但他才開口,立刻有人上前一步,阻止了他——

“高特進,安西龜茲距嶺南山長水遠,您對嶺南情況恐怕有所不知。”說話的人是宰相盧懷慎之子、素以清廉自守、剛正不阿著稱的劍南節度使盧奐。

“我長居益州,對嶺南情況常有聽聞。我大唐與南詔之所以興起戰事,其緣由與鮮於大人脫不開關係!”

盧奐聲音冰冷,神色嚴厲,盯著地上的鮮於仲通冷笑連連。

高仙芝既迷茫又震驚,他皺眉環視身邊麵色冷肅的同僚,又將目光放到了鮮於仲通身上。可鮮於仲通根本不敢抬頭回視,隻是跪在雪地裡抖若篩糠。

“高特進,你怕是不知道,鮮於大人乃是楊國忠楊大人的心腹。”

“楊大人早年在蜀中擔任新都尉,當時他任期已滿,卻因囊中羞澀無法歸家,是鮮於大人出金資助了他。楊大人顯達後也不忘投桃報李,他提拔鮮於大人成為自己心腹,並向聖人力薦讓他擔任劍南節度使——但這鮮於仲通本就一介富商,哪裡會帶兵打仗?!”

“盧大人此言,也叫我想起一件事。”

一旁沉默不語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突然開口,望向鮮於仲通:“兩年前,我記得鮮於大人初任節度使時,張虔陀為你副使,任雲南太守,此人品行堪憂,對南詔王多有不敬,時常密奏聖人,誇張其罪。”

聽到這裡,李隆基暗自點頭。

天寶八載,他的確收到了數封來自張虔陀的密信,信上內容大同小異,無非是南詔王行事囂張、目無大唐,恐有不臣之心。南詔路途遙遠,信息閉塞,日積月累,李隆基難免心底起疑……可這密奏居然是張虔陀編造的?

“說起來,張太守似乎也是楊大人舉薦的……”

一時之間,眾人望著楊國忠的眼神都無比陰冷。

楊國忠麵色灰敗,額頭黏滿冷汗,就在他即將絕望之際,一個聲音卻破空而來——

作者有話要說:  其他:

《兵車行》創作背景有兩說,一種說法是諷刺玄宗對吐蕃用兵,一種說法是諷刺對南詔用兵。兩說皆可通,本文取後者。

材料: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七年,歸義卒,詔立子閣羅鳳襲雲南王。無何,鮮於仲通為劍南節度使,張虔陀為雲南太守。仲通褊急寡謀,虔陀矯詐,待之不以禮。舊事,南詔常與其妻子謁見都督,虔陀皆私之。有所征求,閣羅鳳多不應,虔陀遣人罵辱之,仍密奏其罪惡。閣羅鳳忿怨,因發兵反攻,圍虔陀,殺之,時天寶九年也。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鮮於仲通領劍南節度使,卞忿少方略。故事,南詔嘗與妻子謁都督,過雲南,太守張虔陀私之,多所求丐,閣羅鳳不應。虔陀數詬靳之,陰表其罪。由是忿怨,反,發兵攻虔陀,殺之,取姚州及小夷州凡三十二。天寶十年,仲通自將出戎、巂州,分二道進次曲州、靖州。閣羅鳳遣使者謝罪,願還所虜,得自新,且城姚州;如不聽,則歸命吐蕃,恐雲南非唐有。仲通怒,囚使者,進薄白厓城,大敗引還。

——

感謝在2023-03-25 11:55:59~2023-03-26 20:14:2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深水魚雷的小天使:月色無恙 2個;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月色無恙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思想汙穢之人 13瓶;月色無恙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