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紀實詩】杜甫石壕吏 二鳳:這次鐵定……(2 / 2)

他的對麵,李靖正在埋頭鑽研《潼關吏》,逐字逐句細細品讀:“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這潼關倒是易守難攻,是個天然的防禦要塞,如果在這裡布兵,應當要將士……”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房玄齡將《垂老彆》遞給長孫無忌,斟酌點評:“輔機,剛才仙子講了鄴城之戰,如果換成我們打仗,你能想到什麼好辦法麼?”

……

李世民忙得暈頭轉向。

他一會兒被武將們拉著商討戰略,從“河陽”“潼關”再聊到“鄴城”“新安”,手邊的輿圖堆滿了案幾;一會兒又被文臣們圍在中間,被追著商討運糧之策和撫民方略。

“聖人,您來看看我們定的戰後稅賦!”房玄齡扯住李世民的胳膊,硬生生將他從武將堆裡拔了出來:“臣以為,百姓……”

李世民還沒回過神,懷裡就塞滿了房玄齡寫滿方案的稿紙。

陳知節指著輿圖滔滔不絕,說得那叫一個口乾舌燥。

他好不容易停下來吃口茶,回頭一看,卻發現身邊的聖人居然沒了蹤影——我那看輿圖的聖人呢?剛才還在我身邊舉沙盤布陣的聖人呢?

“哎呀玄齡,你這兒先等等,我那十萬火急,聖人先來看圖!”

陳知節如一顆炮彈般衝入兩人中間,推著李世民就往輿圖邊走:“臣剛才說的戰術,聖人覺得如何?這潼關……”

房玄齡氣得吹胡子瞪眼,舉著手裡的絹布憤憤:“聖人,臣才說到一半!”

“玄齡啊,你莫急!”李世民身不由己地被陳知節推著前進,見自家愛卿在身後動怒,他無奈地扭頭安撫:“朕一會兒、一會兒就來看!去去就回、去去就回!”

“玄成?!”

陳知節的搶人計劃也沒有成功。

不知何時,魏徵背著手堵在兩人的必經之路上。

陳知節停下腳步,他緊緊攥著李世民的袖袍不肯放手,生怕其他人竄出來搶聖人。見魏徵麵無表情,陳知節謹慎開口:“玄成,如果你要建言獻策,得按次序來。你排玄齡後頭,先去旁邊等吧。”

“臣不獻策。”

魏徵慢條斯理地搖搖頭,從袖子裡抽出一塊絹布,絹布上赫然是《石壕吏》一詩。

魏徵看了一眼李世民,低頭念詩:“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聖人,這玄宗一朝,縣吏趁夜捉人,又抓老嫗服役,您怎麼看?”

李世民正想咆哮“不肖子孫乾的荒唐事,朕還能怎麼看”,但見魏徵似笑非笑,李世民一個激靈,陡然警覺。

他上下打量著魏徵,小心翼翼地試探道:“實在荒唐。若是朕,非但不會允許,還要重重責罰這些昏吏。”

魏徵表情淡淡,不置可否。他又從懷裡掏出了一張絹布,這張絹布記著《新安吏》。魏征挑了一段,慢悠悠讀給聖人聽: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聽到這裡,李世民終於明白了魏徵的意思——

年歲!

李隆基不僅征兵老翁老嫗,竟然還要中男上戰場!

貞觀一朝,男子年齡分為“黃、小、中、丁、老”。

出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

貞觀元年,李世民曾下令對全國男丁進行征點,點選二十一歲以上的丁男入伍服役。當時的尚書右仆射封德彝向聖人諫言:“中男雖未到十八歲,但對其中身體魁梧壯實的,這次也可一並征點。”

軍中缺人,李世民自然同意。可當這道詔令進入署敕時,魏征卻接連駁回三四次,堅決反對,不肯簽署。多征年幼之人不過徒增軍中虛數,數量好聽,效果卻極其有限——但每個數字背後都是活生生的人,是爹媽的兒,是女人的夫。

李世民捫心自問,情況已經惡劣到了趁夜捉人,他不信李隆基的軍隊還會對中男施加訓練。讓中男上戰場,說到底不過給副兵甲,讓人送死而已。

“去取銅鏡來。”李世民臉色逐漸陰沉,他等不下去了。

“聖人,您可有把握?還剩兩次機會,千萬慎重啊!”長孫無忌一邊將銅鏡遞給李世民,一邊反複叮嚀:“聖人,這次申請,您一定要好好想,好好寫!”

李世民鄭重點頭,以指為筆,在銅鏡上筆走龍蛇。幾息後,他端詳著銅鏡上的文字,越看越滿意,果斷點擊發送。

“輔機放心,這次鐵定能成!朕這次可是大手筆……”

將銅鏡遞給長孫無忌,李世民摩拳擦掌、冷笑連連:“等小畜生通過了,看朕怎麼收拾他!”

作者有話要說:  猜猜二鳳寫了啥?

——

本章材料:《資治通鑒·卷一九二》

——

感謝在2023-04-02 22:15:43~2023-04-03 21:58:2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笙煙 2瓶;吃貨橘貓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