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集句詩】 集句詩完·迫害豬豬……(2 / 2)

“朕沒有說過這種話!”劉徹氣急敗壞,恨不得搭個天梯爬上天穹,拿塊絹布擋住天幕上文字才好:“這都是馮夢龍在編排朕!一會兒仙人必定會給朕伸冤,你們且聽好了!”

劉徹嘴上振振有詞,藏在袖袍下的手卻不自覺地握成了拳頭,在心底默默祈禱:“仙人啊仙人,一定要幫朕洗刷冤屈啊!朕雖然喜好美人,但這也寫得太誇張了,每天這麼乾,朕不得精儘……咳咳,反正朕後宮沒這麼多人,仙人一定要替朕好好分說,朕的一世英名,就交給仙人您了!”

【這個故事其實最早見於《漢武故事》。這是一篇雜史雜傳類誌怪小說,作者不詳,記載漢武帝從出生到死葬的逸聞趣事,包括“金屋藏嬌”等著名故事。這本小說的影響力極為巨大,甚至蓋過了漢朝的正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後世的看法——比如劉徹的名字,至今還有不少人認為他原名劉彘,因此還給漢武帝取了一個“豬豬”的外號。】

“漢景皇帝王皇後內太子宮,得幸,有娠,夢日入其懷。帝又夢高祖謂己曰:‘王夫人生子,可名為彘。’及生男,因名焉。……上曰:‘彘者徹也’,因改曰徹……哎呦誰打我?!”

司馬相如經常夜讀,視力不佳,不得不眯著眼邊讀邊看。這原本是他的老習慣了,這一次卻為他招來了禍患。惱羞成怒的劉徹竟然直接一個飛撲摁倒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在劉徹身下掙紮半天,見陛下不停上下打量自己,麵色不由變得驚恐:

“陛、陛下——臣不好男風!”

“誰告訴你朕好男風了?!就算朕好這一口,也不會看上你——也不瞧瞧你這胡子紮拉的樣子,你夫人就不嫌棄你嗎?”劉徹氣急,拎著司馬相如的領子搖晃:“朕是想讓你寫篇文章——好好說道說道朕名字來由,絕不可讓後人誤解朕名,尤其是叫朕豬……豬豬!”

“陛下息怒。”衛青輕輕鬆鬆地把劉徹從司馬相如身上抱了下來,鄭重道:“臣信陛下!”

“仲卿……”劉徹抓住了衛青的手,無比動容:“還是你待朕最好了!”

【當然,《漢武故事》實屬後人杜撰,尤其是什麼“懷孕者賜金千斤”“常被幸禦秩比六百石”……按照漢武帝時候的國力和軍需,朝中根本沒錢讓豬豬在後宮如此謔謔。】

“聽到了嗎?!朕沒有!都是汙蔑!”劉徹揚眉吐氣,第一次覺得錢不夠也是個優勢。

【不過根據《史記·佞幸列傳》,漢武帝的確有過寵愛男寵的記錄,其中最為有名的,當屬韓嫣和李延年兩人。“佞幸” 是個帶有性|愛色彩的詞,而“佞”的主要兩個含義就是色愛與才能。韓嫣和李延年雖然一個“善騎射”,一個“善歌”,可以說也是有才之輩,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才能其實都是非政治性的才能,更多與色愛與媚上相關。所以太史公在寫韓嫣“善騎射”後又寫他“善佞”,寫李延年“善歌”後又寫他“善承意”,而且兩人都有“與上臥起”的記載。所以後人大多認為,漢武帝劉徹確有男風之事。】

【但與我們想象的不同,喜好男風在當時並不是多麼驚世駭俗的事情,正如司馬遷所說“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當時社會風氣如此。秦漢時期民風彪悍開放,對於官宦人家來說,豢養男寵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例如籍孺於高祖,閎孺於孝惠,“此兩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貴幸,與上臥起”。】

【當然,如今也有很多大家用來調侃這些名人的集句。例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意在沛公也。】

項羽表麵上與樊噲拚酒,實際上心裡掛念著沛公。這句集句不僅相當符合“鴻門宴”的故事核心,同時還為劉邦和項羽添了一層莫名的曖昧色彩。

【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沛公被項羽看得麵紅耳赤,羞惱遁走。他帶著樊噲離開的同時卻不忘在路上留下記號。這記號究竟是拿來給張良認路用的呢,還是因為“心儀”項羽,所以期待著他能循著記號來找自己?

「公元前206年·鹹陽灞上」

“汙蔑!這都是汙蔑!”劉邦氣得臉色發青。

他一想到幾個時辰前的鴻門宴,頓時氣歪了鼻子。先不說當時現場是多麼緊張,要不是子房和樊噲隨機應變,自己這條命說不定真就交代在鴻門了。生死之際,誰有心思去調情?更何況這調情的對象居然是項羽——後世人一定沒見過項羽究竟是何模樣,那身板大概有自己兩個粗,一手就能敲碎彆人的腦殼——誰會想和這種壯漢搞男風,自己是瘋了嗎?!

張良麵色平靜,眼神幽深,他任由劉邦在自己麵前氣急敗壞地走了數個來回,這才轉著手中毛筆出言提醒:“大王,我們得撤軍了。”

“為何?”劉邦麵色一凜,卻難免有些不解:“這事也算了了,何必再撤軍?”

張良歎了口氣,指了指天幕:“大王,您氣,難道項王不氣?”

“既然後人能說到‘鴻門宴’,想必我等欺騙項王之事已經流了出去,再說這集句將您和項王並提,又添了幾分桃色……您說項王看到了,會不會動怒?”

劉邦完全忘記了自己剛才暴怒的樣子,驚奇道:“項王這麼小氣?”

張良無語地看著他抓不著重點的大王,平淡道:“走不走?”

“走走走!聽子房你的!”劉邦立刻服軟。他這人雖然有時不著調,但最大的優點就是知人善任——尤其是上次看過“安史之亂”後,他越發深刻地認識到“聽人勸,吃飽飯”的正確性。

“叫大夥兒收拾收拾,我們趕緊撤。”

言罷,劉邦拍了拍張良的肩膀,柔聲道:“一會兒我給你備個牛車,方便子房你記錄仙人之言。”

張良微微頷首:雖然主公經常不著調,但某些時候還是挺貼心的。

……

【除了劉邦,還有與劉備相關的集句: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鄒忌長得又高又帥,所以劉備陛下特意將他選拔出來留給您。至於留給您作何用,這就看陛下你的意思了。

【當然,最多的還要數劉徹與他的功臣們的集句:但使龍城飛將在,六宮粉黛無顏色。但使龍城飛將在,從此君王不早朝……這個“飛將”,就是指飛將軍李廣。因為劉徹的“風流”,他的許多名臣都受到了後世不同程度的迫害,其中最為受傷的,當屬衛青和霍去病。】

【因為太史公在《佞幸列傳》的最後帶了一筆衛青和霍去病,雖然太史公說的是“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即以衛、霍兩個人為正麵榜樣,舉例因才上進的正確方法。但奈何後世許多人“看書隻看一半”,見衛霍二人名字出現在《佞幸列傳》中,很多人就誤會他們也與漢武帝有一腿。】

【總的來說,集句詩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發展與變化,在古代,集句詩通常要求“切合題意、情思連續,句句精美、打成一片”,因此有相當大的創作難度。但到了現在,集句則更多是眾人背詩之餘的消遣活動,大家集思廣益、腦洞大開,令一首首古詩煥發了新的活力。】

【今天的集句詩專題已經來到了尾聲,月兮在這裡友好提醒各位小初高在讀學生,在考試前請勿瀏覽任何集句內容,更不要試圖關聯創作,以免在考試時造成不必要的悲劇哦~】

天幕驟然消失,天穹再次恢複了寂靜。

同樣寂靜的,還有劉徹的大殿。

“……仲卿?”

劉徹怔愣地看著衛青鬆開了自己的手,默默退入人群,而他身側的李廣不知何時也早已飄忽到數丈之外,兩人如今的距離遠得堪稱天南地北。

劉徹每每向誰伸手,哪個臣子就後退一步,麵上要不驚恐萬分要不就唉聲歎氣。都說為君者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如今的劉徹哪裡有“眾人拱”的待遇,分明就變成了“眾人嫌”。

“陛下,為了您的名聲,我等甘願與您保持距離。”

李廣振振有詞,一臉正氣。什麼後宮粉黛無顏色、什麼從此君王不早朝,他好好一將軍,才不想當妖妃!李廣在心底提醒自己:今後一定要與陛下保持距離,杜絕一切被後世編排的可能!

衛青和霍去病同樣點了點頭。最讓劉徹崩潰的,連司馬相如那幾個文臣都一臉認同——他們也不看看自己幾歲了,朕有這麼葷素不忌、老少通吃嗎?!

劉徹欲哭無淚,仰天長嘯——

明明是來看熱鬨,為何卻是朕受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