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出遊小少年(1 / 2)

東庠鄉在以前隻是一個魚貨集散地, 直到康熙的時候將其改為汛地。

船在港口靠岸,就有相應的人前來迎接。

弘晝跟在後麵,島上不算大,迎接的人也是熱情相告。所以不用去走, 弘晝就知道島上西部為農業種植、東部為原來的漁區, 大清軍隊駐防地段隻是在島上的南部而已。

這和他來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樣, 康熙甚至不是巡查, 反而去了東部的漁區遊逛去了。

賴於這裡的天然地勢環境, 此地的百姓們祖祖輩輩多是漁業為生, 水產貿易對陸地輸送就是主要的經濟來源。這和後來的圈地養殖不同,多是以近海捕撈為主。漁業機械化程度不高, 小小船隻就能帶著他們日複一日, 年複一年的打撈。

而有些靠近的地方, 為了拿到第一手新鮮水產。有的長期合作給他送過去, 也有的會特意前來, 親自挑走最新鮮的那一批。

康熙他們去的時間晚了點, 每日趕集的高峰期已經過去, 還剩下一些基本的攤位擺著。

好在因為客戶所需和市場競爭, 所有的海鮮水產都是活生生的。也正好不用去擠, 大大方方的站在攤前挑選起來。

康熙很大方道,“想吃什麼?”

弘晝驀地笑了一下, 自然想到床上時康熙手忙腳亂漏的那些魚。因為他和二伯半途撂挑子, 哪怕身邊有人幫著也慢了一拍。忙活了一下午, 等到船隻再次啟航。夜色落幕燈火闌珊, 船上飯桌上也跟著端來了兩條魚。

一大一小,勉強夠吃,也給了康熙的麵子。

弘晝對吃的愛好,一開始還是一般而已。但是他早早斷了奶,除了覺得可以不吃外,還有很大原因是王府廚子的精湛手藝。

沒有人能抗拒更好生活條件,從小到大養著,弘晝覺得要不是自己作弊了,多半不會有長輩們以為的聽話。

日子長了,他也越來越會享受,明白了吃的樂趣。不過一路上吃了好些河鮮,來的時候還吃了海鮮,弘晝並沒有特彆想吃。隻不過看著螃蟹一等個大肥美,很自然的點了幾個過嘴癮。

底下人撈走下去收拾,康熙還特意招手,讓弘晝靠近過去同行。

跟在身邊的兩位將軍對弘晝行禮,見康熙不避讓便開口繼續彙報事情。

身為汛地之一,東庠鄉實在是太小太微不足道的其一。

康熙的巡查很簡單,基本上都是那些,更何況是退位之後了。胤礽早就知道這些,很是老油條的走開不見身影。以至於康熙幾乎就盯著弘晝,一路上隨身攜帶,誰見了都行禮道一聲,之後再認真說話。

大家見麵都客客氣氣的,弘晝跟在旁邊認個人,話都不用兩句就跟著蹭吃蹭喝的,他自然沒有意見。

等到第三日離開東庠鄉後,康熙又帶著弘晝去了下一處地方。

跟隨老人家遊玩,除了生活質量不同外,連安排都截然不同。弘晝之前就是隨便出行,走哪算哪,隻為了開開眼界。如今他從上至下的大致走了一遍,勉強算是走過大清見過世麵的人了。康熙便不用顧忌太多,直接帶著他往各個目的地裡去。

一開始的時候,弘晝還隻是打醬油。走了走後,康熙就會慢慢的把一些話題丟過來,給予他發表言論的機會。

途中宮裡來信,胤禛對於祖孫聚集一起的事情表以高興,並將仲秋節家宴的事情說來。重點的表示遺憾,因為他們沒有回去參與。

弘晝看了一眼,“我們要回去?”

“還能再緩緩。”

康熙意猶未儘道,他似乎早有盤算,又覺得這麼巴巴的回去不高興。

弘晝看著外麵的白路,不由期待道,“阿瑪說等到白路通了,咱們的四輪車和汽車就能完全通賣,鐵道也能趕一趕了!”

這件事讓康熙也很是在意,他推了下鼻梁上的眼鏡,“這若是路通了,你說的火車也通了。這在外的物資運輸,當真是方便!”

“那當然!不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嗎?咱們路通了,交通工具發達了,何愁不讓世界知咱們大清威名?”

這樣的幾句話,似乎打通了康熙的任督二脈。對外的交際活動也是愈發的積極起來,以至於秋寒入冬時,直到天上紛飛落雪時,弘晝硬是跟著康熙來回左右跑了兩個月。康熙當初的重用已經走得老臣們,還有現在京外的當地官員等等。

但凡是康熙腦子裡記得的,他們都走了走。

不僅是弘晝去認識了,對方也記住了康熙身邊的和貝勒。

至於超品仁親王?自然也是貴重無比的貴人。但他們早就見過了,而且京城中皇椅上坐著的人代表他已經是過去式。

為官者不得罪貴人,但也要看清楚以後是誰做主。

弘晝確實有些意外康熙的決定,畢竟他是從事科學院的學識阿哥,是國家聞名的棟梁僅此而已。他不需要誰扶持,此後一生不犯大錯肯定是春風得意,和至今十餘年看來沒什麼差彆。

康熙把飛艇偷走,動作過於的靈敏迅疾,也透露出他早有安排的樣子。弘晝覺得就算再見麵,他大概也隻能表麵上生氣。

因為老人家是帶著最疼愛的兒子出門遊玩,誰知道這是什麼樣的親子活動?

再加上科學院的所有事情,都是康熙對他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

但他沒有想過,真正透露出意思並且直接行動的也是這位老人家。康熙作為皇帝,行事方麵定然也是霸道的,可他退位之後就把尺度拿捏的很好,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底下的兄弟們太多的緣故,所以至今看來還是皆大歡喜。

可胤禛也是很強硬的人,還是新的皇帝。

所以,他是不是可以認為這件事就算不是胤禛開口,至少也是默認知道的?

再換個大膽的想法,那個正大光明牌匾的後麵卷放的密旨中,是不是他的名字?

弘晝想著,多巴胺就湧了上來。他神采奕奕,手腳覺得閒著無處可放,腿也禁不住的抖了起來。

然後懷裡多了一個湯婆子。

康熙睨著他,“回去就不冷了。”

弘晝不客氣的將湯婆子緊緊掖在懷裡,他們回來的路上是坐的四輪車,透過玻璃窗望著外麵的白雪皚皚,“今年好像更冷了。”

康熙沒說話,弘晝的腳一蹬,屁股下滑過去緊緊的挨著康熙,騰出一手摟住手臂來一起感受湯婆子的溫度。弘晝還伸另一隻手,拉著康熙的手來捂著,“好暖和。”

“哎,怎麼沒人理爺呢?”

胤礽在旁邊似是哀怨道,整個人靠著車牆懶洋洋的,和垂釣時候樣子很相似。

康熙對此冷嗬一笑,“等會了京城,自然就有人理了。”

弘晝不給麵子的笑了起來,胤礽也是噎的無話可說。康熙說的不是彆人,是如今的超品仁親王福晉石氏。

胤礽一生過的和旁人截然不同,從小到大管教太深,如今放開後反而葷素不忌起來。但他對著康熙可以無賴,對兄弟們能嬉笑,唯獨對石氏說不出不字。

真正的皇後、太子妃一流的人,在閨閣中不會傳出揚名京城的佳話。但是她的品行絕對一流,足以襯托的起自己的家世身份。甚至有優秀的,就是靠著自己掙得好的後半生。康熙當年千挑萬選了好些年,終於定下了石氏。

當時就算毓慶宮中有得意的側福晉,胤礽對於自己的嫡福晉也是望眼欲穿十分敬重的。隻可惜太子這個位置太重了,定下了也不能即刻入府,再加上許多的緣故,他們在婚前就聽到裡平常夫妻更多的事情。

石氏就是這樣,聽著毓慶宮中的側福晉如何受寵等等,自己在府裡認真的行規矩走禮儀。好不容易嫁過去,還要努力表現自己來獲取太子妃的封號。

可即便如此,他們夫妻之間也還有許多坎坷。成婚多年,始終沒有嫡出阿哥。胤礽後來也是撂挑子,連石氏努力許久的太子妃之名也丟了。

胤礽覺得自己更愧對石氏,所以對她也是最溫柔的。可惜石氏本身就有賢德大方的好名聲在,她從來不會發脾氣。隻不過這回回去,那些年幼的兒女們估計隻和石氏親近。

於他,大約連樣子都不大記得了。

胤礽想著有些頭疼,拿著折扇又敲了敲腦瓜子。

弘晝看著很好奇,忍不住問,“冬日這麼冷,二伯為何還帶著扇子?”

“習慣了。”

弘晝好似明白點頭。

胤礽沒有多餘解釋,他和康熙對視一眼而後望向窗外。他確實是習慣了,隻不過現在是覺得更襯得他瀟灑風流罷了。

三人一路上同吃同行,加上一路上都是雪,回去的日子比弘晝想象的要長很多很多。好在一路上的東西不同,他們還是特意走的白路,偶爾還是穿著州縣的大街而過。弘晝算是將大清各個地方的各個季節都看了大概,他一路上看得興起,困了再倒頭睡覺,等到臨了京城時也是精神得很。

京城中人家家戶戶幾乎張燈結彩,這是過年的時候,再窮也會給牆貼上紅紙,再在門前掛著大紅燈籠。

圖個吉利。

弘晝看得很認真,這樣天寒少有走動的大街上,他竟然遇見了六輛四輪車。再看後麵車位號的數字,他忍不住一陣頭腦風暴,得到了驚喜又意外的數字。

這種一次性努力,之後躺著賺錢的感覺太棒了!

如果是春暖花開,適合眾人出行的日子,那豈不是?

弘晝想著眉眼都是笑意,看哪裡都覺得親切順眼,還不時的指著給康熙看。

他們三人回來,胤禛早已得了消息。早早放下手中事務,就在乾清宮給康熙恭敬請安。太上皇和皇上免不得相互公私兼並的慰問一番,十分的講究。

弘晝站在一旁認真聽,認真看。

胤禛果然和他想的一樣,反而更加瘦了。那嘴巴上的醜胡須依舊在,而且越發的醜,還穩穩當當長得鬱鬱蔥蔥。

真的有點不能直視,恨不得上手給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