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家,駱常慶一打開門,駱聽雨就迫不及待地跑了進去,快速地打量一圈,格局布置跟家裡沒太大差彆,就是比自家院子大,她也隻能發出這樣的感歎:“哇,這院子好大!”
轉頭仰著小臉喊文霞:“媽媽,大院子!”
坐著三輪車吹著小風一路過來,文霞精神頭恢複的差不多了,抱著奶團子進門,笑著抹了把閨女額頭上的汗,溫聲道:“媽媽看見了,九九喜不喜歡這裡啊?”
駱聽雨點點小腦袋。
“噢——”奶團子也瞪著眼睛四處瞧,抬小手指指前頭的屋子,“嗯!”
這一路上屬他最歡實,坐公共汽車,坐三輪車,還有跟家裡不一樣的景,小腦袋轉來轉去,眼睛都不夠使了。
“言言也喜歡是不是?”文霞拿著他的小胳膊晃了晃,笑道。
駱常慶把車子推進來當院一支,沒去解車座上的褥子,先開門進屋,叮叮哐哐把他買的東西拿出來隨便往床板上一放,還裝模作樣地打開窗戶:“我先開窗透透氣你們再進來……”
結果根本沒人看他,文霞正指著院子裡的豬圈跟閨女說話:“這也有個豬圈,跟你奶奶家那個一樣,明年咱要是還能在這兒住就買隻小豬崽來養……”
看完覺得少點什麼,文霞回頭問駱常慶:“常慶,家裡沒有茅房?”
“沒有,回頭咱自己改,把豬圈改成茅房。”駱常慶解著車座上的褥子,瞧著閨女已經沒了剛進來時的歡實勁了,笑道,“九九,屋後頭還有個小院子呢,跟媽媽過去看看。”
文霞道:“喲,那人家這院子真是大,屋後頭還有空呢?”
抱著奶團子帶著閨女過去看。
駱常慶進屋收拾東西,拿新買的笤帚掃了掃床板,低頭看看底下摞的土磚,瞧著還行,能湊合睡幾天。
他把舊褥子鋪上去,再把涼席鋪上,枕頭擺好,晚上睡覺的地方就解決了。
一把笤帚掃天下,把桌子窗台上的塵土掃完最後才用它掃地。
想洗手的時候才發現他沒買水瓢,出來去張家借,苗繡花送了他一個新的葫蘆瓢。
知道他媳婦孩子過來看房子,給他拿了兩個甜瓜,自己也跟著過來了。
文霞看著屋後頭的空地,有地壟的痕跡,看來房主之前在這兒種過菜,跟閨女計劃著:“咱們也可以在這兒種點菜。”
“嗯,種大洋柿子。”駱聽雨仰著頭跟媽媽說話,還比劃了一下。
“好,種大洋柿子,酸甜沙瓤的那種,給九九吃。”文霞笑著哄她。
母女倆轉到前頭,進屋打量。
駱聽雨看著屋裡的家具歎氣:太破舊啦!
文霞則瞧著屋裡地上放的東西一臉愕然:“誒?你爸這不是買好臉盆了,昨天也沒聽他說。”
臉盆架子都買了,還有新毛巾、笤帚啥的。
正說著,聽見外頭有動靜,透過窗戶一看,駱常慶帶了個老太太進來,文霞小聲道:“可能是房東奶奶。”
忙帶著駱聽雨出去,先笑道:“大娘過來了!”
駱常慶也忙給苗繡花介紹:“大娘,這是我家裡的,叫文霞。”
“文同誌,你好你好。”苗繡花一瞧文霞,看長相就覺得這是個文靜人兒,個頭高挑,頭發梳的利索,大臉盤子也很俊,帶著福相,穿著素素淨淨的裙子,真不像農村裡的姑娘。
寒暄兩句,苗繡花瞧著文霞懷裡的駱言和站在地上的駱聽雨,笑道:“這是你們的一雙兒女啊?長的太喜人了。”
駱常慶這才喊閨女:“九九,昨天晚上你吃的花生大棗就是這位苗奶奶送的,苗奶奶還給你拿了甜瓜。”
駱聽雨甜甜地喊人:“苗奶奶好,謝謝苗奶奶送的花生大棗和甜瓜。”
看著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苗繡花稀罕地不行,雙手扶著膝蓋,微微彎著腰看著她,笑道:“不客氣呀,小姑娘太可愛了,你叫九九啊?幾歲了呀?”
駱聽雨奶聲奶氣的的道:“我小名叫九九,大名叫駱聽雨,我今年三周歲了。”
“誒喲,九九真可愛!”苗繡花忍不住輕輕捏了捏她包子似得臉,直起身來看著駱常慶,讚歎,“你們家太會教孩子了,你閨女養的真好!”
小閨女養的白胖包子似的,身上的小裙子一看就是新的,不是拾得人家的舊衣服,腳上的涼鞋還是今年津店這邊比較流行的小白花涼鞋,頭上發卡瞧著也是從百貨大樓裡買的,她之前給自己孫女買發卡時看見過,差點也買了這一款。
關鍵小姑娘還這麼懂禮貌,家大人都沒刻意叮囑她道謝,自己就把話說的這麼漂亮。
苗繡花越看越喜歡。
想起自己家被兒媳婦牢牢把著不讓回來的孫女,心裡又有些難受。
逗了逗駱聽雨,又逗了逗文霞懷裡的駱言,知道這一家要出去逛逛,沒再多打擾,隻說讓她有空帶孩子去家裡玩,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