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敬黨見到了小舅子推薦的這位水果商販, 個頭不矮,得有一米八,長的挺順溜, 濃眉大眼的很周正。應該是整天在外頭跑的緣故, 皮膚有點黑,瞧著脖子上曬的還有點爆皮, 心裡歎了聲,現在政策變了,街上多了不少小商販, 賣農產品、賣點小吃啥的,養家糊口是沒問題, 可風吹日曬的也不容易。
感歎歸感歎,他往常也不是多麼好說話的一個人,要不是小舅子連著打兩通電話過來提這個人, 屈敬黨也不會正眼瞧他。
雖說不至於拿鼻孔看人,可神情還是有點端著。
“你好, 是屈采購吧?”駱常慶瞧著人出來,先打招呼。
“是我, 駱同誌對吧?你好!”屈敬黨點點頭,沒說把人往裡頭讓, 先去瞧自行車後座上的垛簍, 垛簍裡裝了不少蘋果, 看色澤跟個頭確實不錯。
果子還行, 可也沒有那麼誇張。
今年春天他從山城采購過一批水果, 瞧著跟這差不多, 也是個頂個的好, 不知道眼前這個口感怎麼樣。
至於價格, 在他這裡根本不是問題。他采購的果蔬類裡,這不是價格最高的,隻要質量好就行。
當然,要是打算常年合作,想跟他簽固定合作協議,就得看這位駱同誌會不會辦事了。
“瞧著還行,進來吧,我讓人過下秤。”屈敬黨連嘗都沒嘗,打量了一眼,感覺這果子從品相上附和采購標準就能接收,這點權力他還是有的。
先賣小舅子個麵子,其他的以後再說。
駱常慶沒想到這麼爽快,爽快的有種…被輕視的感覺。
但他不在乎這麼多,拿到錢就行。
屈敬黨瞧著似乎比張斌更有小領導的樣兒,他進去一擺手,就有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過來打下手,驗貨、稱重。
兩人在邊上看著,點上根煙,隨意的閒聊,屈敬黨先道:“駱同誌這一路騎過來不輕鬆吧?”
從良陳騎車到這邊,還不得騎倆小時?
“還行,天天在外頭蹬著車子跑,習慣了。”
屈敬黨沒多問彆的,駱常慶也不主動提,就著齊城的天氣聊了兩句。
那邊乾活的很麻利,很快稱好了斤數,屈敬黨開單子、結賬,沒說第二天還要不要,光提了下張斌第二天要的貨。
駱常慶並沒有露出特彆欣喜的表情,反而遺憾的‘嘖’了聲,快速的皺了下眉,卻沒跟屈敬黨多說,隻跟他要了張斌那邊的電話,然後推著車子離開了。
等人走後,屈敬黨才嘬了嘬牙花子,搖搖頭:“不是個活泛人!”
他接觸的人多,自以為一眼就能把人看透。
駱常慶給他的印象就是不會鑽營,一板一眼,想從這種人身上賺油水,你不挑明了他不知道送。
“應該是剛開始學著乾小買賣的,沒咋吃過虧。”
等碰壁碰多了,自己就知道學著辦事了。
駱常慶哪知道屈敬黨心理活動這麼複雜?他從齊城飯店出來,騎車到了車站附近,正趕上各個廠裡的工人下班,路上人一多,他轉了大半個小時都沒找著個合適的地方收自行車。
再耽擱怕趕不上最後一班車,索性花點錢,綁車頂上,連人帶車一起回了良陳。
回到良陳就不著急了,先找地方給張斌打電話,號碼是招待所的,打過去一問,張斌下班了,隻能明天直接過去。
在附近吃了碗麵,他也不能騎著車回招待所,出去轉了一圈,找著個機會把車子收起來,這才回了招待所。
打水洗了個澡,又把換下來的衣服洗好晾上,進果園涼快。
之前隨意撒下的菜種子已經開始給他創收了。
這地…還真不用特意去翻,那菜也不用正兒八經的伺候,往地上一撒就長的挺好。
給張斌的菜他沒按照對方的要求湊,各給三十斤。
蘋果還有現成的,這段時間在省城跑斷了腿,也沒有把之前摘下來的那些賣完,地上還堆了不少。
摘下來的菜也放在小屋周邊堆著,一筐一筐的。
白菜直接碼在屋前頭,碼了幾十棵。
累是累,除了穿梭與省城各個區之間,找客戶群,就是抽空忙閒的進來摘果子、摘菜。
但要是問駱常慶是喜歡這種忙的腳不沾地的方式,還是跟上一世同時期那樣無頭蒼蠅似的打零工、種地,一年下來,家裡的日子也沒有特彆大的改善。
他還是願意選擇現在這種累、卻非常充實的生活。
蔬菜的量給張斌那邊供應沒問題,但駱常慶不打算全部賣掉。
在給老娘出茶葉蛋主意的時候順便給自己做了個計劃,等天涼快了開個串串店。
不過位置得從津店挪到省城了。
反正這果園保鮮功能還不錯,就目前來說他特意用來做實驗的水果和菜還沒有任何腐爛的跡象,估計能存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