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56(1 / 2)

聽駱常慶這麼說,劉美青沒再吵,想著老二還算會說句人話。

駱常勝聽著弟弟這麼說自己大嫂,其實臉上掛不大住,可他更多的是想弄明白駱常慶賣鞋的事,還有那菜。他得了解下具體情況啊,老二哪來的那麼多門路鼓搗這些東西。

比起這個,自家媳婦的臉麵就不叫啥了,快速調整好情緒,對駱常慶笑道:“好了常慶,你嫂子這把嘴就那樣了,不會說人話,你彆跟她一般見識。”

劉美青:……

“我先給咱娘過下稱。”駱常勝轉身去稱棒子,熱絡地問著老二,“你家的稱了嗎?”

“稱完了,桌子旁邊一袋子就是。”駱常慶說完,抱著兒子招呼著妻女跟廖春華說,“娘,我們先過去了。”

“彆介啊常慶,我輕易不回來,咱弟兄倆還沒說兩句話呢。”駱常勝趕緊挽留,又裝模作樣的‘哦’了一下,恍然地說,“對了對了,你嫂子她表妹讓我們幫她問你個事兒。”

說著話給劉美青使眼色。

劉美青這才想起來劉翠花托付她的事,打起精神問小叔子:“他小叔,你以前賣菜是從哪裡進的貨?”

至於劉翠花的鄭重其事,她沒咋放在心上,不就是個賣菜的營生嘛,駱常慶現在都不賣了,改成了賣豆餅和鞋,有啥不樂意說的?

不過她表妹提都提了,自己這邊搭上一句興許駱常慶能歡喜一些,畢竟先前才鬨了不愉快,老二要是真拿喬呢?

琢磨到最後他也不一定要,就跟句話的事,遂接著掛一臉笑,道:“人家劉翠花說了,也不白問你,給你三十斤小米,二十斤大米,你可賺大發了!”

駱常慶還沒等說話,廖春華跳出來不願意了,瞪著劉美青一頓咆哮:“啥菜啊能讓她舍得拿小米跟大米換?你表妹是那傻的嗎?這肯定是賺錢的營生啊她拿點大米小米就想換過去?她咋那麼精呢,咋就我們家偏攤上你這麼個朝巴老婆呢?還舔著臉回來問,問你娘那個臭……”瞬間急刹車,又揚聲跟上一句嗬斥,“沒門!她想都彆想!”

劉美青忘了婆婆這邊了,頓時一縮脖子。

廖春華又開始翻舊賬,繼續對著劉美青罵:“當初還塊自留地你看看她摳搜的,好好的一塊地讓她弄的亂七八糟,我沒堵門口罵她她就該燒高香了,還敢惦記常慶的買賣,就她精?就她會算計啊?”

說完衝駱常慶道:“你走你的,誰也甭想打這個主意。”

駱常慶倒是省心了,點點頭,招呼一家人走了。

快出大門的時候還能聽見屋裡繼續傳來老娘罵劉美青的話。

老娘真是張好牌,不枉費帶著她掙這麼些錢。

劉美青這趟回來挨足了罵,最後啥也沒問出來,駱常勝也顧不上跟老娘買鞋了,他也待不下去了,拉著劉美青去公社坐車。

兩人一路上都耷拉著頭,劉美青先道:“你瞧瞧,我就說你娘現在橫豎看我不順眼,我就問個菜有錯嗎?”

駱常勝也惱火,他娘現在偏心眼子偏的有些過於厲害了。

要說早上惦記茶葉蛋和罵駱聽雨的事是劉美青做的不對,可幫著搭句話也是錯。

心疼賺錢的買賣不想讓彆人沾光,告訴他們也行啊。

不過他對劉美青也有怨言,氣道:“你也是,當初你表妹到底咋弄的那塊地啊?讓娘現在提起來都氣的臉紅脖子粗。要是沒有那出矛盾,就算不告訴劉翠花,說不定娘能幫咱問上一嘴……”

當然,說是這麼說,他其實還有點看不上這些乾個體戶的。

駱常慶那都算不上個體戶,聽說人家那個體戶都是開店的,他頂多算個古時候的貨郎,走街串巷賣吆喝。

但思來想去,還是對老娘生了怨懟,沉默半晌,悶聲道:“以後回來不買那些東西了。”

劉美青瞬間覺得一陣神清氣爽,好啊,當家的終於想開了。

不枉她挨這一天罵。

她還有個彆的算計,前後看看沒有人,小聲道:“他爹,咱那頭…那層關係,真攏不起來?”

駱常勝一聽就知道她提的誰,皺眉厭惡地道:“彆打這個主意,那頭不能沾,沾上就得揭層皮。”

劉美青有些失望。

駱常勝怕她犯神經,又厲聲叮囑一遍:“你要是敢招惹就給我滾回你娘家去,我隻能姓駱,懂不懂?”

劉美青嚇一哆嗦,她本來也沒想招惹,這不就是問問嘛。

……

駱常慶手裡還有不到兩千雙膠鞋,他往外跑了兩天,趕了倆大集,跑了次農貿市場就賣出去了。

家裡那些玉米,留下一袋鎖在屋裡,方便回來住的時候吃。

其他的玉米都讓駱常慶分幾次用地排車推了出去。

賣一半留一半,玉米吃的不多,主要還是吃細糧為主。

剩下的那些跟文霞說找人幫忙連自行車一起捎去省城了,等他們到了再去拉回來。

駱常慶征求媳婦的意見,是過了八月十五去省城,還是先過去看看,到時候再回來。

文霞惦記著那邊的房子,有些迫不及待的想過去看看。

閨女也很想去省城看看新家,駱常慶拍板:“那就去,過去轉轉玩玩,熟悉熟悉環境。”

準備走之前又跑了趟老丈人家,把地排車留下,順便送了點菜過去,也跟他們說一聲。

廖春華知道小兒子跟著人家跑省城,那鞋子就是從省城弄回來的,但是聽說準備一家子都要從津店搬到省城住時還是有些驚訝。

旋即又有些自豪。

省城啊,她小兒子都混到省城去了。

可一想到那麼遠又有些不舍,急巴巴地問:“那你們這走了多咱回來啊?過年回來不?”

駱常慶失笑:“等不到過年,八月十五就回來。以後我不說半月二十天回來一趟,最少也得一個月回來一次。我跟著人家倒貨,不得到處跑啊!”

又道:“回頭搞到新東西還得帶著你掙錢呢。”

廖春華一聽他們八月十五就回來,心裡寬鬆不少,又琢磨小兒子往後半月二十天的回來一趟跟他在津店時回來的次數差不多,而且聽說坐火車幾個小時就能到省城,也沒有遠出天邊去,就越發放心了。

駱常慶知道老娘現在不缺菜吃,還是給她留了點果園裡種的,鄭重地叮囑她:“這些菜你留著自己吃,可彆賣啊。我在外頭賣四五毛一斤呢,你要是賣一兩毛可虧大了。那天你也聽見了,我大嫂她表妹說用大米小米換我的進貨渠道,說的就是這些。現在量不多,我隻能搞來夠咱自己吃的,你可彆出去吆喝啊!”

“唉喲,這就是王文山家惦記的那個啊?這菜除了長的大彆的有啥稀奇的啊?”廖春華瞧不出來有啥特彆之處,但看著個頂個喜人,是比自留地裡摘的那些出息,光看這模樣就舍不得賣,就聽小兒子的,留著自己吃。

還保證:“我不出去吆喝,我吆喝啥啊,你哥嫂那天回來問這鞋,我都沒說是你起的貨。”

自從愛上掙錢她現在可會扒拉,可會守錢袋子了。

啥東西也不會再手鬆的往外送。

況且這還是彆人願意出大米小米換的東西,總有它的稀罕之處,她肯定得捂緊。

幫老娘把定的床和大立櫃拉回來安置好,又買了點蜂窩煤,一起吃了頓飯,駱常慶去村裡開好介紹信,一家人鎖好門,走著去公社坐車。

先到津店,又從津店買上火車票,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車。

至於行李,駱常慶就象征性的拎了兩個手提袋,一個裡頭裝了點衣服,一個裝了點吃的喝的,還有橘子以及洗好的蘋果、黃瓜。

他擔心文霞還有倆孩子頭一次坐火車不適應,哐當的不舒服,能吃點水果緩解緩解。

至於賺的錢,之前那些他去銀行開了個戶,存了進去,最後賺的那些在果園裡躺著呢,好幾袋子。

最後這批鞋全部賣完,手裡的錢超過了九萬,加上之前手裡剩餘的,財富值累積到了十三萬左右。

文霞最初見常慶開始一袋子一袋子的往回帶錢,當時也嚇一跳,還擔心他對自己隱瞞了什麼,可彆做啥危險的事。

後來常慶就給她分析了一番,才知道鞋子的利潤那麼高。

最初一雙鞋賺四塊,後來進貨多人家又讓利,他能賺四塊五。

還有那豆餅,看著才賣七八分錢一斤,可架不住量多啊,倒一趟也是上千的掙。

她沒想到常慶在外頭忙忙活活居然賺了這麼些,聽到最後的存款也是半晌沒回過神來。

彆人家還在為一個月掙幾十塊錢奮鬥,自己家居然過十萬了?

不是一萬,是十萬。

現在萬元戶可都稀罕的要緊,她一家頂十幾個萬元戶啊。

文霞都覺得不真實。

火車哐當哐當地往前走著,車上人很多,氣味也難聞,坐一會兒就熏的頭昏腦漲,駱常慶瞧著閨女還行,沒啥不適,還有精神逗著弟弟樂,倒是文霞看著臉色逐漸泛黃,隻往窗戶那邊湊,身子都快探出去了。

駱常慶剝開個橘子遞過去讓她吃,自己拿著橘子皮捏了好幾次,散點橘子香味,再吃上兩瓣橘子,能緩解一些。

他們對麵坐著一個三十五六上下的男子,穿著藍工裝上衣,軍綠色褲子,正在給他身邊的一位老人輕輕拍著後背,看長相應該是母子。

老人也是臉色蠟黃,半合著眼睛,似乎也像是暈車的不適。

在駱常慶剝橘子的時候,那老人的精神稍微提了提,忍不住嗅了嗅。

駱常慶注意到,就抓了兩個橘子遞過去,跟老人的兒子道:“讓這位大娘吃個橘子緩緩。”

老人的兒子本想拒絕,這麼好的橘子一看就不便宜,可見自己母親確實難受,就不好意思地接了過去,連聲道謝。

把橘子剝開,喂了老人幾瓣,老人把橘子皮抓在手裡,放在鼻子底下嗅著,逐漸恢複了些精神,也跟駱常慶道謝:“謝謝,謝謝這位同誌。”

“不客氣,您再堅持堅持,一會兒就到了。”駱常慶笑道。

老人的兒子也道:“下了車吹吹風就能好一些。”

他還做了自我介紹,叫郝榮光,旺縣那邊的,現在在齊城國棉二廠上班,他爹半年前去世了,一直想把他娘接過來,老人不願意過來,這趟回去才好不容易說動,讓老人跟了來。

國棉二廠駱常慶知道,他去那邊賣過水果。

雖然去過幾次,可也不是誰能都碰上。

一提賣水果這件事,郝榮光倒是‘唉喲’一聲,道:“你就是那位賣蘋果跟水蜜桃的同誌啊?哈哈,我愛人跟我妹都買過……”

他也跟身邊的老娘笑說:“就是上個月愛蓮拿回去的大桃子,你一口氣吃了一個半。”

郝榮光跟她愛人,還有他妹妹妹夫,都是國棉廠職工。

他娘就一兒一女,也難怪非得勸老人來省城,兒女都在這邊了。

有了這層間接的買賣關係,兩邊一下熱絡起來。

許是聊天轉移了注意力,也許是慢慢適應了,老人也沒那麼難受了,文霞的不舒服勁兒也好了很多。

兩人聊著天,主要是老人瞧著駱聽雨姐弟倆喜人,時不時逗著孩子,眉眼舒展。

駱常慶跟郝榮光聊著,問他一些國棉廠的情況,郝榮光也不止是隻知道國棉廠的情況,對其他單位的情況了解的也比駱常慶多。

還給郝榮光拿了兩根黃瓜,倆蘋果。

等到了省城,兩家人下了車,郝榮光才拆開包裹嚴實的手提袋,從裡頭掏出一大包曬乾的菌菇,塞到了駱常慶手裡。

“也沒啥好東西,自己從山裡撿了曬起來的,這趟可真多虧了你們,要不然我娘還得遭不少罪。”郝榮光很感激駱常慶的幫忙。

他可知道駱常慶賣那水果不便宜,七毛多一斤呢。

在完全不認識的情況下,人家看老人不舒服,就遞過來倆橘子。

那橘子也好吃,要不是駱常慶帶的不多,他都想就著買上幾個帶回去。

郝榮光讓的實誠,老人也在邊上勸著,駱常慶就收下了。

“駱兄弟,有空帶上弟妹和孩子去家裡玩。”

“得嘞榮光大哥,你們路上慢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