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62(2 / 2)

往年可不這樣啊。

心裡正七上八下,就見她娘進來了。

“唉喲,我親娘誒,可算把你盼來了,你不知道你外孫這兩天啊,見天念叨,他姥娘咋還不來,他姥娘咋還不來。”駱立春再一看廖春華手裡提的東西,彆提多高興了。

趕緊接了過來,扭頭就打聽:“娘,你賣菜掙多少錢了啊?還真能掙出吃的來啊。”今年是瞧著手鬆了,還買了麥乳精。

廖春華一瞪眼,沒好氣地道:“咋著?我要是掙不出吃的來你準備給我添兩個啊!”

這個糊塗閨女也是,淨叫老大家戳哄壞了。

上回還嫌她做小買賣丟人,現在就問她能掙多少錢了。

駱立春一聽嚇了一跳,忙道:“我哪有錢,家裡這麼多張嘴都快吃不上飯了。”

廖春華哼哼兩聲,這個朝巴閨女。

駱立春不再提錢的事,殷勤的招呼她娘,還道:“娘,一會兒我去割塊豆腐,咱包下包子吃吧,包韭菜豆腐的,再打倆雞蛋。”

下包子是當地的說法,就是水餃。

廖春華買那一罐麥乳精能吃多少肉啊?

提這麼多東西來都混不上個肉菜,心裡一陣氣悶。

再想想來幫她過麥子的時候,回去叫小兒子那一通懟。

小兒子招待丈母娘都燉雞,她過來跟著吃糠咽菜。

一時臉色就有些難看。

駱立春正給老娘倒水,沒看到她的臉色,自顧自的又說起沒良心弟弟賣解放鞋的事來,還問她:“娘,你知道他小舅又開始賣解放鞋了吧?你說他這個人,真是不打算學好了,來趟小李莊都不知道上趟姐姐家來看看,咋著?還怕我留下他的東西啊……”

廖春華沒說話。

駱立春接著又一臉八卦地打聽:“他不是去當城裡人了嗎?咋還是回咱這邊做買賣啊?叫說我,那城裡就不是他能混的。”

“是啊,哪兒都不好混,掙倆錢可難了。”廖春華接過水喝了一口,連勺糖都沒舍得給她放,哐當把碗放下,“這不就跑省城了去了麼。”

駱立春一聽,跟她琢磨的差不多,剛要笑出聲就愣了下:“不是…他去哪了?”

“省城啊,老遠老遠了,你沒去過吧?”廖春華拿眼覷著朝巴閨女,笑道,“我也沒去過,人常慶去了,帶著老婆孩子都去省城了。”

駱立春覺得腦子不大夠使,納悶道:“他津店都混不下去,去省城乾啥啊?這不是胡搗鼓嗎?我哥嫂知道不?”

廖春華一臉深沉,意有所指:“以前不知道,這回算是知道了。”說完才問了一嘴,“你去醫院看看你大嫂了嗎?”

她沒來小李莊報信,也不知道老大有沒有托人跟他姑說劉美青住院的事,但瞧著朝巴閨女啥都不知情的樣子,估計是沒說。

果然,朝巴閨女就愣了:“我大嫂住院了?她咋了?得的啥病啊?”

“貪病,差點讓閻王爺叫走了。”廖春華冷笑,“不光進了醫院,還進了回派出所呢,你哥的臉都讓她丟儘了。”

“看她以後還敢不敢惦記不該惦記的東西了。”

說完有些不樂意在閨女家待了,還是去公社看看能不能買上塊肉,回去包肉餡的下包子招待親家母吧。

就起來說回去,往外走。

駱立春緊留慢留也沒留住,追出來還問:“啥叫癱病啊?她癱了啊?她要是癱了咱可不能留啊,叫我大哥給劉家送回去,我大哥這麼年輕,家裡還有倆孩子,沒個洗衣裳做飯的不行啊。娘你走這麼快乾啥?你吃了再走不咋,我這就去割豆腐了……”

廖春華沉著臉出了小李莊,去公社排了好一會兒隊才買上塊肉,還搶了隻雞,提著回石安村了。

邢愛燕在家裡抱著小外孫聽小九給她背唐詩,樂顛顛的。

小閨女家的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昨天她老伴回去跟她說才知道,小女婿起的那鞋人家都搶著買,他跟小女婿四隻手都忙不過來。

還跟她說了省城的百貨大樓長啥樣,裡頭那人啊,那搶東西的架勢啊,就跟那些東西都不要錢似的。

買的那毛衣,二十二一件呢,給她心疼的不輕。

用這些錢買毛線回來自己織得織多少啊。

老兩口一人一件,這就小五十塊錢。

當然,閨女跟女婿孝順,做父母的心裡確實也熨帖。

正跟小外孫女和外孫子膩乎著,去走閨女家的廖春華就回來了,還提著一隻拔好毛的雞和一塊五花肉。

“老嫂子,咋還拿這些東西回來呢?”邢愛燕心裡詫異,咋沒在閨女家吃飯呢,彆是特意回來招待她啊。

廖春華就道:“我去了趟公社,咱中午包下包子吃,晚上再燉雞吃。”

沒提去閨女家的事。

放下東西又道:“我去人家家裡割點韭菜。”

見小孫子衝她咿咿呀呀的,廖春華還嘖嘖逗了兩下,就拿上把鐮頭出門割韭菜去了。

邢愛燕有些被這架勢驚著了,這又是包餃子又是準備燉雞的,也覺得不好意思。

等她割了韭菜回來,就把駱言放涼席上跟姐姐玩著,她幫著摘韭菜、剁肉餡。

廖春華去和麵。

兩人共同能聊的就是駱常慶跟文霞,就開始誇,這個誇女婿,那個誇小兒媳。

以前有矛盾的事誰也沒提,反正相處的還挺愉快。

他們仨吃餃子,單獨給駱言煮了一小碗細掛麵,熗鍋加上菜葉煮的,稍微滴一滴香油提味,駱言就吧唧吧唧吃的香甜,抓著碗沿不撒手。

韭菜肉餃子也特彆香,駱聽雨吃了個小肚滾圓。

邢愛燕怕她吃太飽一會兒午睡再積了食,哄著她在天井裡來回走:“寶兒,咱玩一會兒再去睡覺啊,得消消食。”

駱聽雨乖巧地點點腦袋,來回溜達。

等她跟奶團子睡了,倆娘就坐屋裡拉呱。

下午廖春華就把雞剁了,邢愛燕做紅燒雞塊拿手,把雞紅燒了。

又炒了幾個菜,還蒸了鍋乾糧。

文霞跟她爹就先回來了。

早上邢愛燕計劃好今天來小閨女家,就讓文喜糧給女婿捎口信了,說下午從這兒接著她一塊回蘭溝村。

爺倆坐汽車回來的,但也沒差多長時間,駱常慶就騎著三輪進了門。他走的早,文霞兩人等了會兒車,加上汽車走走停停,路線也繞,就跟駱常慶差的時間不長。

仨人在外頭風吹日曬上一天,看著臉上都灰撲撲的,可精神頭卻足的很。

這回去進貨等的時間長是廠裡沒存貨,生產不出來,但排隊的人沒那麼多了。

許是離中秋近了,外地那些要進貨的都提前批上回去了,這回去的就是幾個本省的銷售商。

每人還是限量,因為廠裡供不上,駱常慶他們就分兩天排了兩次,還給廠裡批條子的人塞了兩條煙。

前前後後搞到六千雙鞋,四千雙女鞋,兩千雙男鞋。

昨天賣了九百多雙,今天一天也是先在百貨商店旁邊賣,後來人家不讓,他們又去車站附近,那邊在街口上,人流量也多,還又回了趟百貨商店旁邊,畢竟那邊的人流量實在太大了……

再後來就去靠近市中心的幾個供銷社旁邊賣,也是借人家的客流量,一天下來賣出去一千七百多雙。

北區還沒過去呢,他還沒去之前的化纖廠和鋼廠那邊呢,倒是碰上個化纖廠的老顧客來這邊逛百貨商店,見著是他,還問他咋不賣水果改賣鞋了?

駱常慶實在忙的顧不上多說,隻說了一句明後天就去那邊,也沒說水果賣不賣,就轉身給人家找鞋、收錢、找零。

縣城還能去掃一圈。

一家人坐下來吃晚飯。

邢愛燕問他明天的打算。

駱常慶也不能叫老丈人家不過節了,明天搞不好小九她幾個姨有回娘家的。

就說明天自己出去,賣一上午就回來。

鞋子也不全帶著,帶一小部分,他自己能看過來。

把車上的鞋子搬進屋,騎車把老丈人跟丈母娘送了回去。

車子是挺顛,可顛著顛著也習慣了。

家裡,廖春華幫著洗洗刷刷收拾完,去看了看皮鞋,不愧是小三十塊錢一雙的皮鞋,瞧著是精致,穿起來要是在水泥地上走咯噔咯噔聲音可清脆了。

文霞瞧著,笑道:“娘,下次要是能進著平底的,就給你留一雙你穿。”

廖春華忙把鞋放下,道:“唉喲,可不要那個,我就是看看這樣子,瞧著是挺精致的。”

她還納悶地問:“常慶現在開始單乾了?”

文霞倒是聽常慶提過一嘴,說最早跟人家合夥是因為手裡本錢少,現在有本錢了能自己乾就自己乾。

她還擔心人家會不會有意見,常慶說有些渠道是他找的,合夥人也不虧,不能合夥了也是朋友嘛。

要不咋還幫他來回運三輪車還幫他拉貨呢?

但跟婆婆這邊還是瞞著,就道:“不是單乾,常慶沒那麼多渠道。”

廖春華就覺得自己又學了個新詞‘渠道’,聽起來還挺洋氣,還問小兒媳婦:“渠道就是門路吧?”

“對,娘你真聰明。”文霞笑道。

廖春華記住了,琢磨哪天跟人家拉呱的時候用上。

陪著文霞待了會兒,問了問明天過節的事,確定文霞不跟著常慶出去,她就計劃著明天上午去公社賣幾雙解放鞋。

順便出去收收雞蛋啥的。

準備走的時候文霞去開了櫥子,給她拿出來一斤半月餅:“娘,明天就八月十五了,你拿點月餅過去吃。常慶說這月餅不好弄,你就彆給孩子留了,收著自己吃就行啊。”

“唉喲,這可是不好弄。”廖春華稀罕地不行,沒想到還有月餅,還一下給了她六個。

倒是看看小孫女,“給小九拿個吃。”

“我們留了,這幾個你自己吃。”

廖春華喜笑顏開的走了。

等駱常慶送完老丈人他們回來,哄倆孩子睡覺,駱聽雨不想睡,她還想聽爸媽聊點做小買賣的事,想看爸媽點錢呢,結果沒撐住,腦袋一歪就人事不知了。

兩口子開始關上門數錢。

看著這一麻袋錢文霞還有些心驚肉跳。

今天賣鞋的時候不光得忙著做買賣,還得提著精神盯著錢袋子。

駱常慶那三輪車駕駛室的門是帶鎖的,每次換地方的時候就把收的錢歸攏起來使勁往底下壓,上頭再蓋點彆的,鎖裡頭。

可也怕出彆的狀況,得時不時看著。

真正帶回來了心才落到肚子裡。

今天連本帶利這又是小五萬塊錢。

兩口子連清點加歸攏,一直忙到淩晨一兩點才徹底弄完,跟昨天的錢放到一塊,又從外頭擋上點被子衣服啥的做遮掩,這才去休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