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175(1 / 2)

駱常慶回來給閨女辦完借讀手續,在家裡待了幾天,就又出發了。

學校是早就在接觸了,選的新師附中。

像這樣的重點高中借讀的話不太好進,駱常慶覺得這方麵該用關係的時候不能馬虎。

雨言服裝廠是省裡的納稅大戶,駱常慶在這邊也是掛了名的,而且駱聽雨的成績也很拿的出手,最後拿到了領導批的條子,成功入學。

學校也在良陳這邊,從家到學校有點距離,但還算挺順,中間倒一趟車就行。

今年年初多了兩趟公交,其中有兩路電車也改成了公交102、103。

建設路這邊的3路電車改的公交103路,乘103到明經北路,再換乘101,坐三站就是新師附中。

如果倒車的時候無縫銜接,半個小時左右就能進校門。

不過這條路線是臨時的,等成業小區的房子裝修好,搬過去,路程能縮短一大半。

成業小區是良陳這邊推出的商品房小區,這邊比中清那邊建的晚,今年上半年剛剛落成。

一動工駱常慶就盯著,聽到對外銷售的消息就去要了三層。

這時候的商品房麵積都不大,最大的六十平,中間連接的那麵牆不是承重牆,能打通,打通之後就寬敞多了。

還沒裝修完,裝修完了也得開窗晾上一段時間再搬過去。

文霞總擔心閨女上學遲到,就每天早上開車送,下午放了學她自己坐車回來。

駱聽雨不打算住校,想住宿舍等上了大學有的是住宿舍的機會,眼下還是願意在家裡待著,住著舒服。

齊夢兒跟張晴晴進了普通高中,一個回了首都,一個也是借讀,留在省城這邊。

他們這幾人平時的聯係主要靠寫信和打電話。

才上高中,齊元哲第一封信裡就問她將來打算考哪所大學。

考哪所大學?現在聊這個有點早。

駱聽雨之前成績不錯也是仗著有點底子,加上也確實下工夫。

齊元哲在這方麵才是真正的天才型的,屬於平時看著輕輕鬆鬆,考試前也不著急,但就是能拿高分的那種。

駱聽雨是真的埋下頭苦學。

上一世她在高中的時候成績就不顯眼了,底子不算厚。

這一世得好好打起精神來學才行。

至於準備考哪個大學,駱聽雨覺得需要經曆過幾次考試,看成績再定。

隨信來的還有個包裹,裡頭是他高一的學習筆記,還有一些試卷等學習材料。

除了學習用的,還有一大摞國外的服裝類的雜誌。

駱聽雨正式步入高中生活,學習之餘翻翻雜誌,偶爾畫畫圖,換換腦子。

之前攢的圖稿用到過年沒問題,她壓力不大,主要的心思還是放在學習上。

齊元哲是標準的學霸型人物,他理科非常好,學習筆記也是偏這理科方麵,他的解題思路對駱聽雨幫助很大。

齊夢兒也經常給駱聽雨寫信,說一說她的高中生活、跟舍友之間的小摩擦以及吐槽高中的知識難,學的吃力。

而且她的舍友們學習也不用功,不是比吃比穿,就是天天琢磨著去哪兒玩,還偷著去蹦迪。

齊夢兒想轉校,好點的學校吧,她怕跟不上進度,跟她現在的學校差不多的吧,也怕會是同樣的學習氛圍。

在信裡表示:“姐姐我但凡定力差一點就隨波逐流了,還好有你跟晴晴盯著……但真的好難!”

她倆跟孟瑩還有王強已經斷來往了。

發現他們之間有了距離是有一次聚會,齊夢兒突然覺得四人多少有點聊不到一塊兒去了。

如果她跟晴晴說著說著不自覺的開始聊起學習,孟瑩陰陽怪氣的揶揄他們。

但是孟瑩跟王強聊他們社會上的朋友,她跟晴晴也融入不進去。

這兩人退學後一時也找不到事做,就整天在外頭混,學著抽煙喝酒,不是呼朋喚友的去滑旱冰就是去蹦迪。

約了齊夢兒和張晴晴好幾次出去玩,倆人拒了好幾次,四個人的小團體也漸行漸遠,一直到絕交。

絕交的原因齊夢兒說的不明顯,就隱晦的提醒駱聽雨,說孟瑩如果請她去錄像廳千萬彆去。

中間發生了啥駱聽雨沒細問,但齊夢兒提到錄像廳她能大致明白,這時候的錄像廳會插播不堪入目的片子。

估計孟瑩帶齊夢兒去看過。

再一個就是,王強偷著找張晴晴借錢,說話也不遮掩,帶著炫耀,說帶他女朋友去打胎,好像這是什麼豐功偉績似的。

張晴晴就學著齊夢兒,跟他和孟瑩徹底斷了聯係。

到了年底,駱聽雨一放寒假,駱常慶就挑了個日子,帶著一家人離開住了近十年的胡同,搬進了成業小區。

胡同裡關係不錯的幾個鄰居都來幫忙,從廠裡調過來一輛貨車,一趟就搬完了。

中午請幫忙的吃了頓飯,並且表明不擺溫鍋酒。

成業小區駱常慶買的是二、三、四層。

廖春華住二樓,文家老兩口住三樓,駱常慶一家四口住四樓。

屋裡設備齊全,沙發茶幾電視、洗衣機電冰箱空調……

全是嶄新的家具。

廖春華早先來看的時候,進門一個勁地道:“太大了,當時買一套就行……”嘴裡嘟囔著,臉上的笑卻沒斷,合不攏嘴,眼裡是明晃晃的滿意。

也就是客氣客氣。

駱常慶笑著逗她:“要不給你封起來你住一半?”

剛繞完一百來平的廖春華頓時道:“打通都打通了,再封上多難看。”又道,“轉轉其實也不大,兩步就走到頭了……”

文霞在旁邊笑的不行。

三套房子,三套不同的風格。

廖春華跟文家老兩口,都鐘愛棗紅色的調調。

這兩套畢竟是給他們住,自然得根據他們的意願來裝修,就全按照他們喜歡的色係裝修成了棗紅色的調調。

他們自己那一套是明亮的淺色係,看起來更亮堂。

三位老人一致認為他們這套太白了。

彼此都覺得自己那套更好看。

就是這首批商品房沒有暖氣、沒有天然氣,廚房設計的很小,結構很簡陋。

裝修的時候重新規劃改了改,兩套合一套,廚房改的寬敞一點,駱常慶還從海城買了三台抽油煙機來裝上。

下頭壘了個台子,台子下頭放煤氣罐。

除了要時不時往上扛煤氣罐,彆的也沒什麼。

沒有暖氣有空調,駱常慶舍得花錢,客廳臥室都裝了。

開空調是乾燥了些,但比燒爐子乾淨,也方便。

現在各人都有事業,冬天家裡不怎麼留人,爐子也是悶著的狀態,時不時還容易滅,回到家一進門也跟進了冰窖一樣。

屋裡的水缸都能結層薄冰,得現生火。

樓房比平房暖和,鋪了木地板,進門換拖鞋,屋裡寬敞明亮,乾乾淨淨,瞧著就覺得舒心。

再開上空調,一會兒就暖起來了。

所以之前還猶豫要不要過完年搬,但是領著大家來看了一圈,就都有點迫不及待。加上房子也晾的差不多了,索性搬過來,在新房子裡過年。

是,今年也不回去過年,也不去南方了,就想在新房這邊安安靜靜的過個年。

搬完家,把東西歸置好,文霞做了一大桌子菜,一家人聚到一起熱熱鬨鬨的慶祝喬遷新居。

駱常慶還開了瓶茅台,除了倆孩子,其他人都小酌了幾杯。

不擺酒席是考慮到自家當前所處的位置,如果擺,陣仗肯定小不了。

自家那些員工人家知道了是花錢還是不花啊,花多少啊。

他也怕有人借這個機會給自己送禮啥的。

索性不擺酒,連朋友也不請,自家人溫一溫,熱鬨熱鬨就夠了,還自在。

吃飽喝足,各人回到各人那一層。

拉開門伸手往裡一摸就能按下開關,客廳裡一下亮堂起來。

邢愛燕臉上的笑都沒斷過,進屋換鞋。

文喜糧也是,老臉上一直樂嗬嗬的,換上鞋,倒背著手進屋,第一件事就是開暖風。

安安靜靜,亮亮堂堂,特彆舒坦。

樓下廖春華也開門進了屋。

她現在手裡寬綽,被大家培養出了一定的消費觀念,很舍得花。

她小孫女都說了,有錢都不享受什麼時候享受?

進門先把空調打開,屋裡一會兒就暖煦煦的了。

把窗簾拉上,換上文霞給她買的厚睡衣,剛開了電視,就聽見有人敲門,小孫女在外頭喊她。

“小九,快進來。”

駱聽雨下來給他們送水果。

盤子裡放著切好的西瓜、蘋果、橙子,上頭插著把小叉子,笑道:“奶,看著電視的時候吃。”

“誒,好。”

駱聽雨也是擔心奶□□一天自己在新房裡住害怕,下來陪她一會兒。

祖孫倆窩在沙發上吃著水果看著電視。

“我姍姍姐過完年來廠裡實習,我爸說讓姍姍姐來家裡住。”

馮姍姍學的財會,過完年來這邊廠裡實習,畢業後如果願意留在服裝廠就安排她去穗城那邊的分廠,當會計。

駱聽雨不喜歡她那個姑,也不喜歡被慣壞的馮建,但是姑家這幾個表姐不錯。

馮姍姍也挺拎得清,知道爹娘重男輕女,後來的狀況雖然好點了,但跟她娘還是很難捏到一塊去,彼此看對方都不順眼。

好在她爹還算明點事理,要不是馮亮堅持,駱立春早讓她退學了。

讀高中的時候又提出讓她退學,提的時候都開始張羅給她說人家了,馮亮攔著,她偷著往省城這邊打了個電話,小妗子接的,隻在電話裡說讓她安心。

第二天上午,村裡來人喊她娘去接電話,挨了她姥娘一頓臭罵,消停了。

馮姍姍不止一次給最小的妹妹講,讓她一定要好好學習,有知識,有本事,這輩子才不用愁,要不然留在家裡,誰知道她們那個糊塗娘會給他們說個什麼人家!

馮招娣不用操心,自己知道努力。

她想考省師範,今年沒考上,準備明年接著考。

現在馮立春那三個閨女聰明不聰明先不提,但個頂個的努力,她寵的那個兒子學習就學不進去。

小學就留級,初中也蹲了一年,明年要是還考不上,準備花錢找個學校讓他再讀兩年。

廖春華忙道:“那讓她過來我這裡住,正好跟我做個伴。”

駱聽雨點點頭,她爹就是這個意思。

但得讓她奶奶自己說出來。

廖春華又問:“不是還沒畢業嗎?”

“畢業前實習!”

駱聽雨簡單給她講了講,廖春華似懂非懂,最後還是繞到馮姍姍要來住的問題上,她指指另一邊那個朝陽的房間,道:“讓你大表姐住那間。”

又問:“她啥時候來?”

“總得過完年,你不用著急。”駱聽雨笑道。

廖春華又開始感歎時間過得快。

馮姍姍當年考上大學的時候聽小兒子說包紅包,她就跟著包了一個,沒想到都快畢業了。

“你二表姐明年接著考?”

“考,要是能考上省師範,也來這邊。”

“招娣也不錯,挺懂事的孩子。”廖春華感歎,“要是能考上我也給她包個紅包,到時候讓她來家裡住。”

“行!”駱聽雨笑道,“就是不知道師範有沒有規定必須得住校,要是住校,就周末來家裡住,改善改善夥食。”

陪著廖春華說了會兒話,駱聽雨就上樓休息了。

過年其他人沒回去,駱常慶通過果園往回‘瞬移’了一次,回來給他爹上墳。

晚上在家裡住一晚上,第二天出門拜完年,下午就回去。

駱常勝三十也回來了。

跟前兩年相比,看上去蒼老了不少。

劉美青跟在他後頭臊眉耷眼的。

見廖春華沒回來多少有點失望。

弟兄倆淡淡的,也沒什麼話聊。

劉美青更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找不著話題聊。

她弟弟劉崗已經出來了,知道他那把火非但沒有把駱常慶燒趴下,反而越燒越旺,連廠子都開起來了,差點沒氣死。

但在監獄裡吃儘了苦頭,哪裡還敢胡鬨?隻能憋著。

當年是為著躲計劃生育才去的省城,劉崗被抓,史翠雲逃了回來,到處躲躲藏藏,非常頑強的把孩子生了下來。

結果忙活半天生了個丫頭片子。

要都沒要就自己從醫院走了。

家裡現在也是一地雞毛。

她娘也不知道咋想的,鬨到這種程度居然還跟她提能不能找她小叔子給劉崗在廠裡安排個活。

劉美青沒忍住懟了回去:“你咋想的?駱常慶他大侄子都不一定能進去,那可是他親侄子,這麼多年了人家問都不問一嘴他侄子上學上的咋樣,有沒有活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