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181(2 / 2)

親戚們來道賀,駱常慶隻請客不收禮金。

當然,私下裡貼給駱聽雨的,他就不管了。

駱聽雨收紅包也隻收實在親戚的。

駱立春眼見著她口齒伶俐的婉拒了盧鳳玲給的紅包,轉頭就對著要給她塞紅包的文蘭主動撐著口袋:“二姨,裝滿裝滿。”

笑嘻嘻的跟文蘭鬨作一團。

駱立春後知後覺的明白過來馮亮前兩年說的‘有人想送還送不出去呢’這句話。

家裡的宴席擺完,文霞開著車帶著倆孩子和廖春華回了省城。

文喜糧老兩口難得回來,看著村裡相熟的鄰居也很親,打算在村裡住幾天再回去。

其實是邢愛燕樂意聽鄰居們看完新聞後上家裡來誇她外孫女……

駱常慶也沒回省城,津店的城中村改造開始了,齊家村就在這次拆遷之列,這趟回來的也趕巧,正好去辦辦手續。

好事一樁接著一樁,等駱聽雨收到京大通知書的時候,胡同那邊也傳來了要拆遷的消息,通知各戶定好了上門統計測量麵積的時間,讓各戶在家裡等著。

這兩年城區裡拆遷的消息連綿不斷,他們這邊比較靠外圍,大家都以為過個十年八年也拆不著呢,沒想到比市中心部分區域拆的都早,胡同裡的人都高興壞了,有幾家還放了鞭炮。

駱常慶正在南方廠裡盯著,接到文霞的電話提前一天回來,第二天去了胡同。

一到胡同門口,就對上了雙目赤紅的楊芳。

楊芳跟瘋了似的非得要把房子買回來,還說駱常慶現在不差錢,自己出比他當年買的時候多一千塊錢,讓駱常慶把院子轉給她。

駱常慶懶得搭理她,繞過去開門進了院子。

楊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趙建業趕來把她拉走了。

很少有人知道,駱家在省城的小院不止這三處……

文霞也開心,從老家回來的邢愛燕遺憾地喃喃著:“早知道當年打聽打聽再多買上幾套了……”

“市裡頭好多地方都沒拆,怎麼從邊上拆呢?”邢愛燕由衷的替小女兒兩口子高興,笑得合不攏嘴,問道。

“那邊要修一條高速路……”

他也是誤打誤撞買著了。

前世對省城的地形根本不熟悉,純粹就是碰上了才買,一下押中了寶。

張斌眼紅的不行,過來宰了駱常慶一頓酒。

“哥,早知道我也從胡同裡買套院子啊!”

這院子當初還是他幫著駱常慶找的。

嚷嚷著要喝茅台。

還有那茅台,茅台價格飛漲之前他給駱哥鼓搗了多少啊?好家夥,從十塊左右一下就漲到一百五六,現在也是一年一個價。

不過茅台他跟上了,駱哥提點他買幾箱囤起來,他就真的買了幾箱,隻有幾箱,也賺大發了。

他駱哥說了,這幾箱也彆動,以後還會漲,他得看好了。

中間還跟著駱常慶發過的財就是國庫券和股票,後來駱哥撤,他也跟著撤出來了。

賺的沒有他駱哥多,手裡也有小百萬的存款了……

張斌早就不在招待所乾了,借駱常慶的風做起了服裝生意。

也幸虧當年服裝城起來他跟著駱常慶買了一間,租了幾年,現在收回來自己乾,腰包微鼓。

就是駱常慶前幾年鼓搗邊境貿易的時候,他膽子小,沒跟上,現在老後悔了。

這回駱聽雨高考,他備的是十萬塊錢的紅包,駱常慶攔著沒收,禮過於重的他都攔下了。

最後張斌掏了個六百六,駱常慶替閨女收了。

“九九這麼大喜事,這當叔叔的就給個六百?這像話嗎?”

張斌是真心想回報駱常慶這幾年對他的幫助,駱常慶也知道他是實心實意的,但不一定非得用錢砸。

有些底線,該守還得守住。

“等你兒子考了狀元,我最多給八百。”駱常慶樂嗬嗬地道。

“得,就那小子的成績,你這八百送不出去了。”

駱聽雨跟高中幾個交好的同學單獨聚了聚,就收拾行禮準備提前去首都。

家裡人經常去首都,那邊也有家,還有自家的店鋪超市,對首都已經不新鮮了,他們打算等開學前幾天過去,把駱聽雨送到學校,在那邊待兩天再回來。

也想送姐姐去上大學的駱言:……

這麼多年姐弟倆雖然不在一個學校,但一直在一個城市,平時不見麵也沒什麼,但現在姐姐突然一下跑到首都上學了,駱言才有種要跟姐姐分開的傷感,哇的一聲就哭了。

駱聽雨安慰他:“努努力,打進國家隊去首都找我。”

駱言就又有了目標,不,這本來也是他的目標。

擦著眼淚非得把姐姐送上火車才肯罷休。

駱聽雨:其實不必送到車站!

大熱天坐火車,很藍瘦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