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 / 2)

“賤人!”鄭秀珍咬牙,本來在莊子這幾天,是她跟煜王相處的好時機,可自從許凝月被抓走以後,煜王就心不在焉的,她如何不惱。

“對了,今天煜王正好回京,你說會不會是?”她抓著薑瑤的手,患得患失的問。

“不會的。”薑瑤道,蕭協也回京了,肯定是朝中有事。

鄭秀珍點點頭,似在勸慰自己,“為了那個賤人,不值得。”說完,她又不太確定。想了想,她有了主意,叫過圖奴吩咐起來。

圖奴聽完她的話,錯愕,滿臉的拒絕。

“賞你的好事。”鄭秀珍哼道。她讓圖奴去買許凝月的初夜,按她所想,許凝月失了貞潔,煜王肯定不會喜歡她了。

圖奴緩緩的垂下頭。

薑瑤在旁邊聽的皺眉,這根本是標準惡毒女配乾的事,煜王如果想要許凝月,圖奴能攔得住?有心想勸鄭秀珍,可一時間她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何況男女主就會在一起的,除非鄭秀珍放棄,不然她幫了她這次,幫不了下次。

怎麼點醒鄭秀珍呢?

除非讓她來一次重生,看一看自己最後的下場,不然幾乎不可能。

薑瑤陷入了沉思。

回到侯府,周夫人幾天沒見女兒,立刻拉住薑瑤的手,埋怨她不早點回來,然後連聲吩咐廚房,晚上做些薑瑤愛吃的飯菜。

薑瑤笑著回應,然後發現安平侯好像不在,就問了起來。

“南薊那邊鬨旱災,你爹已經兩三天沒好好休息了。這不,皇上終於肯上朝了,他立刻又進宮去了。”說完,她小聲咕噥了一句,大概是埋怨皇上昏庸無道,百姓跟著遭殃。

“旱災,嚴重嗎?”薑瑤問。書裡好像沒寫這個劇情啊。

“好像挺嚴重的,現在正是該播種的時候,總不下雨,錯過時節,一年的收成就難了。”周夫人回。

這樣啊,現在種地全憑老天賞飯,遇上年景不好的時候,確實很要命。

“彆說這個了,煜王那件事?”周夫人問。

“不行,這門婚事不行。”薑瑤現在躲還躲不及呢。

周夫人也料到了會如此,便道,“那我就讓人去給煜王回話了。”

“嗯,謝謝母親。”薑瑤拉著周夫人的手笑道,有個通情達理的母親真是太好了。

周夫人嗔怪,“咱們母女,還說謝。”不過薑瑤似乎越來越懂事了,她還是很高興的,“對了,最近幾天又有不少上門求親的,有幾個我覺得還行,你要不要看看?”

薑瑤:不,她不想。

不過最後周夫人還是拉著她說了起來,周夫人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給薑瑤找個好人家。

朝堂上,蕭協斜靠在金黃的龍椅裡,跟眼下莊嚴肅穆的氛圍格格不入。

南薊久久不下雨,有人提議提前免稅抗災,也有人說應該把南薊的百姓遷到臨州,南薊地處北方,每三年中就要有一年鬨旱災,總靠朝廷救助也不行。

把百姓遷走,等年景好再遷回來,或者直接留在彆的州算了。

當然,他們還有一個提議沒說,那就是請皇上寫罪己詔,向上天求雨。

前些天皇上誅殺了許太傅家滿門,馬上旱災就來了,民間有個說法,說這是上天示警。

明顯最後一個辦法最方便,還能平息民間的議論。可皇上殺人不眨眼,又獨斷專行,誰敢跟他說。弄不好,就要步許太傅的後塵。

大家還是討論前兩個辦法,看哪個辦法好。

前一個辦法,救得了今年救不了明年,不過是揚湯止沸,後一個,南薊大片的土地不要了?

說來說去也沒個結果,最後還得皇上定奪。

蕭協半眯著眼,斜視遠方,透過層層樓宇,不知道看到了何處。

“皇上?”鄭國公小心的喊。

蕭協收回目光,“傳工部員外郎魯開陽。”

眾臣一愣,魯開陽隻是個從六品的小官,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皇上這時候傳他乾嘛?

不一時,魯開陽慌張的來了,皇上忽然傳他,他心裡沒底。

“微臣魯開陽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魯開陽禮還沒行完,蕭協就道,“南薊的事,說說怎麼辦?”

魯開陽微怔了下,立刻道,“回皇上,臣請修建水渠。南薊土地廣闊,旱災多發,洛州卻多雨水,時常發生水患,若修建水渠,將洛州的水引到南薊去,兩州皆千年無憂矣!”

說著,他竟然從袖中拿出一卷圖紙,“臣請皇上預覽。”

魯開陽根本不知道朝中的事,也不知道蕭協為什麼傳他,可他卻對答如流,還隨身攜帶圖紙,可見,他無時無刻不在想水渠的事。

但他剛說完,群臣就炸鍋了。

南薊到洛州足有千裡,修水渠,說的容易,可做起來,難如登天。

人力、物力、財力,缺一不可。而且這水渠一修就得二三十年,勞民傷財不說,到時國庫空虛,萬一北疆趁機侵犯,怕不要亡國了!

那時,還要水渠有什麼用。

“皇上,不可,萬萬不可啊!”眾臣跪下道。

魯開陽捧著圖紙,脊背挺的筆直,他算過大齊每年的稅收,隻要各部都儉省一些,肯定能修建這水渠的。可惜,那些既得利益者,誰願意將自己所得讓出來呢。

蕭瑞安在旁邊聽的也著急,幾次,他都想站出來,提議讓蕭協下罪己詔,還許家一個公道。這樣,若是能求得上天原諒,降下雨水最好,若不能,起碼他做了一個君王該做的事,百姓也不能怪他。

不然,民怨四起,再修建水渠,大齊江山風雨飄搖。

這時,蕭協卻輕笑了聲。

眾臣打了個激靈,紛紛安靜下來。

“若讓你主持修建水渠,每年需銀多少,多少年可完成?”他身體前傾,問魯開陽。

魯開陽按捺住興奮道,“每年需白銀三百萬兩,若二十年不成,臣願提頭來見。”

“允了!”簡簡單單兩個字,卻決定了這樣一件大事,決定了大齊未來的命運。

“皇兄。”

“皇上。”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