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第 186 章(2 / 2)

“罪有應得,讓你爹把福.壽膏給她,不該說的話都不要再開口了。你下去吧。”

劉長卿走了,秋華走進來看見蓁蓁惶恐不安驚懼交雜的神色問她:“怎麼了?要不要叫惠妃來?”

她卻知道不能,不可以,她死死拉住秋華說:“秋華,仁孝皇後是舒舒覺羅氏害的,附子……她臨死前的附子湯一定過量了……”

蓁蓁哆哆嗦嗦打開她藏著的那兩個荷包,綺佳床頭掛的萱草石榴荷包和綺佳藏在床頭暗格裡隻繡了萱草荷包一模一樣,都是太夫人的手筆。她死死捏著那個隻有萱草的荷包,淚水掙紮著漫過她的臉頰,她的心像死水一樣。她清楚記得綺佳當年捏著那個萱草荷包裡的附子,親口對她說:“這是附子,加在湯藥裡多一點就能要人命。”

綺佳臨終對皇帝說:“臣妾的罪如今全還了……”

什麼罪,蓁蓁從來沒有明白過。

綺佳臨終托付過:“我額娘沒有帶過我,可她終究是我額娘。”

孝昭皇後做不出這樣的事情,可太夫人卻是心狠手辣的人,她會做,被送走的崔嬤嬤也會做。所以貴妃才清楚皇貴妃做過什麼,所以她那天才可以胸有成竹地可以道出皇貴妃巫蠱的真相。

綺佳最後對佟佳氏說:“淑媛……皇後姐姐來接我了……我先走了。”

這天大的罪,這是舒舒覺羅氏的罪,這也是鈕祜祿氏的罪。冤冤相報何時了,當年的孝昭皇後用自己的死,在贖母親的罪,她原諒的不是佟佳氏,她是希望血和怨都讓她自己承受。

······

神案的中間擺著的是仁孝皇後的神位,左一是才薨逝的孝懿皇後,而右邊一塊稍顯得陳舊的神位上滿文文寫著四個大字“孝昭皇後”。

看著這四個字,蓁蓁的眼淚奪目而出。她在神位前跪下,秋華默默地陪著跪在她的身旁。

她記得綺佳說過,皇宮是會吃人的,它會吃掉你的本心本性,會讓你忘記自己是誰。她沒有見過的仁孝皇後用命換了太子之位,佟佳氏就算死也要做皇後,而綺佳呢,她用自己的死,換了滿門平安。

我呢?蓁蓁問自己,可她還不知道答案。

“皇後娘娘……您有沒有怪過蓁蓁,埋怨過蓁蓁,這麼多年沒來看過您……”

秋華在旁已然淚如雨下。十一年了,一晃眼也已經整整十一年了。

“我一直想一直想,一定要查到凶手的那日才能來見您,一年複一年,可如今直到她死了我才直到,原來您早知道是誰害了您,您卻早已經原諒了她,蓁蓁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她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般成串成串地滾落。

秋華解下帕子替她擦眼淚,在旁勸著:“蓁蓁,主子娘娘會懂的,她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她那時候原諒了佟佳氏。可她也是最疼您的人,若是看見你後來受的苦一定會想把她千刀萬剮。她最是明白什麼是身不由己,她都會懂的。”

身不由己。

蓁蓁淚眼朦朧,然而那些一幕幕的往事在她眼前卻那樣分明。

從皇後娘娘去世後,她懷了胤禛,然後當了貴人,德嬪,再然後皇上給了她德妃的名分,到如今後宮無人能與她為敵。十一年了,這一路她究竟是怎樣走來的,她根本不敢回首去看來時的路。

然而她卻分明能感覺到綺佳的在天有靈一直在守護著她,“娘娘,蓁蓁很想您……”她捧著那個荷包跪在孝昭皇後靈前,“我知道這是錯的,可是為了您我願意讓它錯下去。”

蓁蓁第一次念《論語》是綺佳一字一句教給她的,她記得當時她不懂孔子為什麼不喜歡告發自己父親偷羊的人,為什麼要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她也不能明白漢書裡漢宣帝為什麼要頒布 “親親得相首匿”的詔令,赦免家人互相隱瞞包庇的罪過。

隻因誠愛結於心,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

蓁蓁會吞下舒舒覺羅氏的秘密,會讓這個毒婦讓貴妃安然無恙,她會借著劉長卿他們的手,讓顏珠夫人變瘋變死,讓所有的秘密深埋下去。

無他,隻是因為綺佳。

為了綺佳,她寧願做惡。

她重新將荷包藏在懷中,跌跌撞撞地離開享殿,恍惚間有人用手輕輕擦拭她的臉頰,她抬頭看見皇帝紅腫的眼睛,他似乎想問,可她什麼也不想說。

“您不要問,好不好?”

“好。”

“永遠不要問。”

“好。”

她如死水般的心突然有了漣漪,她無聲地把自己埋進皇帝的胸膛。

她與百舸爭流,她逆水行舟,是不是都隻因這片刻的溫存?

她如是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