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抵達(2 / 2)

畫屏美人 山間人 6549 字 4個月前

君主親臨,意味著涼州的戰事不可能輕易平息,定會變成像與突厥一樣你死我活的大戰。

不免有人上奏,指責元穆安窮兵黷武,不給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

可元穆安態度堅決,在朝堂上力排眾議,稱先前與突厥一戰,勝得迅速,準備下的兵力、糧餉、輜重的消耗甚至未達半數,此番涼州一戰,本就是用的當地庫存的糧食,從彆處運送的極少,算不上勞命傷財。

況且,此戰若勝,則西北涼州一帶便能安穩至少十年。

十年時間,西域到京城商路暢通,往來無阻,於沿途百姓而言,必是利大於弊。

臣子們見他意已決,多說無益,便不在朝會上再提此事。

隻是,私下裡,漸漸傳出這位年輕的新帝急功近利,一心想成為名留青史的君王,反而不似從前還是東宮太子時那般沉穩,也不知是不是仗著自己從前在軍中行走多年,如今又已成了一國之君,一場戰事,輕易便下了決定,實在有些盲目自傲。

他們有些是真的一心為朝廷社稷著想,方有此歎,有些則是居心叵測,趁勢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

高甫等人將這些臣子們私下的議論一一記在心裡,卻並未有任何動作,隻是靜靜等待元穆安的密令。

很快,北上的隊伍便準備充分,隻等元穆安一聲令下,便能即刻啟程。

臨行前,元穆安指了三位暫代國事的大臣,又在甘泉殿中私下囑咐了高甫幾句,待他退去後,方讓劉奉進來。

這兩個月,劉奉奉他的命,仍在私下尋找秋蕪的下落,因近來聽他的意思,轉而查起黔州的情況,這才漸漸摸到了一些線索。

元穆安臨行前讓他過來,自然是要問這些,因此,他主動開口稟報。

“臣按陛下的意思,先沿尚宮局留下的記檔查到了俞良媛的家鄉黔州,先是多番打聽,並未得到消息,良媛似乎並沒有回黔州,也沒有與當地父老通信,至於當年失蹤的俞楓,亦不聞音信。”

元穆安聽罷,心底再度劃過失望。可緊接著,劉奉又說了彆的。

“不過,當地的父老倒是告訴了尋找的侍衛們當初將良媛帶來京城的那一家人,臣已派人找到。那一對夫婦已相繼病故,留下一子,因身患殘疾,過得有些潦倒,可近來,卻收到了一筆不菲的資財,據他說,是俞家大郎俞楓讓人送去的。”

俞楓,便是秋蕪那個失散多年的哥哥。

元穆安也重新翻過尚宮局送來的詳細記檔,一聽這個名字便反應過來,原本擱在膝上的兩隻手不由朝前撐在案上,雙眼一眨不眨地看著劉奉,問:“可查到是從何地送去的?”

劉奉搖頭:“尚在查證中,想必還要有十天半月才能得到確切消息。”

元穆安撐在案上的雙手悄然攥緊,眼底的光芒閃了閃,隻覺胸腔間騰起一股振奮的情緒。

俞楓果然還在。他是在秋蕪被送往京城前,就已經與俞家人失散,而他並未回過黔州,照理應該不知後來的事。

如今既能找到當初的恩人,定是有彆人告訴他的。

除了秋蕪,應該不會有彆人再清楚這些事了。

他們兄妹兩個一定已經相見!

隻要找到那些錢財是從哪裡送過去的,便能找到俞楓的下落。

茫茫人海,要尋一人,並非易事。俞楓能在在短短數月的時間裡便打聽到恩人的下落,可見也非普通的平頭百姓。

如此一來,隻要有大致的地點,便能大大縮小尋找的範圍。

他忽然想起去歲臘月裡的事。

會不會在她還在宮中時,就已找到了這個俞楓,這才能在他的幫助下,順利逃脫重重搜查?

畢竟當時,他隻以為幫她的人隻有宋七娘一個,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平民百姓們身上,反而放過了進出城門的達官顯貴。

可她分明又一直居住在興慶宮中,僅有的一次外出,也是在侍衛和太監們的監視下去大牢探望宋氏母女,一路上不曾與其他任何人有過交集……

“知道了。”元穆安忍住越來越沸騰的心緒,儘力維持著鎮定的樣子,吩咐劉奉,道,“繼續去找,一旦有了消息,便遣快馬送與朕。”

劉奉應聲告退,留他一人在甘泉殿中,來回走動一番,又深呼吸幾下,方撫平情緒,推門而出,馭馬前往城門,帶著已然集結完畢的一萬人馬啟程北上。

戰事迫在眉睫,他不願耽擱,一路騎馬與將士們同行,未曾乘坐禦輦。

有天子為表率,眾人皆輕裝簡行,儘力加快速度,日夜兼程,往涼州方向趕去。

近兩千裡的路程,至少半月的時間,硬是被他們壓至十日。

八月十二,隊伍終於抵達涼州城。

與此同時,祁連山下,吐蕃的大軍已然壓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