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麟軒登基之後,其實和之前沒有太大的區彆,隻是早上上朝的時候從蟒袍換成了龍袍,從朝會站在大殿之上,變成了坐在龍椅之上。
烏嶺國新帝登基,四方鄰國派使臣來賀,新帝大赦天下,舉國同慶。
不過先皇喪孝期間,宮中一應宴飲全部取消,按照烏嶺國祖製,皇帝需要守孝六月,不得入後宮寵幸妃嬪。
但是烏麟軒對外一切表現得禮數周全,卻不肯給延安帝守孝。
他自先皇駕崩,日日夜夜和陸孟同塌而眠,顛鸞倒鳳全看心情,根本不理會什麼喪期。
烏麟軒登基之後,陸孟封後大典的事情已經開始籌備了,烏麟軒登基六月,正是十月初秋時節,陸孟傳出有孕,且有孕已有六月。
也就是在告訴滿朝文武,這孩子是在延安帝死前懷上的。
陸孟再再再一次懷上了,這次朝野上下沒有什麼反應,反倒是民間求子的後宅婦人們,想要提前拜一拜這位皇後。
朝中有些大臣有異議,提起陸孟出身不高,實在不堪為後。
在朝會大殿之上才剛剛提起這茬,烏麟軒便道:“皇後於朕,於江山社稷有功,為朕孕育了三子,很快便又要臨盆。”
“朕早已擬好封後聖旨,若非先皇喪期未過,現如今她已經是烏嶺國聖母皇後。”
還是有文臣諫言,“可是皇後出身低微,且母家獲罪流放,實在是……”
“這不正好。”烏麟軒打斷這位文臣的話,說道:“這樣便不用擔心帝後母家太盛,結黨營私霍亂朝堂。”
朝會大殿之中立即一靜,自這位陛下登基以來,所有他提出在朝堂上供討論的事情,都是討論而已,是通知。
新帝獨斷專行,滿朝文武早就領教了。他們偶有守舊老臣,想要用元老身份和文官死諫讓皇帝改變主意。
但是新帝隻淡淡道:“諸位愛卿讓開盤龍柱的位置,免得濺一身血。”
自那之後,沒人再敢嘗試以性命拿捏皇帝,這位,是個不怕遺臭萬年史書討伐的主兒。
太子登基,太子妃為後,這本來就是無可厚非之事,其實也沒什麼好爭論,且這位出身不太行的皇後,背後並非是罪臣母家,而是有岑家撐著。
今天岑家沒人開口,皇帝先開了口,親自維護起了為自己孕育子女的原配,眾人聽了也隻能歎一句,新帝同先帝到底不同。
新帝並非是個薄情寡義之人。
而且這位皇後出身不行,但肚子十分行,幾乎要一年一個的生,肚子這些年沒空著過。
一年一個鳳子皇孫的生下來,確實於江山社稷有功。
大殿之中寂靜了許久,烏麟軒還以為這件事兒就揭過去了。
很快又有個老臣開口,正是禮部尚書,之前的端肅妃現在端肅太妃的母家人。
端肅妃如今還好好活著,五皇子也沒有被弄死,純粹是因為他們鬥起來實在蠢得可憐。
而且烏麟軒讓端肅妃活到如今,就是為了惡心延安帝。
留五皇子整日琴棋書畫醉心山水,就是給萬民看著他不是個趕儘殺絕的皇帝。
卻沒想到他的不發難,被當成了真仁慈。
禮部尚書道瞿,名為瞿淳,在烏麟軒看來他是蠢。
瞿淳道:“陛下已經登基六月有餘,後宮隻有一位皇後,實在單薄,合該擴充後宮,廣納宮妃,開枝散葉,也是穩固山河啊,陛下。”
烏麟軒沒忍住,實在是沒忍住輕笑了一聲。
朝臣們卻因為這一聲輕笑,後脊發寒。
烏麟軒說:“諸位愛卿應當還記得,朕身為太子之時,曾娶過兩位側妃,還未過門,在花轎之中便一死一瘋。”
“欽天司批命,說朕乃龍九子獸星入命,隻有鸞鳥能夠相配。”
“不巧,皇後雖然姿容差些,但正是鸞鳥命格,與朕十分相合,子孫福緣深厚。”
“瞿愛卿,朕記得你有一孫女,是個在皇城之中有名的才貌雙全之女,已經及笄。不知,是什麼命格?”
“先皇喪孝期一過,你就迫不及待提起讓朕廣納後宮,不若……就從你孫女納起。”
瞿淳眼皮一抖,他確有此意,但是被皇帝如此當眾撕下遮羞布,老臉確實掛不住。
“陛下……”
烏麟軒抬手,打斷他。
對著滿朝文武道:“諸位愛卿,廣納後宮這件事朕也想過,畢竟整日對著皇後,朕也膩了。”
烏麟軒帶著一些輕蔑笑意,冷道:“諸位愛卿家中有適齡女子,不要藏著掖著,一並送進宮來,看看能不能合得上朕的命格。”
烏麟軒身體前傾一些,像個急色的紈絝一樣盯著朝臣們說:“朕保證,隻要她們能在宮中活下來,朕一定……”
他輕哼一聲,慢條斯理地說:“一定會將她捧在手心,好好愛護。”
“當然她們如果命薄,配不得朕的命格,全都死了,朕也一定會好好撫恤諸位愛卿。”
“給你們送女兒的每人送個美妾,再生個一兒半女聊以慰藉吧。”
後麵一句話說得帶著一些切齒的味道。
而且這番話實在荒唐!
這些話話音一落,大殿之中再度寂靜無聲。
他們都不傻,合不合命格還不是皇帝說了算?
當初的太子不想娶側妃,能夠搬出欽天司批命,讓那二女在送嫁途中一死一瘋。那是太子抖落他的羽翅,在當時向身在帝位的延安帝示威。
告知延安帝,你不能左右我。
到如今他已經登上帝位,他今日就是在明目張膽告訴滿朝文武,你們誰也彆想左右我。
敢把女兒孫女送進宮,朕就敢用命格不和為由,將她們全都殺了。
如此狂妄桀驁,自然也是因為他在這幾年間,已經將大權緊緊抓在手中。
如蛛網一般,將烏嶺國各部,籠罩在他的蛛絲之下,手段何其厲害。
他甚至不在乎殘暴名聲,不在乎史書遺臭。
滿朝文武,無人能夠左右這位帝王任何決策。
眾人都不吭聲了,烏麟軒又坐直等了一會兒,看了一眼身邊陳遠。
陳遠便高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