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又一年(2 / 2)

鄉村小地主 青沙 4482 字 11個月前

“你這懶慫,就不能分兩回拿啊?”

孟河的二叔看見兒子那生怕摔著的一走一頓的怪異樣子,沒好氣的笑罵道。

對於這些話,孟清鬆過耳不入,麵色莊嚴。

三隻裝有白糯湯圓的海碗被依次序擺在香案上菩薩和財神爺的麵前,剩餘一隻擺在了香案左側的一個貼有紅色“掛錢兒”的相框前。

相框後麵還有相框,最前麵的相框裡是孟河爺爺的彩照,依次往後是興聖孟家的家譜裡有記載的列祖列宗的老照片或乾脆就一個名字。

這就算作是簡化了又簡化的現代版興聖孟家祠堂了。

大年初一上香,三餐供奉美食。

敬的不止是各路神仙,敬的不止是天地,更是敬的身體裡血脈來源的列祖列宗。

古人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因為古人相信,沒有子孫後代傳承,沒有香火供奉的人,死後都是漂泊無依孤魂野鬼。

曾經興聖孟家給祖宗上香的是孟大海,而如今,這個責任,傳到了孟河的手中,傳到孟清鬆的手中。許多年後的將來,也會傳到孟河子子孫孫的手中。

雖然沒什麼繁雜的儀式,雖然沒什麼驚天動地的萬眾作證,但隻要血脈還在,隻要還沒有忘記自己的姓名,這份香火就會一直的延續下去。

這,便是傳承,屬於老百姓的最簡單質樸的傳承。

上香時,孟河與孟小弟都莊嚴肅穆。

但起身後,回到廚房給大家盛早飯也就是湯圓時,孟清鬆就拉著兄長小聲嘀咕,“哥,這菩薩和財神爺,是誰請回家的啊?兩神仙擺在一起,也不怕打架?”

“沒事,一個道家體係裡的,一個佛家體係裡的。就跟我們公司裡不同部門一樣,有合作但沒有競爭。”

孟河胡扯著他自己都未必信的胡說八道。

孟清鬆聽了這話卻反而還有點信了,一邊拿碗筷,一邊在那思索,“哦,我明白了!難怪封神榜裡麵慈航道人要轉投西方教成為觀音菩薩,原來是為了避免打架。”

你明白啥了啊?

孟河走在前麵一個踉蹌,竟然還有一種“你說得好有道理”的荒誕感覺。

吃完簡單的早飯,就是在村裡麵到處閒逛的四處串門拜年。

奶奶作為村裡有數的高齡老人,她是不用給人拜年的,因為華國尊敬長者的習氣,隻有

彆人來拜她年的份。

孟河給奶奶準備了一大箱子的紅包,隻要有小孩來拜年說吉祥話就發一份。

來者不拒,多多益善,反正有錢任性。

而孟河兄妹三人中,今年卻是隻有孟清鬆這個單身狗還有紅包了。孟河與孟清芮雖未結婚,但都廣而告之的訂過婚,今年也都會結婚,快成家立業之人,自然也就沒了紅包的福利。

串門在各家各戶間,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年味是越來越淡了,但總歸興聖孟家要比往年熱鬨許多。

火紅的大年初一,就在男人的忙碌、女人的閒聊中,不緩不慢的過去。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