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2 / 2)

她在大河村那幾年,也存了一點嫁妝本,拿著這些錢,她去雲南販賣過蘑菇,又去過東北收人參野貨,總之這幾年也開放了,能做生意了,所以能做的生意她都試著做了一下。

最賺錢的還是在湖南的那幾個月,她去縣城的食品廠批發麵包、包子那些到農村去賣,三四個月賺了上千塊錢。

“你說你去農村賣包子、賣麵包?”何小麗有點不敢相信,農村現在有這個消費需求嗎?

“切,你看你當城裡人太久了老土了吧。”說起這段經曆餘敏就笑眯眯的:“現在農村都是承包製,個人乾個人得,多乾多得,少乾少拿早就不像以前那樣散漫了。我去到湖南的時候發現那裡的人很早就出來乾活,要天黑才回,中午那頓飯,回來做吧,也麻煩,不做吧,乾一天的體力活也體力也跟不上,就買了包子饅頭那些在村裡賣,現在條件好了,不像以前,我找人借了個自行車,就這樣沿村賣,後麵我又換了些品種,賣麵包,生意都很好,一個月最多賺了三百塊錢!”

三百塊錢,何小麗聽了都跟著傻眼,付歐工作了四年,現在一個月工資也才一百二,偶爾單位會發米發油什麼的,她就更慘,學校補貼十塊錢到十五塊錢不等,這餘敏一個月靠著當二手販子賣包子,一個月能賺三百!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了。

“那你乾嘛不乾了呀?”這個餘敏,以前都說她臉皮厚,心思活,沒想到本事這麼大的了。

“入冬了啊。”收完油菜地裡就沒有那麼多活了,農民也歇下來了,我也隻能去彆的地方看看,再說賣這些也不是長久之計,後麵有人做了新鮮的來賣,我的生意一下子差了很多。

“哇,餘敏,你還真是能想辦法,那你說說,來北京準備做點什麼?”連何小麗都有點躍躍欲試了,最近剛好大四下學期,除了西城區的那個項目,做完就可以等著畢業了,也算是大學四年最輕鬆的時間,再說馬上就寒假了,有一寒假的時間可以跟她一起做市場調研啊。

她覺得餘敏必然不是單純來看她那麼簡單,肯定有事。

果然餘敏笑了笑,把自己的計劃說出來。

現在大城市裡麵買東西,其實遠遠沒有農村自由交易那麼方便了,北京買啥都要票,去食堂打飯要飯票,去商店買個包子都要票,很多農村,都開始慢慢開始自由交易了。

她來的時候去了一趟河北,聯係好了幾家農家,可以長期給她提供麵粉,還有蔬菜肉類,但人家一般也不會耐心教她去做麵食,想起當初在湖南的血恥,餘敏想到何小麗在大河村時候包包子的手藝,她想叫何小麗教她,她可以給何小麗一些分成!

要說何小麗包包子的收益還是當初一個東北的大師傅教的,讚的不能再讚,老麵饅頭也是做的很有口感,確實比一般南方人的手藝都要好,但跟地道的北方人比起來,也沒有太大的優勢。

剛才她又來何小麗家這個胡同附近轉了一下,這裡的住戶還真是多,並且三教九流,什麼類型的都有,做小生意,特彆是餐飲就是這樣,一定要人氣旺,其次就是要符合你賣的東西的檔次。

賣包子賣饅頭確實適合這種居住氛圍很濃厚的地方了。

“並且你這個門臉…….”餘敏是看上何小麗家的門臉了,現在對做生意沒有嚴格的規定,隻要去街道登個記,還不需要繁瑣的工商登記什麼的,但這房子是付歐的,要想在院牆那裡挖個洞當售賣窗口,想都彆想!

“這房子是我們老付的,他們可是講究風水的,不許在院牆上麵挖洞。”其實老付講究不將就何小麗不知道,但是從風水學上來說,在前臉挖洞確實不太好。

“我哪有想在你們家門臉上挖洞啊,就在你們家大門口擺個煤爐子蒸東西就好,大廚房擱你們家廚房呢。”

也是啊,剛才自己怎麼就想岔了,居然以為餘敏要在自己門口挖個洞,真是越讀書腦子越……

確實也可以,就在自己家的院子,抬進抬出很方便啊。

並且一般城市裡的居民,自己家吃的糧食就緊巴巴的了,能像餘敏這樣,什麼都弄來的就更不容易了,說到底,何小麗提供的其實就是一個場地而已,還有餘敏在這裡淩晨四點多就要起來準備,還要住在這裡,這都是事,還要跟老付商量一下。

“但我也不能一直陪著你弄,我就跟你一起上個道,等上道了再雇個人幫你,股份什麼的我不需要太多,但不能耽誤我學習。”何小麗嚴肅的說。

“放心好了,不耽誤你學習,等我學到了技術,咱就請個小姑娘幫我,這胡同口,小丫頭不是多了去了。”確實,那些不願意讀書早早就在家呆著又沒辦法招工去工廠的小姑娘,招一兩個過來幫忙也不是難事,關鍵是這玩意兒,可操作性強,可模仿性更強啊,還得要找到屬於自己不一樣的地方,才能把生意做起來。

畢竟這隻是一個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目前還不具備能力去把包子賣到全國或者去全國開連鎖店了。

再說這幾年,她經常去付歐大伯家,也學了一些新的花樣出來,這些都可以試一試。

當然,賣包子隻是一個嘗試,餘敏還有很多想法,都一一跟何小麗講了這一天,何小麗算是見識了新大陸,從一個前世的打工妹,到這一世的學生妹,她都沒有想過要靠做生意賺錢。

如今跟著餘敏,也算是要開始新的嘗試了!

作者有話要說:說道那個走街串戶賣包子麵包,那是我媽,大概是八十年代末期,她靠著賣包子,收入一個月有五六百,這是什麼概念呢,我爸一個國企的技術工,我爺爺一個小學一級教師,加起來都沒她收入高。

那個年代隻要腦子活,就是收廢品,也收出來萬元戶來了的(我們當地有個好幾年前的百萬家產的人就是靠收廢品),不怕富不起來,隻怕不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