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1 / 2)

修仙題材的話本兒才發行,就吸引了許多讀書人前來購買。

茗心茶館這些屬於林家的茶樓茶館, 在書發行的前一天, 便開始在說書講故事,很是吸引了一批客人到林家書肆購買《故事集》。

雖然遺憾於《故事集》裡的故事並沒有預想中的新奇, 但相較於其他書肆的話本兒, 《故事集》的內容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創新,讀者自然不會覺得不滿。

之後,林家書肆又舉辦了許多次征文, 給那些以寫話本兒為生的文人增加了許多可寫的內容, 其中雖然沒有出現注意青史留名的,但質量很高, 很受大眾歡迎, 最後不但在各大茶館被改編,成為說書人的最愛, 還有許多被改編成了戲曲,隨著各大戲班子走南闖北的表演,而傳遍了整個大夏。

而這, 還要歸功於第一期《故事集》的內容。

《故事集》中的十個故事,雖然開篇都是和往常一樣的才子佳人,但高潮與結尾部分, 卻意外地顛覆。因為這些結局出乎意料的發展, 在喜歡話本兒的那些人當中很是引起了一些轟動——

這倒是賈數在挑出這些故事, 並讓林家書肆的人找到這些人,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過結局後沒有預料到的。

賈數原本以為, 這樣的故事結局,怎麼也要花個一兩年的時間才能讓讀者接受。

當然,她更沒想到的是,《故事集》在茶館內口口相傳,引起許多人爭吵討論的火爆局麵,甚至還給林家書肆帶來了更大的利益——

京城內一家在權貴中十分知名的戲班子,在聽過其中一個故事後,很是心動,尤其在聽說故事來自於《故事集》,並讓人將其買回讀過後,覺得裡麵有好幾個故事都適合被改編成戲曲搬上舞台。

那家戲班子有許多真心喜愛,且身份高貴的觀眾。

在戲班子的班主有了這樣的想法,並找到那些權貴說了自己的想法後,他便被人帶著來到了林家。

林母對戲子的身份有些忌諱,若非看在那個權貴的麵上,根本不可能讓戲班主進門。

所以最後,那戲班主與權貴是由賈數接待的。

“你是說,想要購買《故事集》上麵的故事,並將之改成戲曲表演?”賈數有些怔愣,“你確定?”

在古代,戲曲基本等同於現代的影視劇了,那幾乎是人人都渴望的消遣,真正受到觀眾歡迎的“角兒”,在大夏的百姓之中受歡迎的程度,甚至堪比巨星。

雖然戲子地位低,但真成了角兒,得了權貴們的真心喜愛,就不是能讓人輕易欺辱的存在了。

那戲班主自覺身份低微,並不敢拿喬,聽到賈數問話便將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地說了:“回伯爵夫人,那《故事集》中的十個故事,草民看過後,發現好幾個都很適合改成戲曲搬上舞台表演。”他小心地看了賈數一眼,“其中最讓草民喜愛的,便是《伶人怨》,還請夫人一定準許我等將這個故事改編。”

賈數皺著眉,覺得這個發展有些出乎意料。

但想到對方身份,她又覺得很正常,不由點了點頭:“你說的是好幾個故事都想改編?你們以往看中了某個故事,想要將其改編成戲曲,是怎麼做的?”

戲班主一聽有戲,愈發不敢隱瞞:“回夫人,其他戲班子倒是改編過話本兒故事,但我們這個戲班子還從未有過將話本兒上的故事改編成戲曲的經曆。”

一般來說,戲曲新曲目的創造有三種來源,一是由戲班子的人自己完全原創;二是根據民間傳說改編;三才是改編話本兒故事。

他們那個戲班還算有名,有錢,養的人也多,故而每月都能排練出一兩個新曲目,原本是沒必要改編話本兒故事的。

隻是戲班主實在太喜歡《伶人怨》的故事,所以才動了改編的心思。

賈數當即擰眉:“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還想讓他們當冤大頭,免費將故事送給戲班子改編?就算林家財大氣粗不在意這點銀子,但寫下那些故事的主人並非林家人,他們總不能不給人家一個交代。

戲班主趕緊跪下:“夫人誤會了,草民的戲班子雖然沒有這樣的經曆,但其他戲班子卻做過,草民隻是不知該不該照搬他們的處理方式。”

文人大多瞧不上他們這些下九流的賤民,就算寫話本兒的人不過是落第書生,但對他們這些在底層混跡的人來說,他們的身份已經十足地高貴,若是沒能耐,沒名聲,他們根本就沒辦法與寫下故事的作者見麵。

賈數緩和臉色:“說說看其他戲班子是怎樣做的。”

“給故事的原作者一筆銀子就好……”說這話的時候,戲班主的眼睛根本不敢落在賈數身上。

正是因為覺得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林家書肆,戲班主才一直試圖想其他的解決辦法。

戲班主以為賈數會生氣,卻見她偏頭想了想,直接點頭:“既如此,你直接找書肆的掌櫃將原作者的名字告訴你不就好了?為何一定要到林家來見我?”

林家書肆一向最看重名聲,這戲班主理當不至於不信任才是。

戲班主神情錯愕:“夫人,您願意將故事的原作者的姓名告知草民?”

若告訴了他,他便不用通過林家書肆,便可自己去和那原作者聯係,後麵能用多少銀子將故事買下來,便不是林家書肆能掌控的了。

賈數完全不在意:“你直接去找書肆掌櫃。”

戲班主離開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草民還以為,伯爵夫人不會願意讓人將故事改編成戲曲……”

畢竟那些故事在茶館茶樓中,經由說書人講出來,也是很可觀的一筆錢財。

他原本都做好求人的準備了,沒想到事情這麼容易解決了,他反倒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沒幾個月,《故事集》第一期中的十個故事,便有六個被改編成了戲曲,其中便有那戲班主最喜歡的《伶人怨》。意外的是,這些曲目大多都受到了觀眾的歡迎,而飾演這些曲目的戲子,幾乎每一個都在觀眾麵前混了個眼熟,許多人甚至因此贖身。

也因此,《故事集》在那些戲班的戲子眼中,完全就是搶都搶不到手的香餑餑-

賈數將這些曲目的火熱看在眼裡,頓時心思活泛了——

光是戲曲便受到了這麼多人的歡迎,若是她直接讓人將故事改編成話劇搬到舞台上演,豈不是比戲劇更加受歡迎?

甚至於,她還因此聯想到了給兩個孩子的畫像。

賈數一直堅持著每天都給兩個孩子畫一幅畫像,因為數量眾多,且相隔一兩天的畫像變化不大,她若是將畫像裝訂好快速翻閱,很有一種看孩子的成長短片的感覺。

在古代,拍真人電影就不要想了——

就算是外國,無聲電影也還沒出現呢,甚至照相機的出現都還早得很。

但是無聲的動畫電影,卻還是可以想想的。

賈數記得現代的時候,有一個動漫十分出名的國家,那個國家有一位聞名全國的動漫偉人,哪怕在二十一世紀那種完全可以通過電腦製作動漫的年代,他仍舊堅持著自己手繪電影畫麵,每一部電影的出現,都是十多萬張動漫原稿堆積出來的。

若是能解決無法將畫麵按照完全相同的頻率播放的問題,那麼弄一個無聲的動漫電影出來,似乎也不是那麼為難的一件事。

但在目前,無論是話劇還是動漫電影,賈數都隻能想想而已。

她甚至沒有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其他人。

不過在此之前,賈數先做了另一件事。

兩個孩子的啟蒙有些辛苦。不過認個字,林如海卻不會親手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導,反而直接教他們背三字經,等背會了,自己按著三字經一個字一個字認,認完了,林如海才會給他們講解三字經裡麵的典故。

這對賈數來說,有些吃驚,而且覺得這樣啟蒙不太有效率,對孩子來說,負擔也太大——

字都不認識,就要開始背書,人乾事?

就算兩個孩子都特彆聰明,林如海隻不過教他們背誦四五遍,他們自己就能跟著將三字經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來,賈數還是覺得太坑了。

關鍵兩個孩子才三歲而已。

所以,賈數乾脆讓人將三字經裡麵的字畫成圖畫,然後教他們認字。等字都認得差不多了,她才又將其中典故繪成小人畫,加深他們的印象。

不得不說,賈數這樣做不但簡化了兩個孩子學習的過程,還極大地提升了孩子們的興趣。林如海與林母在見到賈數弄出來的東西後,滿臉讚賞,乾脆讓賈數將兩個孩子的所有啟蒙讀物都弄成了帶圖畫的故事書。

給自己孩子準備的啟蒙讀物,賈數選擇了親力親為——

字,全部交給林如海寫,畫,則由她一筆一筆地勾勒,為了讓孩子喜歡,她甚至給那些畫都上了色。

兩個孩子自然喜歡得不得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