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吳家舊宅書房,獨自坐在書桌前,邊沐正認真翻閱王婭亭寫就的中醫類專業論文。
客觀地講,論文的基本框架還是不錯的,重大邏輯節點也都還能立得起來,主要論述的是中醫關於活血解毒的當代化學機理。
邊沐的移動硬盤裡也收錄有該專題項目,該專題目錄之下,邊沐依照純理論建立了一個子目錄,在那個子目錄之下,邊沐將前人經驗大體彙總了一下。與該目錄並列,邊沐又建立了一個臨床醫學方麵的經驗總結性的目錄。
平時隻要得空,想到哪兒記到哪兒、總結到哪兒、糾錯到哪兒……
由此,對該專題研究,邊沐不僅相當在行,而且還有一定數量的臨床方麵第一手數據,粗略看起來,王婭亭在這方麵可就遜色多了。
不過,王婭亭有真實實驗數據作為支撐,這是邊沐眼下所或缺的,當然,隻要需要,邊沐隨時可以上小白樓申請,至於人員、經費什麼的,邊沐可以以自費的方式向米教授提起申請。
從頭到尾仔細研讀了幾遍,邊沐猜測王婭亭應該是某研究小組的骨乾成員,或者,她還是個不大不小的組長之類的人物。
“北歧那邊的中醫藥發展水平可是相當高的,尤其在西為中用方麵做得尤其成功,對於當代醫學新創見的中醫編譯極富創見,王婭亭在那種地方居然能站穩腳根,自然十分了得!說來我們畢業也有幾年了,那她這段時間應該是在讀博士了吧?!要是學力夠強勁的話……說不定已經進博士後工作站了……”想到這兒,邊沐很為王婭亭高興。
正經八百的專業論文可不比錢小通、廖津生、嶽醫生等人拿過來的那些應景之作,幾乎沒什麼水分,每個字不知反複推敲多少遍了。
邊沐喜歡研讀這種有些份量的東西。
很享受的感覺。
久違的高校校園氣息撲麵而來,很親切,還有點懷舊的意思,邊沐喜歡大學校園特有的氛圍,可惜,為時有些短暫,不是他不想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繼而再出國深造,實在是想替老爸分攤點壓力,讓老邊家老少早點過上寬裕點的生活。
再說了,對一個職業中醫醫師來說,臨床經驗,大量的、複雜的臨床經驗也是命根子呢!
碩士、博士求學經曆啥時候都來得及,沒啥!
起身在屋子裡散了會步,邊沐再次坐回書桌旁認真研讀了一陣子……
邊沐發現,王婭亭之所以發稿遇阻多半是因為這篇論文她想發到海外權威專業期刊上,可能那邊審核程序跟國內不大一樣,一聽索鈺蓉提及自己,考慮到邊沐越傳越盛的名氣,王婭亭就琢磨著請邊沐在某方麵助力一下。
邊沐猜測,自己真要打算幫點小忙,多多少少得將自己辛辛苦苦積累的臨床經驗“編譯”成論文語言,然後再拆解開來,再以論文評點的方式標注到論文原稿上。
“她有這麼深的心機嗎?能嗎?!不到三十歲,不至於吧……”想到這兒,邊沐啟動打印機將論文打印成稿。
紙質論文閱讀起來跟電腦跟前機讀閱讀感受還是不大一樣的,一邊再次研讀,邊沐漸漸又看出點東西。
英文稿件在先,中文稿反倒成了備選,也就是說,理論上講,王婭亭的英文思維水平已經達到自如書寫專業論文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