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心從海上回來後,生意就比較難做。她能感受到一股聯合抵製她的力量。
她雖然是官商,卻並不屬於哪一家商會。
以前是各大商會看不上她這個女人,不屑於招攬。如今,卻軟硬兼施想方設法要逼著她入會。
她與成王剿滅海盜一事許多人有了警覺,他們的處理方法就是拉沈君心下水。
沈君心當然拒絕。
道不同不相為謀。貪婪的南江商會與海盜勾結魚肉百姓,她不願與賊人合作,也不能跟他們綁在一起。
可這群人吃了秤砣鐵了心。軟的不行,就來硬的。
稅務官隔三差五來查賬,反反複複挑刺。
沈君心一貫是奉公守法。
當初為了防備安王,更是對賬目清查了好幾次。就算她出海,各位管事也不敢鬆懈。
所以,就算稅務官再如何吹毛求疵也找不到偷稅漏稅的證據。
這些人也不敢刻意製造問題,沈君心的背後靠著成王這麼大樹,他們不敢得罪狠了。
當然,沈君心可不是一個甘願被動挨打的人,那麼多商人隻查她一個怎麼行?
三言兩語下,沈君心攛掇著稅務官找南江商會成員的麻煩。
稅務官在沈家商鋪折騰好幾天沒有半文錢收獲,往日知情識趣沈老板更是半個子兒也不準備給,還被夾槍帶棒罵了一通。帶著一腔怨氣,稅務官倒過頭來查了幾個南江商會的商鋪,反倒是發了一筆橫財。
這事兒當然還沒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展開。
南江商會開始打起價格戰。
沈家商鋪不可能跟商會一樣無限製地壓低售價,對方這麼一出手立竿見影。好幾日,沈家商鋪門庭冷落。
沈君心也沒準備跟這些人正麵交火。
打仗,硬拚是最笨也是最無奈的選擇。商戰也是在打仗,自然要使出百般手段。
誰家的酒兌水了,誰家的布料染得不規範,誰家的乾貨摻了有毒的東西,全都散布出去。讓他們名譽掃地。
當然,這不能是簡單的鬨事或者穿留言,沈君心可是抓到確鑿的證據,然後到縣令那裡實名舉報。
這位縣令其實不耐煩攙和進商場的爾虞我詐,官場上的事情就夠他忙碌。
可抓住這個機會能賺一筆,他也下場了,縣令占的沈君心。
南江商會這群大老爺們也實在不像話,聯合起來欺負一個女子成何體統?實在丟儘男人的臉麵。
沈君心慣常在他麵前示弱,這次也不例外。對沈君心的憐惜,加上對商會的鄙夷,讓他加重了處罰力度。
被沈君心這麼光明正大,甚至算得上敲鑼打鼓的舉報,南江商會所有商家嚴重受挫,聲名掃地。為了大局,南江商會立刻宣布開除不誠信商家,斷尾求生。
然而這場戰爭並未結束。
南江商會決心如法炮製,甚至做好了栽贓陷害的打算。
可計劃還沒來得及事實,商會會長就被人逮捕,下了大獄。
成王對海盜、倭寇的調查終於清查妥當,當今天子雷霆震怒!
南江商會勾結倭寇、海盜,證據確鑿。他們通敵賣國,禍害沿海百姓,罪無可恕。
主謀者淩遲處死,誅滅九族。參與者滿門抄斬。
沈家商鋪與南江商會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最後以南江商會徹底覆滅結束。
但沿海的問題,僅僅整治一個南江商會是不夠的。
沿海倭寇之亂的根源,不是西洋海盜、倭國賊寇,而是沿海商人、鄉紳的貪婪。
資本逐利,為了巨大的利益,有的商人就可以不顧家國安危,視百姓的生命如草芥,甚至拐賣人口牟取暴利。
自古官商勾結,海商如此猖獗自然是背後有人為他們保駕護航。
拔出蘿卜帶出泥,所有涉案者,從重處罰。
與此同時,最嚴格的海禁命令《大燕海岸臨時封鎖條令》下達。
皇帝下令徹底封鎖海岸線,禁止海商通商。就連皇商都不允許。
朝廷水軍的數量遠遠不夠監督私自出海的商人,但隻要被水軍看到海上商船,不問緣由一概火炮擊落。
皇帝的意思是徹底清查海商後再開放。但誰知道這個臨時封鎖,究竟要封鎖到什麼時候?
沈君心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被成王請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