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任何人來說,勤奮、堅持和節儉心態,都是好的。
當然,她現在回頭看,有些東西有點扯。
也並不完全值得推廣。
比如,勤奮好學、珍惜時間肯定是好事。
但是到“圓木警枕”的程度,就有點過分了。
因為,睡眠是生命運行的一部分。
隻有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才有一個好的新陳代謝,進而有個好的身體。
如果節約時間節約到了睡眠頭上,那就真是不明智了。
長期睡不安穩還睡眠不足,不隻可能會短命,還會損傷身體、影響精力呢。
身體不好、精力不濟,就算清醒著做事,也是事倍功半。
更何況,如果為此減了壽命,那得浪費多少做學問的時間啊。
時間長度是四十年,和時間長度為八十年,可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相對而言,淩麗寧可自己睡眠充足,然後一步一步好好做自己的事。隻要精神飽滿把每日的事做好,將來必定有你一番成就。
“圓木警枕”,倒也大可不必。
淩麗這般想著,麵對采訪也就這麼說了。
來采訪她的記者原本以為她會說香港如何繁華,甚至會說些符合時政的場麵話。
誰知,她沒怎麼談那些,而是說到了將來的打算,說想拍一些弘揚傳統美德的戲,最好是能夠大人孩子一起看的。到時候,父母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電影院看。
她這個思想顯然很新潮。
這時候的電影,基本都是有點小資情調的年輕情侶們去看。
或者電影下鄉,全村老少圍在堤壩或者田埂上看。
但像現代那樣,一家三口去看電影的,卻是沒有。
也沒有電影人考慮到這些。
這會子淩麗突然冒出這樣的觀點,新聞記者們倒是驚訝,繼而忍不住追問她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淩麗笑意盈盈:“因為孩子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孩子們的思想需要滋養,而我們各行各業都應該為此除一番力。尤其我們是做影視的,更應該弘揚正統思想,給孩子一個好的引導。”
她這段話說得滴水不漏,怎麼聽怎麼對。
所以,新聞專訪裡把這段話清清楚楚寫了下來,一字不差發了出來。
而她的思想境界,也就這樣被全民推崇。
這時,已經有知情人向報社反應,淩麗原本就是老師,所以才有這樣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教育責任感。
對此,記者在查證屬實後,更覺可貴。
淩麗就這樣紅了。
還是正能量的紅。
甚至,相關領導人還接見了她,讓她談一談對影視和教育的看法。
淩麗自然不是個怯場的,當即侃侃而談,把自己的想法都說了出來。
這想法自然受到了上麵的表揚。
並且,因為她一直跟王導有合作,相關領導還直接下達指示給了華視,讓華視找王導辦這個事。
王導原本就在籌備新戲,新戲的女主角還是淩麗,正待開機。
現在接到這個指令,還真覺得不錯,便把這計劃納入了日程。
為此,他還特地來找淩麗商量。
問淩麗對兒童教育電影的建議。
淩麗想拍的就是《東方小故事》類型的係列劇。
但是這時候電視劇還不普遍,拍電視劇隻怕為之過早。
就算是真實出現過的《東方小故事》,也是在九幾年才出現的,所以她小時候才剛好看到。
現在才七十年代末,連八零年代都沒到,肯定是太早了。
全國買了電視的都沒多少家,就算拍了也沒法推廣。
所以,還是隻能拍電影。
電影自然就不是係列電視劇,不能按係列電視劇的拍法。橫豎要有個完整的電影故事。
兩人思來想去,決定用講故事的形式來串聯各個小故事。
這樣,既是一部完整的電影,又串聯了各種小故事。
而淩麗在其中飾演的,就是給大家講故事的女教師。
劇中,女主是一個小學教師。
因為孩子們經常上課講話,不認真聽講,她就給他們講故事,本意是為了教育他們認真讀書。
那些故事,就是精選的幾個曆史上的名人小軼事。請牢記:玫瑰網,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