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1 / 2)

小書呆考科舉 涼故生 5553 字 4個月前

謝錦秀看著這二位,一位座師、一位業師都有些虎視眈眈的看著自己, 他隻覺著頭皮發麻。

他好想跟他們說, 你們不要這樣的看著我!

可惜師長名義在,他除非是不怕責罰, 要不然兩人在此,他是萬萬不敢說的。

謝錦秀不敢說什麼, 場麵為之一靜, 林翰林臉皮子抽動了一下, 這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學生, 要想對方乖乖聽話, 還少不得胡率明開口,於是他直接用眼神瞪了胡率明一眼, 隻是胡率明當沒看到,於是他一瞪再瞪, 直到林翰林快要坐不住的時候,胡率明隻得親自開口,他怕他再不開口,林翰林又搶了他的話。

“家風,去給你家三叔拿筆墨去!”

桌子是現成的, 胡率明直接叫謝家風去把筆墨紙硯拿出來。

等筆墨拿了過來, 謝錦秀想要走到書桌前, 被林翰林和胡率明搶先了一步。

“老師?你們這是?”看著筆墨要了兩套,把自己擠開的胡率明兩人又坐在桌子前的樣子,謝錦秀有些奇怪。

“清魚, 以你的眼力難道沒看出來麼?你想起來什麼就說什麼,我們幫你記!”林翰林一點也沒有覺著做學生的書記人員有什麼不對。

但是謝錦秀越想越不對,怎麼不像是考教,反而像是請教的樣子?想想謝錦秀又覺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荒唐。

隻是兩位老師可不等他想清楚就迫不及待的發問了。

“清魚,我來問,你來答,你當時是怎麼想的,就是看了當年的邸報就想起來的麼?為何想出這個二元政治論?二元,又為什麼起這麼個名字?”林翰林把當時自己看時就存在的疑惑問了出來。

這是要問自己十萬個為什麼麼?謝錦秀不由得打起來精神,這得好好的去說,彆一不小心漏了什麼出來,那就大事不好了。

隻是這個二元又我怎麼說?難道能說自己這是根據前世遼金兩朝的事情所想起來的,而且二元政治已經在後世升華再用,實行了一國兩製的政策?

話說這個曆史是什麼來著?謝錦秀腦子裡麵急速的轉動,想著當時的曆史問題。

原來當時遼金侵占了大量的宋朝土地,後來又大舉入主中原,他們上層的統治者在如何治理中原和塞外的問題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因為中原和塞外,兩者在經濟、政治、文化,甚至奴隸製和封建製這樣的發展階段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所以如何治理就成了老大難問題,於是他們摸索出來一種叫做二元政治的政治體製,即"四時捺缽"與"五京"並存的兩元政治製度。

“咳咳,這個學生當時實在是震驚,胡國小國不過十幾萬人口,就侵吞了千萬人口的漢國,這要是能夠執政下去,該是多麼強大的帝國,所以看到分崩離析時,學生就想著,可惜了,要是能夠解決治理問題該多好!這就是當時學生的想法,也就寫了這幾篇時文!”謝錦秀交代了自己寫這個的背景,林翰林和胡率明不停的點頭,當年自己也看過,隻是又想,似乎也隻是覺著小國難吞大國,兩人隱晦的鄙視了對方一下,又看向了謝錦秀。

“繼續說!”胡率明出聲。

謝錦秀清咳兩下,繼續道:“學生就想,胡國相對於漢國來說,人口少,又是落後的奴隸製,在治理漢國的問題上他們是一種政治上的一刀切,也是一種倒退,所以才會讓漢國人揭竿而起,而如果當時胡國對漢國的治理製度延續漢國以前的,百姓安居樂業,而不是改服,被奴役的話,想來融合要好很多,讓胡國慢慢接受漢國的文化,讓兩者的差距減小,就不會有三年分崩離析的事情了吧?縱使有,也會延緩吧?”謝錦秀思考了一下,用自己能夠表達清楚的語言說著。

看著兩位老師還在瞅著自己,謝錦秀攤攤手,無辜的眨眨眼:“狼吃肉,要是強按著吃草,總是不對吧?”

“那要是遠離故土回歸的呢?”林翰林說出來口,就被胡率明掐了一下。

謝錦秀這才反應過來,還是豐城的事情啊。

“老師,你們……”謝錦秀想說,你們是不是問策豐城回歸一事,但是胡率明直接咳嗽一下,“林翰林怎麼問,你就怎麼答,想那麼多做什麼?”

聽了這句話,謝錦秀心中一動,不過,想想朝廷中大佬,總不會問自己這樣的一個小小舉子,應該隻是想要考教我才是。

“學生聽聞,故土回歸,可能會帶來新的民族或者當地新的豪強,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叫學生說,那咱們就分而治之,孩童的教育要設置義學,接受我古宋國文化教育,百姓的生老病痛設立善堂,在賦稅方麵,優於回歸前,畢竟商人以利,百姓愛和平,隻要在大的方針上維護多民族的團結,維護國家統一,隻要是生活富足,當地生活安穩,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哪怕是遊牧生活變成田園生活,也不是不可以!”謝錦秀胸有成竹的說著。

“何為義學?”林翰林手下筆不停,眼睛看著謝錦秀。

“義學分為三個階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初等教育讓當地百姓識文斷字,能夠不被人愚弄,所謂開啟民智,又能拉攏民心,畢竟無論什麼種族都會看重自家的孩子。中等教育,在初等教育基礎上,廣泛培養愛我古宋的當地書生,進行反饋型的再教育,讓他們為師到鄉村當中,而高等教育,則是開科舉,讓當地讀書人可來參加會試,有進階之路,三管齊下,是為二元義學!”謝錦秀說完,林翰林臉上就冒著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