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衣雖好, 棺材就不行了, 幾塊木頭板子一釘, 就算是口棺材了,不過哪怕瞧這破破爛爛的,釘得並不嚴密, 但好歹也算是怎麼回事兒,村裡大多數人都是怎麼辦的, 也就隻有極少數的人, 會費時費力打造一口極好的棺材,或者一點兒都不講究,一麵草席子就算完事兒了。
總的來說,李氏的喪事辦得就像她這個人離世時一樣平靜, 把該辦的事情辦了,該請的人請了, 該有的禮數儘到了, 這就算完了, 沒有多大的悲痛, 也沒有什麼爭吵和算計, 後者也算是給了逝者一份體麵。
因為李氏的喪事, 顧川他們七、八天以後, 才啟程去了縣城, 臨走之前, 也就隻通知了老三、老四而已, 對於老大, 全部都下意識的選擇了忽略。
跟在鎮上的時候一樣,顧老頭每天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接送孫子上學,日子好似過得波瀾不驚,至於兒子的生意,他也不懂這個,唯一知道的就是房子和田地越買越多了,甚至連府城都有了他們家的房子。
顧老頭本來以為祖上冒青煙了,才得了這麼一個有本事的兒子,逢年過節恨不得給祖宗多燒幾炷香,感謝他們,但是沒想到需要感謝的還在後邊呢。
他的孫子顧承不過十一歲的年紀,就在縣試拿了第一名,也稱為縣案首,這回可真是祖上冒青煙了。
“咱們得回村去祠堂裡給祖宗燒炷香,讓他們也高興高興。”報喜的人一走,顧老頭就高興道,這可是天大的好事,說不準以後他們家也成了讀書人家,不光要告知祖宗讓他們高興高興,還得讓他們繼續保佑鐵蛋,下次考試也能考這麼好。
顧川無奈,“還有兩個月就是府試了,之後還有院試,還得好好複習功課呢,回村給祖宗燒香的事兒,等他考完了院試也不遲。”
顧承就更是無奈了,“爹你對我還真是有信心。”雖然他是縣案首,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一路考過院試是沒問題的,但是這考都沒考呢,會不會有什麼意外誰也不知道,他爹對他還是這麼一如既往的有信心,還真是讓人……高興。
甭管怎麼著,拿到縣案首都是顧家這幾年最值得慶賀的一件事兒了,顧川甚至還給鋪子裡的夥計們每人多發了半個月的工錢,就是為了讓大家夥兒一塊兒樂嗬樂嗬。
上輩子,男主參加縣試考中縣案首的時候,已經是26歲,那時候,縣太爺家的公子終於在屢屢沒有通過縣試以後,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而男主這個書童也終於得到自由了,這才正式開始了科舉之路,六年的時間,一路考到狀元,能夠做官的時候已經是32歲了,錯過的又何止是男主父親認為的十年。
而原來那個縣太爺家的孩子,這輩子落水以後,依然有人相救,不過是一個大人,而並非是小孩子,當然不會被收為書童了,而是賞了20兩銀子,作為感謝。
在那以後,顧川就沒有打聽過這一家人的消息,後來這位縣太爺又去了彆的縣當縣令,他就更不知道有關這幾位的消息了,不過這輩子跟上輩子已經明顯不同了,兒子的命運已經徹底被改變了,上輩子的事情也就不需要再糾結了。
和前世一樣,從縣案首到殿試,顧承仍舊隻花了六年的時間,會試的時候還是榜上的第一名呢,但是等到殿試,不知是不是皇上看他模樣過於俊俏,反正是從第一變成了第三,成了探花郎。
17歲的探花郎,前途可期。
既然已經考中了,那就得回鄉拜祖,還要修建進士碑,所以剛才京城住了兩年的顧家人,又要收拾東西回老家了。
不過,衣錦還鄉是大家都愛做的事情。
顧老頭今年已經56歲了,但是瞧上去精神頭跟十幾年前比沒什麼不一樣,甚至因為白了胖了的原因,整個人比當初四十幾歲的時候還要顯得年輕。
他大概是全家人裡頭最盼著回村的一個了,畢竟心心念念要給祖宗重修祠堂,要去祖宗墳前多燒幾炷香。
和所有衣錦還鄉的人一樣,顧家每日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有像老大兩口子這樣,雖然很久不曾來往,但卻是血緣至親之人,但更多的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或富貴,或貧窮,好像一下子全都冒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