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們在七點整時已全部做好,園中房間多窗戶,此刻便將所有窗戶全部打開。
房間內的環境很複古,張天覺得和他在古代園林博物館中看的差不多。
這裡的攝像機攝影師也挺多的,這會兒待在角落,正在低頭私語。
張天坐在船舫的這個房間,房間內有兩張桌子,共有十二位客人。
他們從五湖四海全國各地而來,彼此之間都不認識,可就是因為不相熟,反倒能夠談天論地、暢所欲言。
而且飯店在安排座位時,應該是廢了心思的,像他這間房,沒有老人,全都是年輕人。
張天的旁邊,就分彆坐著一個女生和一個男生。
那女生長的很漂亮,不管是衣著還是發飾,都特彆得體。而且張天瞧她穿著衣服也十分自然,便猜出她或許是漢服愛好者。
而另一邊的男生,有些拘謹,看著歲數不太大,彆人說話的時候他也不插嘴,隻端正坐好,應該是個學生。
張天特彆善於觀察其他人,桌子上還有一個社交達人,她進入房間後跟每個人都聊了兩句,反正她一開口說話,整個房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放在她身上。
形形色色的十二個人,聚集在一個房間中,從陌生到都能說上幾句話,聊熟後甚至能交換微信,這看似容易,卻又很不容易。
“咱們這叫什麼,就叫有緣!”那位一開口就像說相聲似的女孩站起身來,攝影師立刻悄悄地把鏡頭懟向她。
“自我介紹一下,我呢天津人,還在上大學,很高興能和大家相遇在飯店!剛剛我問了一圈,咱們這十二個人中隻有我一個是天津的,原本我或許不會有機會和大家認識,可咱們偏偏就有緣千裡來相會了!所以咱們就聊起來,就一塊兒說說,都一塊聊聊天!”
這女孩話音剛落,鼓掌聲響起,緊接著你一句我一句的,氣氛頓時熱鬨不已。
李導見這場景很是高興欣慰,他就最想要這種感覺,必須得是熱鬨的!
他又看眼鐘表,身子慢慢坐直,然後對眾人道:“都注意了啊,菜已經出來了,用點心,就一次機會。”
說完,有些鏡頭開始移向上菜所要經過的地方。
沒一會兒,就見幾人從廚房魚貫而出,全部人手上都托著菜,到了一個岔路口分散開,走向不同的房間。
首先上的是糟鵝掌。
糟鵝掌擺盤十分精致,油光醬黃的脫骨鵝掌整齊的碼放著,用黃酒、白糖以及香糟調過的香糟汁澆在鵝掌之上。
而鵝掌的旁邊,是黃瓜切成薄片擺成的花,又有去核紅櫻桃點綴,幾種顏色相合相配,外表美觀,還能勾起食客的食欲。
在所有人都沒來得及再聞聞它的味兒時,下一道涼菜又上桌了。
椒油蓴齏醬,其實就是涼拌蓴菜,而蓴齏,就是蓴菜莖。
蓴菜莖粘液多,必須先洗乾淨焯水煮熟後再清洗一次,等完全乾淨了,就剁成小碎丁,放入食鹽椒油蔥薑末攪拌均勻醃製。
緊接著是胭脂鵝脯和水晶膾。
胭脂鵝脯眾人都熟悉,這道菜從古流傳至今,許多餐館還在售賣。
其顏色紅亮,就如胭脂一般,而且這幾塊肉瞧著就厚實,聞著還有淡淡香甜味兒。
而和胭脂鵝脯相反的是這水晶膾。
這道菜還有一個彆名,喚做“醒酒冰”。
不過名字再怎麼雅,其實人家就是一道涼拌魚凍!
鯉魚湯在放冷之後凝結成凍,而後把凍切成塊狀。因為魚凍切完後透明如水晶,口感又極為冰涼,所以把它稱為水晶膾。
水晶膾的顏色恰好和胭脂鵝脯相反,上桌後,一個瞧著濃油赤醬,一個看著清清爽爽,形成鮮明對比。
這四道涼菜用極為精致的盤子所裝,且分量都不小。
等涼菜上完後,茶酒便接著上桌。
先是孫寶寶炒了好幾個月,才炒出來的水仙。
這批水仙茶是她炒上百批中,老祖宗唯一入口咽下去的那一批,孫寶寶當時一瞧,心中安定,心想穩了!
原先沒想上茶,可她擔心有些食客是不喝酒的,就乾脆在上酒時把茶也上了,有句話叫以茶代酒,這也是從古至今留下來的。
茶是水仙茶,就就是蘭陵美酒。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大多人隻聽過這句詩,也想象過詩中的場景。可如今這酒碗中蕩漾著“琥珀光”的酒水,以及那彌漫至鼻尖的酒香,還是讓人精神一震。
“好酒啊!”朝暉樓上的一位年過半百的客人喃喃道,他聞著這酒香,忍不住舉碗喝一口。
這位客人是桌上歲數最大的,他開始喝後,所有人也才開始品嘗。
“嘖嘖!”他喝完一口,細細砸吧兩下,口中餘香陣陣。
好酒配好菜。
桌上的糟鵝掌水晶膾等菜,配著酒便又是一番風味。
鏡頭對準這位客人,他的後麵就是一扇大窗戶,窗戶外的天空深藍似黑,隻有一輪彎月如彎鉤一般,高懸於天空之中。
這位客人背後明明是淒冷的景色,可他臉上滿足、喜悅的神情,卻把這幅場景增添了溫暖的氣息。
糟鵝掌肉厚軟爛,吃到掌筋時還糯糯的,而料汁裹在鵝掌之上,吃著有股黃酒糟的香。
水晶膾彈牙脆嫩,瞧著如果凍,可香味十分濃鬱,鮮而不腥,入口後快速嚼動時有細碎的“咯吱”聲,若在口中多停留一會兒,那水晶膾,便會悄無聲息的化成魚湯。
水晶膾配了一份五辛醋的蘸料,這個蘸料味道刺激,透明的水晶膾蘸一蘸,就染上香醋的顏色,帶上些五辛碎末,吃著又是另一種味道,酸爽刺激,將人的食欲徹底打開!
食客們臉上,不約而同的露出陶醉的表情,李思和讓攝影師重點拍下他們此刻的神情,這比美食還更加誘人。
九桌五十四位客人,在吃到第一口涼菜時,心中便升起“這趟來的太值”的想法。而有些愛就愛茶人士,喝到第一口時更是心神震蕩,恨不得立刻找老板買上幾瓶幾包!
李思和呢,在看到這種情況,心中就穩了。
他最怕什麼?最怕食客們吃了菜後無動於衷。
而廚房內,做菜的幾人沒有時間接收食客的反饋,更不曉得外邊的情況怎麼樣。
她們正在把一道道菜,從蒸籠中取出來,然後安排二雄等人上菜,簡直忙個不停。
首先是煨火肘。
煨火肘的做法先燉後蒸,甚是精細。
首先將火腿肘子處理乾淨後放入鍋中煨煮至七成熟。緊接著把鮮豬肘子處理乾淨後也放到鍋中,添加黃豆、蔥薑煮至七成熟。
兩者煮完後,撈出去大骨,然後一同放到紫砂鍋中,接著加入原湯和食鹽、一點點白糖和黃酒,然後上蒸籠中蒸煮。
除此之外,孫寶寶在翻菜譜中有看到,前人在做這道菜時為了增味解膩,常常會放入冬瓜和蘿卜。
於是幾人在做時,便把冬瓜和蘿卜搞成球形,而後放入鍋中煮熟。
這個季節,正是冬瓜和蘿卜的季節,即便是單煮,都有一股清香的鮮甜味兒彌漫出鍋。
等煮熟後,把它們撈起來,跟著和鮮豬肘子煮過的黃豆一塊兒放到紫砂鍋中,蒸十分鐘便好。
煨火肘的味道在出蒸籠的那刻簡直要把人給饞哭了。
她們六人包括廚房中的攝影師都沒有吃飯,攝影師倒罷,孫寶寶瞧見有好幾位這會兒拿著包子兩口一個的人。
而手中活放不下的,還有人喂……
隻有她們幾人,孫寶寶都能聽到“咕嘟咕嘟”肚子叫的聲音,也不知道誰的在叫。
二雄他們很快把煨火肘給端了出去。
宴會的熱菜有八道,除了煨火肘外,還有剛剛烤好的鹿肉及烤乳豬。
鹿肉小果以前從沒烤過,隻是幾天前試了幾次。今天她還先試烤了幾塊,找到手感後才開始烤製。
孫寶寶在做完手頭的事情後也跟她一起忙活烤鹿肉,這玩意兒極考驗火候,小果不愛做,在她來了後,立刻把這項工作交給她,自己趕去烤製乳豬去了。
“寶寶,你以前做過烤鹿肉?”小果瞧了一會兒問道,她的手法很好,考出來的鹿肉連焦多少都能控製。
孫寶寶點點頭,“做過幾次炙鹿肉。”
炙鹿肉和烤鹿肉是一般的,不過現如今的鹿肉大多是切成片,然後用調料醃製,醃製完了放在鐵網或者鐵盤上烤。
但是孫寶寶看菜譜上,包括她爺爺們做的烤鹿肉,大多都是用整塊鹿肉,或者一整條的鹿腿。
今天烤鹿肉,就是用一整塊鹿肉。
整塊鹿肉也需要提前醃製,加醬油、花雕酒、花椒、八角、丁香和蔥薑一起醃製,醃製幾個小時的時間,直接一整塊用炭火烤,烤的時候表麵刷油刷雞湯。
這道菜的火候,得看鹿肉的大小,烤製多久才能把鹿肉烤的剛剛好,孫寶寶跟著老祖宗學了許久。
鹿肉烤完後,切成薄薄小塊裝盤,旁邊加上兩碟醬汁,一個是紅油蒜泥醬,一個是酸辣醬,而後上桌。
於是張天還在細細品著胭脂鵝脯時,二雄幾人又帶著幾道菜來到房間。
“煨火肘!”
“炙鹿肉!”
“荷葉包雞!”
“油鹽炒枸杞芽兒……”
食客們還未看到菜,卻就聞到了菜的香味兒。
張天對這幾道菜驚喜異常,荷葉包雞他曾經在古書上看到過,卻從沒有吃過。
荷葉包雞並不等同於叫花雞,製作上可謂是又精細又粗獷。
古書上寫了,荷葉包雞選的得是嫩雞,雞肉切成塊狀,大約和如今的麻將一樣大小後,用調味料和香料醃製。
等醃製好後,往雞肉中摻入鮮嫩的菌菇,還有鮮筍以及火腿。
緊接著用嫩腐皮把這些東西包好,包好了再用新鮮的荷葉包上一層,最後和叫花雞一般,外邊糊上黃泥放在火中烤。
等到能聞到香味兒時,便取出泥球,將泥土敲開,連帶著荷葉一同放到大盤上。
於是張天就看到濤子手上的那個黃色圓球,像極了他夢寐以求的荷葉包雞!
果然!
當濤子把荷葉剪開的一瞬間,裡頭的料就露了出來!
那香味——
張天口中瘋狂分泌口水,“咕嘟咕嘟”得不停咽。
這味道極香,有菌菇香,有鮮筍香,有火腿香,更有雞肉香。
幾種食材混合在一塊兒,悶緊烤製,將油水都給烤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