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農家嬌小姐7(1 / 2)

分家後的日子就這麼平平靜靜的過了一個月,期間並沒有什麼變化。

經過一個月後,經過女主思量再三,二房終於定下了做什麼小本生意,那就是麵食生意。

周芷仔細盤算過,現代的烤串、麻辣燙、火鍋等,雖然味道好,在現代頗受好評,但對於衣食充足的現代人也就是偶爾的調劑品,也沒有當飯吃的。

更何況對於吃飽喝足都有些困難的古代人來說,這些填不飽肚子的吃食,顯然不是個好的選擇。

麵食則不同,不說分量足、食客能吃得飽,就說做法也簡單,且她前世見過知道一個秘製的湯底,大體知道配方,故賣麵食既能保證味道、也能保證在古代食客這兒有市場。

待女主按知道的秘製配方熬了一次湯底,做了一頓麵條給二房兩口子試了味道,就以好口感贏得了這兩口子的同意。

又再三勸說,終是說服了這兩口子開個小麵攤。

於是二房咬咬牙,就拿分家得的銀錢找人製了個攤子並一應器具、材料,準備不日便推車開始去鎮上擺攤子去。

同住一個屋簷下,周家其他人哪有不知道的?

周奶奶恨不得去敲醒二房兩口子,隻說那兩個老實的,哪是做生意的料?

而且鎮上做生意的都有自己的道道,貿然插一腳進去指不定會被人找麻煩、會吃虧的。

周爺爺倒看得開,隻說讓他們去闖闖。總歸隻要有田地在,二房一家子就餓不死。最多虧點銀錢,也隻當長個教訓,而若是成了,也算是一項好收入。

聽此,周奶奶也就暫時按耐住了,隻準備細細盯著,等他們吃個虧再去好好勸勸他們老實擺弄田地。

周家大房沒有什麼意見,總歸和他們關係不大,兩口子都是有主意且能乾的,相信憑一家子一起努力,日後日子肯定不會差。

三房兩口子卻是一如既往沒說什麼好話,一個勁兒嘲笑二哥嫂見錢眼開、沒發財的命卻做著發財的夢呢,惹得周家爺奶一頓罵。

周父周母倒是看出點門道,看清楚了分家、做生意背後都有周家那個自落水後就性情大變的五丫在背後攛掇。

尤其周母,自來是個信重鬼神之說的,隻覺得五丫頭這怕是被水鬼附了身,不然哪有這麼小的丫頭有這麼大的主意,更彆說那味道頗好的湯底配方了。

隻是心中暗自猜想,不知二房哥嫂到底有沒有察覺到五丫的變化,想來是沒有的。畢竟三房上麵三個女兒,平日裡兩口子也沒有多少閒心照顧,多是由上麵兩個姐姐照看,而平日相處較多的二房二丫、四丫,現在卻是悄無聲息的遠離了五丫,應該是多多少少有點懷疑的吧。

周父是讀書人,曆來認為儒家的論語有雲“子不語怪力亂神”,自是不信周母說的這些鬼神之說,但他也解釋不通五丫為何會有這般突然的變化,到底是應了周母提出的儘快搬去鎮上、遠離五丫的意見,反正早晚都得搬不是。

周念夏暗自慶幸,自己是胎穿過來的,又是記得按係統知道的小孩子生活軌跡一步步“長大”,性格也一直沒變,否則怕是早被爹娘識破了。

這項,待2月底,周父回家稟明父母後,就收拾行李準備一家搬去鎮上。回來之前他已與私塾院長說好,給他安排了兩間空房,擠擠也夠他們一家五口住的了,也算書院的優待了。

臨走之前,周父把家裡的田按比市價低一成的租子租給了族裡條件困難的族人,定好每年糧食收上來後給送到周家,省的自己人之間算起賬來上了情分。

至於幾分地,則仍是自家種些菜,隔一段時間回來照看著下,又拖周爺爺周奶奶平日裡幫忙照看著些,好歹不用在鎮上買菜吃,能省一點是一點。

如此,一切事宜妥當安排好,周家四房就此舉家搬到了鎮上,開啟了新的生活。平日就靠周母刺繡和周父收的束脩過活。

周念夏也暗暗在心中給自己鼓勁,要好好練習刺繡,可不能似以前似的偷懶,畢竟早點練好就能早點做活賣錢了。

周母娘家也派了舅舅來送了幾兩銀子,怕周家在鎮上日子不好過,隻是周母直接給拒了,隻說日子還過得下去,若是日後有困難自會回娘家尋求幫助,林家舅舅也沒有勉強。

而此時,周家二房在鎮上已經做了半個月的生意。

因為擔心周家二房兩口子為人過於老實,做生意會吃虧,周芷提前就說服了父母讓自己一同去鎮上。

至於二房的二丫、四丫,則被留在家裡照顧家裡家務和照顧金貴的周六哥。

因著有秘製湯底的加成,價格也賣的不貴,稱得上價美物廉,周家的麵條在鎮上不過開張了半個月,就受到了鎮上居民的強烈追捧。

加上周五丫又能說會道,有眼色勁兒,對來找麻煩的幾個地頭蛇小心奉承著,二房的麵食攤子在鎮上就算是站穩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