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人是愛茶的,可這會注意力還在紀煬身上。
“太子仁德寬厚,實在是個不錯的未來君主。”
聽這話茬,韓瀟明白意思,剛要拒絕,說一句自己送了東西,幫紀煬澄清之後就走。
但紀煬下一句道:“你今日到汴京,那邊肯定聽說了,這會必然在猜你來汴京的目的。”
“為了不讓他們猜到你來此真實原因,便裝一裝,裝作被我引薦給太子殿下。”
“隻當是我為了討好皇上,討好太子,所以讓你來。這樣便查不到文章的事了。”
當初韓家知道紀煬不通文墨,有心想教他。
可又擔心惹禍上身,所以兩者將此事直接瞞下,沒人發現韓家暗地裡是紀煬的老師。
所以這事也好隱瞞。
隻是要給韓家急匆匆到汴京找個好借口。
否則肯定會發現端倪。
紀煬給的借口便是。
我假裝把你引薦給太子!
當個借口好不好!
韓瀟看他。
這是假裝嗎?
你沒引薦嗎?
隻是紀煬為何不澄清?
他不相信紀煬不懂,這事肯定越早越好。
他非但不趕早,甚至要找個借口隱瞞?
紀煬見他疑惑,笑道:“如果我現在澄清了,一舉擊垮世家,讓他們垂頭喪氣,如同敗家之犬。”
“那剛修建一個月的水利化肥,剛開始減免的田租地租,還作數嗎?”
韓瀟猛然皺眉。
紀煬打的是這個主意?!
世家本就是帶著拉下紀煬的想法,所以才會讓利。
他們讓利,是為了更好地持續性牟利。
一旦紀煬逼他們潰敗。
一旦他們想明白,就算讓利,以後也不能謀利。
那現在所做的一切,肯定會立刻收回,立刻減少損失蟄伏起來。
紀煬是在用自己的名聲,自己積累多年的官聲,來換下麵百姓的利益?!
紀煬之前總會周旋許多籌碼,可他這次的籌碼是自己。
或者說,自己多年的努力。
消耗他的官聲,換來下麵百姓的一時鬆快。
韓瀟麵前的茶遲遲未動,反而紀煬吃出幾分滋味,好茶就是不一樣。
紀煬輕笑看他,開口道:“怎麼?不值得?”
韓瀟並未說話,他心裡也覺得值得。
但換作他,他雖然會這麼做,卻想不到這麼做。
犧牲自己這種事,總會排在所有想法之後。
更彆說明哲保身的韓家。
“彆這麼看我,等我這官聲也支持不住的時候,還是需要你來澄清的。”
“隻是澄清之前,不能讓他們知道文章的事,你就要有個合理的借口留下。”
見紀煬還是一如往常挖坑,韓瀟無奈:“這個借口不是已經有了?”
“我被你引薦給太子,準備留在汴京任職。”
以韓家的情況來看,不用科舉也有官做,靠的就是名聲。
這倒是許多世家為官的路數。
這種路數會比紀煬那樣的名正言順。
同樣走後門做官,也是有差距的。
紀煬早早清楚,他這買官的事情,遲早是個大坑。
如今既然坑都在了,不如往裡麵澆點水,從大坑變成蓄水池,算是廢物利用?
紀煬樂觀得很,這汴京府尹跟太子近臣做得開心,旁人的擔心也不放在心上。
韓瀟的到來,讓世家那邊確實又不高興了些。
韓家他們都知道,避世,龜縮,好聽的難聽話的話都有。
但不能否認他們的才華。
更不能否認人家的學問。
至少韓家到了朝堂上,紀煬那邊多了個十分有學問的人。
他也是算下過功夫了,如今朝堂名聲不好,便請來韓家好拉攏聖心,拉攏太子。
但這有什麼用?
隻要他還在提議改革國子監跟官學。
他們就還有抨擊的角度。
買官這個天然缺陷,是紀煬如何都不能避免的。
也不知紀煬哪來的精力,現在還在主張改革國子監跟官學,更推舉不少真貧家出身的子弟,說什麼,他們最了解鄉裡,最了解民生。
還說什麼,要給他們更多機會。
機會就那麼多,給他們了?那出身高貴的世家子弟呢?
可這種說法,顯然讓很多窮人讚同。
特彆是紀煬待過的潞州跟灌江府,中間門的涼西州也一樣。
全都在鼓勵窮人的孩子讀書。
紀煬甚至還在工部商議,怎麼降低印刷成本,怎麼降低紙張的價格。
如今夠便宜的了,還要再降低?是想讓最窮的人也能學會高貴的詩文嗎?
這一番折騰下來,還真讓工部做出更便捷更便宜的印刷工具,估計隻要紀煬爭取完那兩項改革,便會立刻順勢推下去。
到時候還真是書賤如稻草了。
文字也好,知識也好,本就是統治階級的特權。
下麵百姓越蠢越好,哪能讓他們真的學東西。
皇上欲言又止,紀煬幫他打壓世家的時候,順勢夾帶了自己的“私貨”。
可他又深知紀煬的想法,也知道讓百姓開民智不是壞事。
但這種做法,顯然更讓掌握教育資源的國子監震怒。
當教育不再是特權,那又會把他們置於何地?
特彆是灌江府那邊。
那邊百姓動不動喊著平等,喊著地主家有的,我家憑什麼不能有。
更彆說他們因為識文斷字,多少輕易蒙蔽多少侵占土地的方法都不管用。
縱然有些豪強多買了土地,請佃戶的時候都要客客氣氣。
因為紀煬留下的根基太過猖狂,那些佃戶竟然會聯合起來抵抗。
真是氣死個人。
如果整個承平國有樣學樣,那還了得?
雖然現在捏著鼻子給自己治下自己土地的百姓讓利,但也不代表他們真的願意給出去。
從六月到七月,如今八月份,他們放出去的血實在太多了。
全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好在銀子花出去有效果。
現在下麵百姓提起好官,也不止紀煬一個。
更有不少官員,全都是以“扶百姓”“分土地”揚名。
特彆是文家幾個官員,對百姓謙遜有禮,那照拂的力度,可比紀煬強多了。
再想仗著官聲跟他們大聲說話,那是做夢!
在異常詭異的情況下,兩方竟然比著刷戰績。
不管內裡如何想,百姓們紛紛稱讚朝廷,稱讚朝臣。
硬生生把朝中局麵如此扭轉,紀煬所做的一切,都讓人側目,即使世家裡有些人,心裡都在暗暗欽佩。
時間門進入八月,算起來宗室涼了小半年,那些科舉出來的宗室總算鬆口氣,可以想辦法開始尋外放了。
其中徐銘就是他們主要交流對象。
當初被梁王派去灌江府跟紀煬競爭的徐銘,在灌江府是很丟人,派到其他地方,竟然十分不錯。
算是少有給宗室爭臉的,也讓皇上臉色好看許多,允準科舉出來的宗室子弟們出去外放,但想要的特權是沒了,隻能憑借自己一點點掙。
而世家跟紀煬因為國子監改革的事,進入白熱化,雙方都不讓步。
不過讓世家驚訝的是,不管他們怎麼抹黑紀煬,他的名聲似乎都沒到低穀,紀煬本身也不甚在意。
廢話。
想想紀煬沒出汴京時候的名聲。
再低穀,能比那時候還低嗎?
還有,如今汴京許多流行貨物都出自紀煬的手,那灌江羊,如今價格還居高不下,誰不服氣。
更多的,還是汴京潤物細無聲地改變。
比如各個行會的標準,汴京碼頭的整修,來往百姓的安置,以及照顧各個裡坊的老弱婦幼。
他手下捕快小吏日夜巡街,讓汴京的治安更上一層樓。
連賭場私娼都抓了好幾回,更救下來不少無辜百姓。
還有京中權貴子弟,都不敢任意妄行,實在再好不過。
這些事情說起來一樁樁一件件,可實際對百姓的生活大有裨益。
京郊更不用說,各處田地哪裡沒有他的身影,他跟太子殿下設立的農莊裡請了許多厲害農人。
說是要把天下種田好用的方法都彙集起來,互通有無。
京郊是最先受到便利的。
不管其他人怎麼說,不管紀煬如何低調,總會有人記住他做的事。
至於買官的事。
你們朝廷裡,就他一個買官的嗎?
世家對此也萬般無奈。
鄉野之間門,輿論算是打了個平手。
好在朝堂上,對紀煬的口誅筆伐很是占上風。
畢竟一談論到寫作文章,紀煬直接閉口,反駁得餘地都沒有。
他都這樣的,其他人更不用說。
再看看他每次寫的公文,什麼華麗詞彙都沒有,更不會引經據典,全都大白話,簡潔是簡潔的,但不好看啊。
你這樣的去科舉,早就被刷下來了!
還當官!
還改官學跟國子監?!
做夢!
紀煬似笑非笑看著他們,指了指說話那人:“擦擦口水。”
???
看!
世上有比他更會氣人的嗎?!
不過這次朝會吵完這件事,還有另一件要事。
那就是一向避世的韓家來了!
雖說之前也在灌江府古博城做城主,到底沒有正式授官,這次跟以往不同,他正式接受皇上任命。
到了國子監任職,直接做了國子監監丞。
監丞這個職位,在承平國算是國子監內裡三把手,但職位特殊,屬於監察部門。
一定要類比的話,像是各地的通判,官銜比國子監祭酒,以及司業低,可實權不小,直達天聽。
要說韓家的地位,也夠得上這個職位。
問題在於。
韓瀟乃紀煬推舉,是紀煬跟太子的人。
這便有些不同。
韓瀟由紀煬推舉給太子,再由世族應天金家舉薦朝中。
完完全全的太子一派。
太子此舉,豈不是完全站在紀煬那邊。
這個認知讓紀煬在朝堂上又扳回一城。
再這樣下去,紀煬那邊丟了不少名聲,可他們損失卻是無數真金白銀。
可事情做下去,若半途而廢,豈不是平白給紀煬添名氣。
好在他們家底殷實,這點還不算什麼。
除開他們兩撥人吵架。
朝中更重要的事還要數太子大婚。
皇上日漸虛弱,大家都看得出來,太子執政漸漸有些模樣,等到他大婚之後,估計會交給他更多事情。
世家肯定會在太子真正掌權之前,徹底解決紀煬。
否則以太子對紀煬的信賴,那時候他會更難對付。
所有的注意力基本都集中在太子大婚上。
金家的二小姐正式住進京郊皇家彆院,在這學習皇室禮儀,雖說身為世家小姐,這些都是必備功課,她在應天被列入太子妃名單的時候也已經開始學習。
但這些都是規矩,一步都不能出錯。
按理說太子大婚,準備的時間門應該更長些。
誰都知道皇上如此行事,是怕自己再像三月份那樣,所以早早鋪路。
應天金家自然是沒意見的。
其實皇上會選他家,金家也有些意外。
他們家一直低調,算是偏安一隅,汴京那麼多門戶沒選,偏偏找了他們,連皇後娘家都隻能做側室。
應天金家得此厚愛,肯定將身家放到太子身上。
到汴京之後,得知太子如此寬厚,便知這是他們金家的時運來了。
所以對五月份定親,十月份大婚完全沒意見。
有意見的都是傻子!
至於幫著紀煬,那也是金家人看得通透,他們不用管其他的事。
太子喜歡的,就是他們喜歡的。
太子要幫的,就是他們要幫的。
紀煬送走過來喝茶談事的金家大公子,見他麵帶遺憾離開,紀煬反而笑笑。
林婉芸走了進來,驚訝道:“他要教你寫文章?”
紀煬忍笑:“對,他要教我寫文章。”
其實最近不止金家大公子一人這麼說。
今科狀元,那個補丁書生葉錫元,也結結巴巴說過這件事。
“下,下官也算通些文墨,若紀大人不嫌棄,要不然咱們一起讀書做文章?”
這說的都很客氣了。
不過今科狀元說自己通些文墨,實在太謙虛了,估計是顧及紀煬的麵子。
但他跟金家大公子一樣,都想教他科舉文章,好讓那些質疑紀煬學問的人閉嘴。
林啟也委婉提過,甚至顏海青都來問過幾句。
全都被紀煬客氣送走。
這些消息傳到國子監那邊,自然好一通嘲諷。
彆人不知道也就算了,林婉芸卻曉得相公跟韓瀟的往來。
更知道便是沒有韓瀟,她家相公同樣手不釋卷,比多數考過科舉的人看書還要多。
紀煬又笑,也就婉芸懂他了。
至於韓瀟?
韓瀟都懶得登門,紀煬本事他還不知道,若真想寫花團錦簇的文章,那簡直信手拈來。
如今要不是為了持續讓世家放血讓利百姓,早打他們臉了。
紀煬想打人臉的時候,可從來不含糊。
他這會正忙著在國子監當官呢。
他這一來,國子監裡麵立刻微妙起來,不過有紀煬娘子林婉芸在,兩人倒是可以聯手挑戰一下國子監的權力中心。
韓瀟剛想到這,下意識給自己一巴掌。
這都是跟紀煬學壞了!
以往他哪會有這樣的想法!
意識到這之後,韓瀟看向紀煬的眼神更加怨念,倒是讓國子監學生們更害怕韓先生幾分。
韓先生,莫不是要哭吧?
外麵還在因為紀煬到底有沒有學問,到底適不適合做官吵架。
皇上跟太子卻在看因為紀煬的緣故,下麵多少世家在放血利民,紀煬一人犧牲名聲,換來無數讓人側目的讓利。
單憑這一點,紀煬便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普通民眾不明白此事,皇上還能不懂?
甚至還因為紀煬名聲削弱,沒那麼忌憚他,更好用他了。
皇上此刻隻有一個想法。
紀煬,到底有沒有算到這一層。
不管有沒有算到,他都會再助紀煬一把力。
皇上對太子道:“十月大婚,迎親禮官,便選紀煬吧?”
他的傻兒子當然一個勁點頭。
徐九祥對紀煬早就佩服得五體投地,自然不會拒絕。
迎親禮官,一般由宗室親王來做。
太子跟皇帝娶妻,肯定不會像普通人家一樣親迎。
要選近臣,或者宗親代替。
若沒有紀煬,該是宗室平王,又或者林大學士迎接,連文學士都是第三人選,可見這個位置的重要性。
等皇上聖旨下來,朝野上下這才意識到,世家再攻擊討伐紀煬有什麼用!
人家要給太子當迎親主禮官了!
你們還在這鬥?
手段是不是需要升級了?
消息傳出,文學士,國子監祭酒也沒了往常的淡然。
此等要位,怎麼能給他?
怎麼可以給紀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