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唯有彆離多(2 / 2)

但皇上已經起了疑心,她這麼做沒有太大意義了。

——那就等著看,皇上會怎麼做罷。

她十年前下的咒告訴她,這十年來,整座京城內,和皇上相關的枉死之人的怨氣,經過緩慢增長,已經到了一個龐大的數量。雖然比不得世宗皇帝,但也不容忽視了。

*

遼安軍攻打句麗的幾年裡,京中發生了許多事。

賈母在四年前離世,林黛玉去送了最後一程。榮國公府收歸工部,現下成了林如海的靖文侯府。府中的“大觀園”不愧為當初為迎接賢德妃省親建造,寧安華很喜歡。

賈寶玉在建平二十四年和賈蘭、甄寶玉同科中了舉人,去年,賈寶玉和甄寶玉又一同中了進士,都被送至東北為州縣官。

皇上既用了賈家的人,說明將原榮國公府賞給林如海,隻是單純的獎賞,沒有警告、敲打之意。

另一位姓賈的高官,賈化賈雨村,於去歲以數項大罪被奪官抄斬了。

皇上的生母,沈氏聖母皇太後在兩年前薨逝。如今國孝一年已過,但宮中要給沈太後守滿二十七個月的孝。

因沈太後近年來纏綿病榻,近兩年又在孝中,因此,大皇子已然而立,二皇子、三皇子也二十過半了,卻還無一人封王。更沒有人會在皇上生母的孝期提立嗣。

皇上年已四十有八,平陽公主蕭永明竟是所有皇子皇女中唯一一位有實權的。

不過,沈太後的孝期隻剩兩個月,等出了孝,立嗣和皇子出宮的事,皇上大約沒有理由再拖下去了。

二皇子為嫡子,且素無過錯,現今所有皇子都無寸功,若皇上不想令物議沸騰,太子之位非他莫屬。

皇家父子兄弟間的事太過複雜,但還沒激化到明麵上,就與寧安華無關。

她在愁鬆兒的婚事。

鬆兒今年十八了。雖然他還沒考取功名,但身為清熙公主和靖文侯之子,國舅的妻弟,實權嫡公主駙馬和慎勇伯夫人的外甥……人又生得極好,為人光風霽月,在國子監曆次考評都是一等,且身邊連個丫鬟都無,想把女兒說給他的人家簡直如過江之鯽。

前幾年,這些人家隻能對林黛玉使勁兒。林黛玉都推脫父母在外,她不能做主,勉強應付到了如今。

在寧安華和林如海回京後,有意的人家都爆發出了巨大的熱情。不但清熙公主府和靖文侯府兩處收到了海量拜帖,連江公府、安國公府甚至張家等人家都被連翻打聽試探,以求說媒。

林如海的意見是:隻要姑娘本人好,鬆兒也喜歡,彆的不重要,甚至門第不高才好。

寧安華和林如海的想法一樣。

所以她問鬆兒自己的意思,是想家裡先給他篩選一遍,他再相看,還是他已有了心儀之人?

她和林如海久不在鬆兒身邊,雖時時有書信往來,怎麼比得上日常相見,親身教導?所以,鬆兒一點都沒長歪,她已經很驚喜了。

至於什麼“男女私情,私相授受”,她本就不在乎。黛玉和青兒的丈夫就都是她們自己喜歡了才選的。

哪怕鬆兒說,他已經讓姑娘懷孕了(……),她和林如海揍完了他,也會把人好生娶進來。

因黛玉信裡寫,鬆兒幾年如一日上學,放學,在家讀書,來江公府讀書,偶爾和同窗春遊秋遊,完全不像有時間私會姑娘,寧安華原本沒太擔心他真做出了什麼出格的事。

直到他沉默了小半個時辰沒說話。

寧安華:“……不管有什麼事,娘都能給你兜著,說罷。”

她克製住自己沒去窺探鬆兒的內心。

鬆兒低頭歎說:“娘可能做不了主。”

寧安華大驚:“難道你愛慕的是有夫之婦?”

鬆兒正站起來準備拜下,聽見這話,愣在當地,好容易才想起來人該怎麼說話:“……不,不是!”

寧安華鬆了口氣:“哪怕是寡婦,和離的婦人,隻要不太離譜,娘都能給你做主!”

鬆兒原本一肚子沉重,這時也放鬆了些。

他俯身一禮:“隻想請爹娘再容我兩年,待我考中·功名後,再議親事。”

寧安華想了想:“你喜歡的姑娘年紀還小也無妨,先定下來就是了。”

鬆兒又猶豫了一會,說:“即便年紀合適,身份也……”

寧安華問:“是誰?”

鬆兒拜下:“是……羅霄妹妹。”

寧安華呼出一口氣。

原來如此。

北伐句麗的兩大功臣,安國公和靖文侯,儀鸞衛指揮使和禮部尚書結親,確實不妥。

皇上隻令林如海為禮部尚書,可見已經開始提防皇後一係。

儀鸞衛指揮使雖隻是正三品,但目前下有一萬六千將士,負責一部分宮禁守衛,且直接負責帝王安危。

儀鸞衛北鎮撫司還可以不經三司,直接將百官投入昭獄。

京中文官以吏部尚書為首,武將之中,儀鸞衛指揮使的權勢已經越過禁衛統領了。

而吏部尚書便是盧臨照。

鬆兒說:“我知道娘必然為難。我對羅霄妹妹,也並非……隻是多年相處,將她視為家人一般。所以,隻請爹娘再容我兩年。兩年後,或許情勢有所變化,或許羅霄妹妹已另許他人,兒也自會成家立業,不會以此自誤。”

寧安華歎問:“霄霄知道你的心思嗎?安國公夫人呢?”

鬆兒不太確定:“兒……不知。”

寧安華答應了他:“那便等到你春闈後罷。你爹那裡我去說。”

鬆兒的才學兩年前便可下場鄉試。可林家不宜出頭太過,他便說想讓父母看著他下場,沒去考那一科。

如今他的才學比兩年前更顯,下一科再不考便說不過去了。

……

以寧安華現在的地位,她說要兩年後再議兒子的婚事,待兒子的婚事定下,再議女兒的,沒人敢壓著她的頭做媒說親。

兩個月後,宮中出孝。

不必群臣催促,皇上在盛夏立二皇子為太子,遷居東宮麟德宮。又封大皇子為端郡王,三皇子為瑞郡王,四皇子為康郡王,皆賜開府出宮,各人·妻妾兒女皆按例封賞。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走下去。天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各在其位。

寧安華開始準備秋日前離京去西北。她上次在西北發現了很多靈脈、靈地,都沒來得及細探。

但鬆兒生日後,七月的一天,羅十一接到了調令。

北伐句麗一戰中,羅十一亦有些許功勞,升為四品指揮僉事。送調令的儀鸞衛特來對寧安華解釋:

皇上認為,清熙公主及子女武藝已成,不必再有習武先生,邊境正缺人才,升羅十一為從三品指揮同知,令她前往南海交趾赴任。

這是一封讓寧安華頓生警惕的調令。

因為這麼多年來,即便是羅溫代任儀鸞衛指揮使的十年裡,皇上都沒有認為羅十一在她身邊有任何不妥過。現在羅焰重任儀鸞衛指揮使,更不可能是他提議把羅十一調走。

——她相信羅焰不會。

那麼,隻能是皇上自己認為,羅十一不能繼續在她身邊了。

寧安華覺得有些好笑。

她回京後,皇上便迅速將她親衛裡因軍功升調或有人戰死而出的缺補齊了。現在她親衛兩百員裡,仍有近三成是他的探子,他還不放心什麼?

或者說,他想查到什麼?

……

寧安華沒對羅十一的調任表現出任何不滿,羅十一更是高頌聖恩。

寧安華大大方方地表現得既為羅十一高興,又十分不舍。羅十一臨行前,也給她和蓁蓁留了許多東西,並沒避人。

她們沒說一句出格的話,一切都隻在相視微笑中。

她希望羅十一護好自己就夠了。

……

羅十一的調任離開,讓寧安華取消了去西北的計劃。

總歸她還沒對任何人提起她想走。而且,縱然會被安碩再嘲笑食言,她也不可能在確保林如海安全之前離開他身邊。

但直到新年前,皇上也沒再對她和林家有任何動作。

出事的是江家。

在去年被調回京中任戶部尚書的江明德,被儀鸞衛以“於雲貴總督任期勾連異族、私交外官”等罪名下了昭獄。

是羅焰親自去拿的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